南京化纖(600889)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1.粘膠短纖
(資料圖片)
報告期內,粘膠短纖行業復蘇不如預期。原材料漿粕方面:一季度受下游粘膠短纖行業預售訂單及春節后市場回暖影響,國產及進口漿粕價格穩步上升。二季度,漿粕廠商相繼停產檢修,供應緊縮,售價上漲,但隨著后期漿粕廠復產復工以及紙漿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下游采購愈發謹慎,銷售價格隨之回落。報告期內,國產漿粕均價從年初7200元/噸升至7400元/噸后回落至7100元/噸,進口闊葉漿由900美元/噸升至920美元/噸后回落至870美元/噸。報告期內匯率走低,對粘膠短纖廠商的生產成本有一定影響。動力煤方面:2023年上半年國內動力煤市場供需格局寬松,煤價整體以持續下行為主,且降幅較大。5500大卡動力煤年初現貨均價為1550元/噸,6月末均價為950元/噸。粘膠短纖方面:一季度,部分廠商雖已于上年12月完成預售,但受刺激性政策影響,粘膠短纖售價及銷量呈上升趨勢,該勢頭保持至3月末,后因下游需求不足,粘膠短纖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二季度,隨著下游剛需補貨,價格上漲直至6月末,隨后下游景氣度有所下降,售價再次回落。報告期內主流粘膠短纖成交價格總體振幅不大,均價在13,000元/噸上下波動。截止6月底,公司粘膠短纖銷售共計19,578噸,銷售收入21,416萬元。2.PET發泡材料報告期內風電裝機量穩中有增,非風電市場呈現應用多樣化的趨勢。風機機組大型化的趨勢對風電葉片材料提出了新的技術需求。在風電產業鏈中,下游葉片廠的產業集聚度提升,議價能力提升,發泡材料環節競爭加劇。報告期內,PET芯材產品平均售價從年初2,800元/立方米(含稅)下降至報告期末2,600元/立方米;PET粒子價格先升后跌,自1月初7.0元/公斤(不含稅)一度上漲至7.9元/公斤(不含稅),后回落至7.0元/公斤。截止報告期末,PET發泡材料營業收入1,434萬元。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一)全面落實“創一流行動”,深化企業改革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市國資委《創建一流示范企業專項行動方案》文件精神,在以董事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以總經理為組長的工作小組領導下,通過月度目標推進會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進度,建立跟進督辦機制,督促各子公司各職能部門立查立改,將各項改革舉措落實到位。2023年改革事項共27項,已完成11項,其余重點改革事項已全面啟動。(二)全力推進萊賽爾項目達產達標報告期內,公司重點項目4萬噸萊賽爾項目在完成土建、設備安裝、單機調試等工作的基礎上啟動帶料試生產。通過多輪試產消缺各類潛在隱患、積累生產經驗、攻克技術難題,為盡快打通工藝流程、盡快實現項目達產達標打下堅實基礎。(三)化解各類風險,努力推進上海越科投后融合發展。報告期內,公司一是規范和完善上海越科三會管理體系,加強黨支部和工會組織建設,增強公司凝聚力,通過完善福利體系、薪酬改革,進一步增強越科職工團隊穩定性,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二是通過談判、訴訟等方式妥善解決上海越科股權收購的全部業績對賭補償款,有效維護了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三是積極拓展PET應用市場,加強營銷團隊建設。報告期內上海越科持續跟蹤和對接重點風電及主機廠家,推動與主機龍頭廠家的測試送樣工作。報告期內上海越科先后中標多個風電和非風電項目,并簽訂了框架協議;圍繞航運、軌道交通、建材等非風電市場持續加強開拓力度,取得長足發展,訂單同比增長明顯。(四)穩定粘膠短纖生產,提升生產效率在粘膠短纖行業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積極保證生產的穩定性,通過技術改造等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報告期內公司粘膠短纖產量穩定提升。工廠通過調整閃蒸和脫氣系統,提升了廢氣回收效率,促進制酸系統產酸量提高,酸耗較去年明顯下降,將各項消耗指標控制在較好水平。(五)圍繞客戶需求,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強化對外技術合作報告期內公司同南京工業大學共同開發的PET拓展式方艙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同第三方研究機構共同開展基于PET發泡材料的復合材料的市場應用,包括航運、建筑等領域。公司積極參加行業交流,參加中國化纖科技大會、中國住博會及上海發泡材料展等行業活動,并在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推廣PET材料在建材等領域的應用。公司圍繞萊賽爾纖維抗原纖化、阻燃PET開發等重點項目,加強研發投入。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05%。公司新材料研究院逐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積極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工作,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六)加快數字化轉型,賦能生產經營報告期內公司制定了“十四五”數字化轉型規劃和戰略,明確了數字化轉型方向和階段;啟動公司辦公自動化(OA)系統升級改造的立項工作,打造高效的辦公流程管理系統和信息共享平臺;啟動了金羚生物基MES項目一期建設,提高金羚生物基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啟動了兩化融合貫標體系建設項目,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七)加強風險防控,完善各項制度報告期內公司重新修訂并簽訂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強化安全生產職責,落實分管領導和責任部門,明確時間節點以及目標達成舉措。按照“一清單五制度”的要求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上半年公司共排查出安全隱患1,472條,完成整改1,451條,其余正在積極整改中。實施八大特種作業實行監護人持證上崗制度,目前全公司獲得各類特種作業監護資格124人次,特種作業監護人員的專業能力明顯提升。實行工會安全監督員掛牌上崗制度,共聘用工會安全監督員96名,實現各部門、各班組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全員安全意識。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機制,上半年共發布《管理體系運行考核暫行管理制度》等6項制度。
三、風險因素1、產品質量風險我國粘膠纖維產能居世界首位,生產廠家眾多,市場競爭激烈,產品質量能否滿足客戶的需求成為影響經營成果的重要因素,公司的粘膠纖維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將加強生產各環節控制,努力提升產品質量,以更高的性價比和全面的售后服務贏得市場。2、銷量減少風險近幾年國內粘膠纖維行業飛速發展,大量額外產能涌入市場,使粘膠纖維供過于求,這不僅對公司銷售形成壓力,更會引起以大幅降價傾銷的惡性競爭。3、原材料風險粘膠纖維行業屬于傳統制造業,其成本構成主要以酸、堿、煤、漿粕等大宗原材料為主,原料來源基本都能保證,主要風險在于價格的大幅波動,既影響公司利潤的波動,也會導致原料質量的波動。粘膠纖維成本的決定因素是溶解漿的價格,公司溶解漿主要是進口的國外木漿。國內森林資源匱乏,木片價格高,溶解漿產業不具備競爭力;而國外溶解漿產品成本低廉,競爭優勢明顯。4、環保風險在粘膠纖維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煤炭、二硫化碳、硫酸、燒堿和油劑等化工原材料,由此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渣需要治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頻發的霧霾天氣以及人們對生態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污染物排放能否達標,對公司粘膠纖維業務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公司從事粘膠纖維生產近五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公用工程項目配套齊全,成本控制能力強;公司高度重視清潔生產工作,環保節能項目起步早、起點高,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粘膠纖維產品質量優良,企業綜合實力居于同行前列。公司堅決落實“發展壯大主業,加快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決策,正在抓緊推進年產4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達產達標,促進粘膠纖維主業提檔升級。公司2020年收購了上海越科,實現了業務結構多元化。上海越科系國內首批研制出高性能PET結構泡沫產品并實現量產的廠商,替代進口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新材料領域具有先發優勢且行業內領先。公司在鞏固上海越科技術優勢的基礎上,不斷開發低密度、阻燃等PET發泡材料,拓展應用市場。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海越科共有有效專利64項(其中發明9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