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欣科技(300493)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全球經濟貿易格局的變遷對大陸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電子產品制造業產生了深遠的系統性影響。2022年下半年,受地緣政治沖突、海外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全球集成電路行業的復蘇趨緩,PC、智能手機、企業等市場的需求疲軟,芯片庫存水平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集成電路產量3242億顆,同比下降9.8%;集成電路出口1410億顆,同比下降12%。另據SIA(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740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3.3%,其中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領域的芯片銷售額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21~2022年全球各應用市場的半導體銷售額占比盡管當前全球集成電路市場陷入短期低迷,但長期來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前景樂觀。隨著中國大陸數字城市、AIOT智能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持續擴張,中國本土的半導體產業鏈在國家政策的重點支持下進入快速成長期。2022年以來全球各國強化本國半導體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基金支持、設備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強了區域化的政策扶持。報告期內,公司專注于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IC分銷和IC解決方案設計業務,通過清晰的產品和市場定位,公司構建了穩定、高效的營銷模式,在AIOT智能物聯網、聲學、汽車電子等領域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豐富了客戶群及新產品應用領域,積極拓展重點客戶的無線芯片定制、數模混合芯片、信號調理及MEMS傳感芯片的自研設計業務,針對細分市場研發設計專用ASIC芯片及系統方案,繼續保持在國內無線通訊IC和AIOT智能物聯網領域的領先優勢。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增加產業投資和整合力度,拓展綠色低碳、AIOT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領域。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一)業務概述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無線通信IC、射頻IC和傳感器件的分銷、應用設計及技術創新,是國內領先的IC產品和IC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主要的IC供應商有高通、思佳訊、AVX/京瓷、安世半導體、瑞聲科技、恒玄科技等,擁有美的集團(000333)、聞泰科技(600745)、大疆創新等客戶,是IC產業鏈中連接上下游的重要紐帶。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市場的崛起,集成電路設計需要融合無線通訊、傳感器、存儲、邊緣計算等多種功能,應用于門類繁多的智能物聯網(AIOT)場景。針對本土細分市場及重點客戶,定制開發專用化的芯片和模塊,逐漸成為國產半導體行業自主發展的必由之路。報告期內,公司充分發揮了客戶資源、供應商資源與研發體系的協同效應,通過自研+產業合作的方式拓展新的市場,在智慧家居、智能穿戴、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新業務增長明顯。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0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3.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11.1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7.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4,892.8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5.32%。報告期內,公司在汽車電子、定制及自研芯片、物聯網通訊領域的業務增長顯著,芯片的研發設計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投資設立了上海潤欣創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正式進入半導體設計和測試領域。創芯微電子的骨干多數來自于兩岸晶圓代工廠和知名IC設計公司,研發團隊均有超過10年以上的半導體行業經驗,總經理陳孟邦博士畢業于布朗大學,曾任寧波中緯積體電路(比亞迪(002594))和方正微電子的技術及業務副總裁,半導體行業前輩蔡南雄博士(Nasa Tsai)擔任資深技術顧問。報告期內,公司利用多年來在無線連接、射頻、傳感領域的技術和客戶積累,與上游半導體設計公司合作,為重點客戶定制了Holacon家電專用智能芯片、TG超低功耗BLE芯片,目前該兩款定制芯片已處于批量出貨階段。公司自研設計的溫度傳感器控制和顯示芯片XN3650、單線三通道LED恒流驅動芯片XM9823均已順利量產并形成規模銷售。2022年,公司“定制和自研芯片”業務共實現銷售額8,821.38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0%,標志著公司的半導體芯片設計業務初見成效。此外,公司在主營業務和產業布局上新增了微能量收集及超低功耗無線芯片、AI智能音箱芯片、MEMS揚聲器陣列等新產品線,提高了公司在半導體應用設計領域的拓展能力,為公司帶來了汽車電子、智能穿戴、新零售和智能家居市場的優質客戶資源。(二)公司發展可能面對的風險1、市場變動的風險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涵蓋了通訊、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具有資本和技術密集,全球化分工的特點,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近年來的地緣政治沖突,經貿局勢割裂,直接影響到了半導體及下游產業鏈的供求平衡。公司是國內領先的IC產品分銷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報告期內,公司在數字通訊、物聯網和汽車電子領域的業務占比較高,若上述領域的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芯片供應緊缺或市場需求下降,公司的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同時,IC 行業尤其是AIOT等新興行業,市場發展及技術迭代速度快,若公司在業務規劃中不能準確地對市場發展方向做出前瞻性判斷,沒能在快速成長的技術領域配置相應的IC產品和資源,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將會對公司的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2、核心業務人員流失風險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業務人員涉及微電子、嵌入式軟件、通訊系統、無線射頻硬件等多個專業,核心業務人員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高速發展,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公司為了推進研發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參股IC設計公司、擴招研發團隊進行人才和技術的儲備,如果公司不能持續加強人才的引進和激勵力度,則存在核心業務人員流失的風險,對公司在IC自研設計和芯片定制等新業務上的持續研發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針對核心業務人員實施了為期三年的股權激勵計劃,對穩定公司的業務團隊起到了積極作用。3、新產品迭代和研發失敗的風險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具有技術工藝不斷迭代、新市場和產品不斷呈現的特點,持續開發新產品是公司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公司自研和客戶定制產品從立項、流片到批量出貨,通常需要9至12個月的開發和驗證周期。為此,公司需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客戶需求,確定新產品的研發方向,并在研發過程中持續投入資金和研發人員。如果在研發過程中關鍵技術和產品性能指標未能達到預期,或者開發的產品不能契合市場需求,公司將面臨研發失敗的風險,前期的研發投入難以收回,對公司產品銷售和市場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4、供應商變動風險公司的上游供應商是IC產品設計制造商,這些設計制造商的實力及其與公司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對于公司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公司與主要IC設計制造商的合作授權關系出現變化,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5、財務風險(1)應收賬款風險公司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應收賬款和客戶信用管理體系并嚴格執行。未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可能逐步增加。如果出現客戶違約或公司信用管理不到位的情形,將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2)存貨與跌價風險近年來,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呈現出芯片供應短缺、備貨周期延長、市場價格波動加劇等特點。如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由于晶圓供貨短缺、封測產能不足等原因影響到IC產品的正常交付,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若客戶需求變化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寬銷售渠道、合理控制存貨規模,可能導致產品滯銷、存貨積壓,存貨跌價風險提高等,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3)匯率風險公司的外匯收支主要涉及IC產品的進口和境外銷售,涉及幣種包括美元、港幣等。由于匯率的變化受國內外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影響,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如果未來由于國際貿易形勢和宏觀經濟變化,導致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將對公司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三、核心競爭力分析報告期內,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未發生重大改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對IC產品的應用設計和市場定位能力。具體來說,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為擁有的IC供應商和重要客戶資源、產業鏈整合和針對細分市場的專用芯片設計能力等方面。1、IC供應商和重要客戶資源優勢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與國際和國內領先的IC設計制造商保持合作,包括高通、思佳訊、安世半導體、AVX/京瓷、恒玄科技等都是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IC設計公司。上游優質的IC設計資源使得公司在產品競爭力、新技術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對于公司的持續發展起到方向性作用。公司重要客戶都是國內知名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如美的集團、聞泰科技、大疆創新等。通過長期合作,公司在重點業務領域擁有優質的客戶群,行業領先的客戶群體有利于公司擴大市場影響力、獲取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使得公司具備快速獲取市場,規模化定制專用芯片的能力。2、針對細分市場的專用芯片設計能力近年來,隨著中國本土電子制造業的升級,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向IC產業上游滲透,以及為重點客戶定制設計專用IC產品是中國本土IC分銷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長期積累,公司擁有無線芯片完備的嵌入式開發工具平臺、代碼和IP協議棧,公司能夠以系統整合的方式延伸到產業鏈的上游,整合芯片設計資源、晶圓廠測試服務、EDA工具、模塊組合封裝、IC系統軟件等上下游環節,補齊短板,獲取國產化替代的市場紅利。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公司不斷開拓出新能源汽車電子、智慧家居、智能穿戴市場,以無線通訊芯片為平臺,整合射頻器件、數模混合芯片、MEMS傳感技術,開發出符合細分市場需要的專用芯片。3、細分市場優勢公司是專注于無線通訊、射頻及傳感技術的IC授權分銷商,在AIOT智能物聯網、汽車電子等細分市場具有競爭優勢。專注于細分市場的技術服務,可以使公司的業務團隊更專業化,提高協同和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專注細分市場可使公司隨時掌握領域內的技術及需求變化,增強與IC供應商的合作粘度。公司耕耘多年的無線通訊、射頻及傳感技術領域是IC產業鏈中最具有發展前景的細分領域之一,通訊、射頻及傳感IC涉及信號采集、發射、調制、接收、計算及控制等多個方面,是物聯組網的基礎環節,具有持續穩定的市場需求。此外,新興的智能物聯網AIOT是利用局域互聯、窄帶數據網絡等通信技術把無線射頻、傳感器、控制器、終端設備等連接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驅動圖像、語音識別、傳感數據采集、信息交互和邊緣計算的網絡。海量的設備聯網及5G智能化場景應用,將為無線通訊、射頻和傳感器產業提供持續龐大的市場需求,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四、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展望未來,國際地緣局勢緊張、高通脹以及歐美國家采取的緊縮貨幣政策,將繼續對全球經貿和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穩定供應形成挑戰。中國本土的電子加工業和半導體產業則面臨市場需求放緩和先進技術禁售的壓力,將長期處于結構性的供需失衡。2023年底,隨著芯片庫存壓力逐漸釋放、國內新一輪半導體產業政策周期的開啟,預計智能聊天音箱、AR/VR智能穿戴、AI機器人、數據中心等應用市場的銷售業績將逐步恢復向好。1、順應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周期,由“全球供給驅動”向“本地市場需求和成熟工藝驅動”的轉變中國大陸是世界4C產品的生產基地,在全球半導體行業流通的三萬余種IC產品中,只有少數的高端芯片如CPU、GPU、NPU必須采用最先進的制程和昂貴的設備,而更多的IC產品則應該使用成熟工藝、特色工藝和低成本設備制造,才能具有市場競爭力。行業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增長最為快速的市場包括了AI機器人、智慧語音、汽車電子、服務器云計算中心等。以AIOT智能物聯網設備為例,海量的數據是在物理傳感器件、模數轉換、信號存儲、邏輯計算芯片和控制芯片之間流轉,這些市場所使用的芯片中大多數都只需要用到40nm、55nm以上的成熟工藝,無需使用先進制程,在芯片IP、EDA、半導體材料等方面可以免受西方的技術禁售限制。為順應市場變化,公司規劃增加傳感器芯片、數模混合芯片、分立器件等在公司業務中的占比,增加晶圓代工分銷服務和模數芯片設計業務,整合中國大陸和臺灣帶有特色工藝的晶圓代工廠產能,提供包括EDA綜合工具、光罩、晶圓CP測試、芯片自研設計在內的系列服務,保障在優勢領域的無線芯片、模數混合、信號調理芯片和MEMS傳感器的本地供應,人棄我取,人有我優,提升公司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2、進一步加強國創中心等和潤欣科技在感存算一體化芯片設計領域的合作報告期內,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與潤欣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共建AIOT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啟動感存算一體化產業生態建設,雙方規劃通過PZT薄膜化MEMS生產工藝平臺,PMUT感存算一體化芯片項目,充分發揮國創中心在MEMS傳感器特色工藝、先進封測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地位,利用潤欣科技多年積累的供應商資源和產業布局,優勢互補,在AI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生物穿戴領域開展IC定制設計和產業合作。公司與奇異摩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采用以Chiplet為核心技術的異構堆疊,通過把SOC芯片分成面積更小的單元(小芯粒),分別選用最適合的半導體制程工藝,貼近客戶,根據市場需求把內存、MEMS傳感器、無線處理芯片等小芯粒異構堆疊在一起,體現出高良率、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IC工藝優點。感存算一體化芯片具有高能效比、快速響應、低功耗等優點,可以快速提升AI智能物聯網芯片的算力,支撐高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姿態動作感應等計算場景的應用,是人機交互等AI領域智能化變革的關鍵芯片。以晶圓級集成方式實現圖像感知芯片與磁存算一體化芯片的封裝,可開發針對嵌入式MRAM的定制化混合鍵合工藝。此外,感存算一體芯片采用了一站式的測試方案,簡化異構芯片的功能測試流程,有利于提高芯片良率,降低測試成本。公司在感存算一體化芯片和Chiplet架構設計平臺的投入,將大大增強公司ASIC芯片的客制化設計能力,快速提升AIOT無線連接芯片的邊緣計算能力。3、進一步增加產業投資和整合力度,積極拓展綠色低碳、AIOT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領域多年來,潤欣科技一直專注于無線連接芯片和傳感技術的應用,無線IOT傳感網絡、超低功耗無線芯片、智能聲學、視覺等的MEMS傳感技術是公司未來長期規劃的領域。在無法運用能量采集技術的情況下,全球大約有90%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實用性遠未達到設計要求,嵌入在數以十億計的建筑、物流、農林業、畜牧業中的無線傳感網絡,難以為大量的網格節點更換電池。醫療健康行業所需的智能穿戴和體內仿生傳感器,主要針對老年人和病人的監護,免電池維護也是未來大量生物醫藥工程研究中的焦點。隨著微能量收集技術和超低功耗無線芯片技術的發展,高精度、隨處布放、無需供電的物聯網設備將摒棄復雜的工程布線和電池更換,利用收集微弱的環境能量供電,維持數據采集電能自給自足,改變環境監測、新零售、安防、農業養殖等領域的運作方式,真正實現無處不在、萬物互聯。隨著AIGC智能化飛躍帶來的海量數據(603138)傳輸和爆發式算力需求,端側的邊緣計算能力,將成為傳統云計算的極大補充。邊緣計算靠近物體或者數據源頭,可以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數字城市、智能家居場景在敏捷連接、實時響應、傳感器數據采集、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公司和主要供應商合作,在資源受限條件下,嘗試采用低功耗微控制器實施機器學習、人體感知及喚醒功能;在智能音箱場景下,擴充AI語音交互與數字聊天機器人功能。潤欣科技的核心優勢是專注、專業化,公司有信心在未來繼續維持良性的增長,公司將秉承“專注、專業化、差異化”的理念,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提供穩定開放的工作環境,為股東和社會創造效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