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科技(301399)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行業發展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十四五”期間,“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納入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規劃。黨的二十大對“雙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實現“雙碳”發展目標,需使用“綠電”替代現在的化石能源。高效節能的熱泵技術契合時代背景與政策導向,切合終端用能電氣化的發展需求。無論在建筑領域,還是在工業、農業以及其他民用領域,使用熱泵都將大大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熱泵不僅在熱水、供暖中有很大應用潛力,在工農業生產中同樣具有廣闊的應用發展空間。熱泵兼具制冷、除濕等多方面功能,宜與智能家居結合也是舒適家居系統的核心。在“雙碳”背景下,熱泵的節能環保低碳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以及系列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熱泵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在國際市場,由于能源結構轉型及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推動,熱泵需求旺盛。(二)主要業務公司專業從事高效換熱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高效新型殼管式換熱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降膜式換熱器等產品以及分配器等,作為熱泵、空調的核心零部件,廣泛應用于采暖、熱水、制冷、工農業生產等領域。公司憑借先進的研發能力、高水平的生產工藝以及嚴格的質量管控,在行業內已建立起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換熱器領域主要生產企業,2018至2022連續五個年度,被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評選為中國熱泵行業優秀零部件供應商。(三)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公司產品具體包括高效新型殼管式換熱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降膜式換熱器、蒸發式冷凝器、液冷散熱器和分配器等產品。(四)主要經營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緊跟國內外市場發展前沿和產品創新方向,通過對行業信息的把握與理解,與客戶的交流和協同,及時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通過專利技術和特有工藝的應用,公司產品在性能、質量上都處于行業優勢地位,助力客戶不斷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公司還針對客戶產品的不同應用領域進行零部件設計、組織生產,滿足客戶多方位的需求。公司正是通過為客戶提供質量穩定可靠、高效節能、可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系列產品實現收入和利潤。2、采購模式公司采購的原材料主要是銅管、鋼管及銅棒等,實行“以產定購”為主的采購模式。根據生產計劃、生產物料清單,確定原材料采購計劃,綜合考慮銷售訂單以及庫存數量之后進行統一采購。公司也會根據原材料價格走勢情況以及公司未來一定時期內可能的訂單,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購,對原材料的采購量進行及時調整。公司制定了《供應商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采購制度,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質量保證協議》等文件,從原材料的質量、價格、交貨時間等方面綜合評價原材料供應商,公司與主要的原材料供應商達成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確保采購渠道的穩定。3、生產模式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為主、安全庫存為輔”的生產模式。由于公司大部分產品定制化程度較高,針對不同的客戶或者同一客戶不同類型的整機,公司相關配套產品的規格、型號均有不同。因此,公司秉承“個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產”的理念,根據訂單的交貨需求進行生產。對于部分常用型號的產品,為了滿足交貨期的要求,公司進行適當的庫存生產。公司有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覆蓋了從原材料進場檢驗、到過程監控、測試以及成品性能測試,高低溫沖擊試驗、水流沖擊試驗、模擬腐蝕試驗的加速鹽霧試驗等多個環節。在生產過程中,公司嚴格按照質量手冊的要求,進行系統化、程序化的生產運作,保證產品質量的可靠性與穩定性。4、銷售模式公司以直銷模式為主,報告期內,直銷模式下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98.1%。在銷售區域上,公司以內銷為主,報告期內內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在99%以上。在市場開拓方面,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優質客戶資源,樹立了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與國內的海爾、天加、美的、格力,美系的麥克維爾、約克、特靈、開利,日系的大金、日立、三菱重工等大型知名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另外,公司也會根據對未來技術趨勢的預估,結合自身的技術儲備,積極研發新型換熱器系列產品,與客戶一起共同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在產品定價方面,公司與客戶確定產品方案后,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利潤,綜合考慮市場行情、產品工藝難度等因素,向客戶提出報價。公司與主要客戶通常會針對原材料價格的變動設定價格調整機制。(五)市場地位經過多年潛心發展,憑借先進的研發能力、高水平的生產工藝、嚴格的質量管控以及完善的產品體系,公司已成為行業內較有影響力的換熱器制造商。技術上,公司已在高效換熱器的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分析檢測等方面形成了自主核心技術,并具備對相關產品設計、優化、工藝的持續創新和改進能力,使公司產品始終保持行業優勢地位。公司負責制定了GB/T25862-2010《制冷與空調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國家標準、JB/T11132-2011《制冷與空調用套管換熱器》行業標準和JB/T14060-2022《帶分配器的殼管式換熱器》行業標準,參與制定了GB/T30261-2013《制冷空調用板式熱交換器效率評價方法》和GB/T30262-2013《空冷式熱交換器效率評價方法》國家標準。品牌上,公司被多家客戶授予“戰略合作供應商”、“優秀合作伙伴”、“卓越品質獎”及“技術創新獎”等榮譽稱號。被中國節能協會評選中國熱泵行業優秀零部件供應商。與國內的海爾、天加、美的、格力,美系的麥克維爾、約克、特靈、開利,日系的大金、日立、三菱重工等大型知名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規模上,公司的套管式換熱器、殼管式換熱器銷售量及銷售金額均在細分行業內處于優勢地位。(六)主要業績驅動因素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2020年9月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熱泵行業得到了國家各個層面的大力支持,具體包括:大力推廣高效節能技術,支持傳統領域節能改造升級,推進節能標準修訂,因地制宜推進實施電能替代,大力推進以電代煤和以電代油,有序推進以電代氣,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大力推進城鎮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提升建筑節能低碳水平等。國家低碳、節能和環保戰略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長期性、持續性的政策支持。2、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市場規模不斷增長高效節能的熱泵技術契合時代背景和政策導向,在碳中和的時代需求推動下快速發展。熱泵契合終端用能電氣化發展的需求,是用熱領域實現零排放較好的技術路徑,無論是建筑領域,還是工業、農業和其他民用領域,在有合適的低品位熱源的條件下,使用熱泵替代鍋爐或者電熱爐來提供熱能,將大大減少整個國家化石燃料的消耗,從而助力碳中和。商用空調領域,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的傳統需求市場無法再爆發性增長,但我國制冷空調產品的市場保有量巨大,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設備及系統老化和故障率明顯增多,制冷空調設備及系統的改造,尤其是節能改造的需求逐步釋放,深耕存量市場已經逐漸成為行業企業為適應未來市場需求變化而調整供給結構的主要行動之一。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深刻變化及對生活環境品質、食品藥品安全的要求不斷提升,行業內企業為滿足消費升級需求而研制的具有智能化、舒適健康化等特點的制冷空調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與歡迎。3、下游行業集中度提升,有利于配套供應商做大做強下游龍頭企業憑借品牌、渠道、技術、質量及服務等優勢持續提升行業集中度,而其逐步加強與專業型、規?;瘬Q熱器供應商的合作,為市場提供更為高效的產品。這樣有利于實現換熱器行業優勝劣汰,使得部分優質供應商脫穎而出,做大做強,從而減少整個行業同質化價格惡性競爭,提升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一)技術和經驗優勢公司的研發團隊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效換熱器的研發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用經驗。2008年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年12月研發中心被浙江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在標準制定上,公司負責制定了《制冷與空調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GB/T25862-2010)國家標準JB/T11132-2011《制冷與空調用套管換熱器》行業標準和JB/T14060-2022《帶分配器的殼管式換熱器》行業標準;參與制定了《制冷空調用板式熱交換器效率評價方法》(GB/T30261-2013)和《空冷式熱交換器效率評價方法》(GB/T30262-2013)2項國家標準。在技術與產品創新上,公司已在高效換熱器的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分析檢測等方面形成了自主核心技術,并具備對相關產品設計、優化、工藝的持續創新和改進能力,使公司產品始終保持行業優勢地位。如基于“多頭螺旋段管體的鋸齒狀高效管及其工藝制備技術”、“鋸齒狀高效螺旋管相關精密設備的研制開發”等技術開發的同軸套管式換熱器,結構更加緊湊,換熱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凇胺峙淦鞯睦涿椒忠杭夹g”、“集分配器、收集器和換熱器的一體化工藝技術結構”及“U形彎頭加工和焊接技術”等技術開發的高效新型殼管式換熱器,顛覆了傳統殼管式換熱器分配結構形式,解決了管程冷媒分配不均、換熱面積利用不足、系統間串流泄露的行業難題,使產品可靠性和換熱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改變了傳統殼管式換熱器利用封頭隔板實現管程切換或者單U管程的結構形式,使單位體積傳熱能力和換熱面積得到大幅提高。另外,公司積極開展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有效整合了企業外部相關創新資源,與西安交通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強化傳熱傳質機理與新技術、熱流學科中的數值模擬及其工程應用、節能原理與減排新技術等方面的合作研發,建立了良好的技術交流、人才培養與資源合作關系。(二)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優勢換熱器是許多工業產品和設備的重要部件之一,客戶在選擇換熱器產品時,產品質量的可靠和穩定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如果換熱器出現問題,將可能導致客戶的產品或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對客戶的業務也將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擁有質量保證的換熱器產品更具有競爭優勢。此外,由于定制化生產的特點,產品的售后服務是客戶考慮的重要因素。公司的換熱器產品通過了ISO9001、ISO14001、UL及ASME認證。公司有著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從原材料到生產加工,再到成品檢測,保證了每一件出廠產品的質量符合要求。同時,公司將產品的研發、技術改進與市場的需求結合起來,能及時高效地處理好客戶遇到的問題,給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三)客戶資源及品牌優勢憑借先進的研發能力、高水平的生產工藝、嚴格的質量管控以及完善的產品體系,公司在行業內已建立起較高的品牌知名度,與國內的海爾、天加、美的、格力,美系的麥克維爾、約克、特靈、開利,日系的大金、日立、三菱重工等大型知名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被多家客戶授予“戰略合作供應商”、“優秀合作伙伴”、“卓越品質獎”及“技術創新獎”等榮譽稱號,被中國節能協會評選中國熱泵行業優秀零部件供應商。優質的客戶資源是公司持續創造價值的基礎,不僅有利于公司保持現有的競爭優勢,同時能幫助公司以更低成本爭取新用戶、推廣新產品、提供增值服務和進入新的市場領域。(四)人才和管理優勢公司在長期的生產和科研實踐中培養了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科研、銷售和管理人員,同時形成了一支優秀的技術工人隊伍。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是國內較早認識到換熱設備巨大發展空間并積極介入的專業人士,長期精誠合作,行業理解深刻,職責分工明確,專業優勢互補。在行業發展趨勢研判、技術研發、工藝安排、質量控制、產品檢測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一)下游行業發展波動風險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效換熱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包括高效新型殼管式換熱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降膜式換熱器等產品以及分配器等,作為熱泵、空調的核心零部件,廣泛應用于采暖、熱水、制冷、工農業生產等領域。公司的經營業績與下游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如果未來宏觀經濟環境或者下游相關行業經營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會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加大對下游應用領域行業及客戶需求的關注,及時了解最新市場動態,持續關注宏觀經濟的變化,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二)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目前,我國換熱器行業雖然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整個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且規模相對偏小,行業集中度并不高,競爭激烈,如果公司不能準確判斷和把握行業的產品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無法根據行業趨勢、客戶需求變化及時進行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將存在因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經營業績下滑、市場占有率下降的風險。另外,考慮到公司在各細分領域的競爭對手已經或可能加大在公司優勢領域布局力度,同時亦不能排除國際知名換熱器廠商直接投資或收購國內套管式、殼管式換熱器企業等方式加大在國內的布局,公司可能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應對措施:公司將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與性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提高產品競爭力,在深耕高效換熱器領域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的客戶與市場,創造品牌優勢,不斷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應對市場競爭的風險。(三)主要客戶集中的風險公司主要客戶為國內外知名的熱泵、空調生產廠商,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為138,698,384.54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8.73%,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若未來公司主要客戶因宏觀經濟周期波動或其自身市場競爭力下降導致生產計劃縮減、采購規??s小,或本公司的供應商認證資格發生不利變化,公司新產品研發、技術儲備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可能導致公司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系發生不利變化,公司的經營業績將受到負面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繼續強化專業的技術隊伍,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增強客戶粘性,在深耕高效換熱器領域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的客戶與市場。(四)技術及產品創新風險堅持技術及產品創新是公司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公司已在高效換熱器的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分析檢測等方面形成了自主核心技術,并具備對相關產品設計、優化、工藝的持續創新和改進能力,使公司產品始終保持行業優勢地位。但如果公司發生研發前瞻性不足、技術路線偏離市場需求或者未能對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等情形,可能導致技術創新失敗、技術創新成果無法順利產業化、創新型產品無法獲得市場認可等情況,將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和可持續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繼續加強技術開發的投入力度,強化專業技術團隊,保證技術產品更新迭代速度,持續關注行業技術前沿,保持靈活的市場需求反應體系。(五)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報告期內,公司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為76.49%,材料成本是公司產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采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銅管、銅棒、鋼管等。如未來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不能相應提高產品價格轉嫁成本,或者供應商無法按照約定的時間交付公司采購的原材料,公司生產安排受到影響,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公司通過與相關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內部推行成本優化活動,通過技術升級和設計優化,最大程度地降低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帶來的風險。(六)募投項目未能實現預期經濟效益的風險公司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廠房建設、購買生產設備及研發檢測設備等,預計完全投產后,每年新增折舊及攤銷費用約2,056萬元,整體金額較大。雖然公司結合對行業發展的判斷及自身經營情況對未來市場需求進行了審慎評估,并對本次募投項目進行了充分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分析,但若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實施進度、投資成本、宏觀經濟形勢、下游市場需求、行業政策、市場競爭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公司無法按計劃順利實施募投項目,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業績下滑,甚至募投項目終止的情況。應對措施:公司將謹慎對待募投項目的實施,并及時跟隨外部的環境變化安排好資金投入與建設進度,積極推進募投項目,加快產品研發進程,拓展營銷渠道,為募投項目實施后產能釋放提供市場保障。(七)用工管理風險公司部分生產工序必須使用人工操作,需要較多的一線作業工人,同時,由于下游應用市場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公司的生產銷售旺季集中在下半年,在訂單相對集中時期所需一線生產工人數量將有所增加。而公司生產基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本地制造業較為發達,整體用工需求量較大,對公司人員招聘、用工管理等都帶來一定難度。若公司無法在生產銷售旺季招聘足夠的生產員工或者用工管理不當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及人才規劃,提前布局人才規劃,與大學、職業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培養專業人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