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新材(300885)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粉末冶金行業概況
(資料圖)
1.基本情況粉末冶金是以金屬粉末為原料,通過成形、燒結等加工方法,制造高精度、高強度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藝技術。粉末冶金可通過較少切割工藝直接制成多孔、致密或全致密材料,與傳統工藝相比,具有節能、節材、節省勞動力、環保、近凈成形、個性化、一致性好等優點。采用粉末冶金技術工藝制造機械零件較其他金屬加工工藝,如鑄造、鍛造、機械加工等,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更低的單位能耗比,在生產產品形狀復雜性等方面更具優勢,被公認為最具發展活力的綠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交通、機械、電子等領域。粉末冶金在制造業占據著重要地位,目前中國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中地區。在企業競爭上,粉末冶金的行業集中度高,未來隨著對粉末冶金技術要求的不斷提升,將進一步淘汰中小企業產能,向頭部靠攏。在中國,多數的國內粉末冶金企業在低端產品市場通過激烈的價格競爭爭搶生存空間,在國內的粉末冶金高端市場,只有少數國內企業能夠與國外企業及在華投資企業競爭,隨著粉末冶金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行業將進一步調整,逐步向擁有較強研發能力和技術的龍頭企業靠攏。2.粉末冶金行業發展階段及周期性特點隨著粉末冶金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向高端化發展,國內企業競爭力的逐步提升,預計國內粉末冶金市場未來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1)產品多元化、高端化隨著國內粉末冶金技術的不斷提升,新工藝、新產品的持續儲備、開發及應用,不斷推動著國內粉末冶金零部件朝著高精度、高密度、結構復雜及致密化等方向多元化、高端化發展。(2)下游應用領域拓展目前粉末冶金零部件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汽車、家電、機械工具等,基于粉末冶金工藝節能、環保、省材的優良特性,預計粉末冶金在這些主要下游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替代傳統鑄造工藝,并逐步拓展新能源等快速增長的新興領域。同時,隨著粉末冶金技術和產品進一步往高端化發展,預計未來也將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新能源、醫療等高端領域。(3)高端市場國產化率提高目前國內粉末冶金產業在高端設備、關鍵原料等環節存在短板,高端原料及高端產品的進口給本行業及下游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隨著國內粉末冶金領先企業的技術研發實力持續提升,產品性能和品質持續往高端化發展,預計未來在高端市場將逐漸呈現國產替代的趨勢。(4)行業競爭加劇國內高端市場的競爭日趨國際化。各國粉末冶金制造企業紛紛在中國獨資或合資建廠,實施對產品的梯度轉移。如美國的METALDYNE、英國的GKN、霍克公司,意大利的微齒公司,加拿大的Stackpole、QMP公司,日本的住友、日立、三菱公司等,這些國外企業對中國粉末冶金行業的狀況,如產品的檔次、生產能力、產品價格、質量等情況越來越了解,且都在加緊制定競爭對策和擴張計劃。國內企業在高、中、低檔產品市場的定位逐漸確立。有相當規模和技術的企業主攻中高端產品市場;一般企業或小型企業則在低端產品市場展開競爭。這種分化有利于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質量的提高,有利于產品成本的下降。3.法規及政策對公司經營發展的影響公司從事粉末冶金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近年來出臺的法律法規、行業政策對發行人經營資質、準入門檻、運行模式等方面均無不利影響。國家頒布的相關行業政策將粉末冶金行業列為鼓勵和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將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我國粉末冶金行業規模和整體水平的提高,支持行業內企業對高性能產品的開發,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總而言之,公司所處行業的監管體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均有利于發行人的經營發展。(二)報告期內公司下游行業發展情況1.電動工具行業中國目前依然是全球電動工具主要生產基地。全球電動工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預計在2024年規模將達362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1.8%;目前全球電動工具市場中主要頭部企業有史丹利(002588)百得集團、牧田、博世集團、創科實業(TTI)、實耐寶、日立、喜利得等,其中全球電動工具市場份額最大的是史丹利百得集團、創科實業、博世集團、牧田。自2019年開始,隨著中美之前貿易關稅問題的愈演愈烈,主要電動工具客戶都受到的波及。史丹利百得作為世界電動工具龍頭,其工具及戶外業務一直是最為重要的業務領域。根據其發布的年度財務報告顯示,2022年史丹利百得營業收入為169.5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10.9%,其中工具與戶外業務占其全部收入的85.11%,為144.2億美元。創科實業(TTI)作為史丹利百得最為強勁的競爭者,電動工具一直是其主要的業務領域。2022年TTI年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32.54億美元,同比2021年增長0.4%,收入來源中92.8%來源于電動工具,同比增長5.5%,收入來源中7%來自于地板護理及器具,同比下降25.6%。報告期內受俄烏戰爭、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變動影響,全球消費疲軟,終端客戶需求不及預期,部分客戶出現了訂單下降情況,影響了公司整體銷售規模,導致收入水平不及預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電動工具零部件的收入總額為203,373,377.61元,同比下降32.42%。同時報告期內公司人工成本、原材料等費用較2021年上漲幅度較大,從而影響利潤水平。電動工具業務依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業務領域,其中史丹利百得集團、創科實業(TTI)、博世集團電動工具零部件營業收入占比分別位列前三。2023年公司管理層將繼續鞏固電動工具業務:美國《建設更好未來法案》計劃在未來八年內耗資1.2萬億美元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法案包括對道路、橋梁、水路等基建開展大規模投資,有望帶動電動工具下游需求進一步增長,促進公司海外電動工具零部件業務銷量持續放量,基于這種形勢公司將深入挖掘新客戶同時,繼續加大對創科實業(TTI)、史丹利百得集團、博世集團等在電動工具零部件新品訂單的開拓力度,尤其是MIM類訂單的挖掘開拓,緊緊跟隨重點客戶成長發展的步伐,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電動工具零部件領域的龍頭地位。2.汽車零部件行業近年來,中國汽車產量連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銷量可達3,000萬輛。目前我國平均每輛汽車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重量只有6.3kg,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歐洲汽車平均每輛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約為7.2kg,日本汽車平均每輛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約為8kg,美國平均每輛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約為18.6kg。因此,國內汽車行業在制造技術向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粉末冶金零件的使用量將有大幅上漲空間。根據西部證券(002673)研究所分析模型,假設2025年每輛汽車的粉末冶金零件使用量為10.1kg,并假設2022-2025年國內汽車產銷量近似持平,那么整個下游將需要30.30萬噸的粉末冶金零件。假設汽車粉末冶金零件價格維持不變,為4萬元/噸,到2025年,中國汽車粉末冶金零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21.20億元,2020-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77%左右,粉末冶金汽車零件市場空間巨大。憑借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快速響應優勢,海昌新材已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粉末冶金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為京西重工、宜賓天工、上海拓紳、塞夫華蘭德、華凌星馬、吉利汽車、華德控股、凱迪拉克、理想汽車、極氪汽車等企業開發配套多個車型的產品。2022年,公司汽車零部件的收入總額為8,434,936.00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3.83%,同比上升了74.05%。未來,汽車行業將作為重點客戶重點產品開發,公司將抓住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機遇,搶占汽車行業市場,助力企業實現快速發展。3.家電行業家電行業存在進入門檻低,發展相對穩定的優點,但同時也面臨著競爭對手多,成本壓力大的問題。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具有優勢,可以很好的應對市場競爭。后續,仍要繼續提升技術開發能力和生產保證能力,進一步擴大家電行業的客戶。報告期內,公司辦公、家電零部件的收入總額為7,913,904.28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3.60%,同比下降10.74%(三)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根據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粉末冶金分會反饋,粉末冶金制品(包括粉末冶金鐵銅鋁不銹鋼基零件、注射成形、硬質合金、磁性材料四大類)生產企業近兩千家,其中粉末冶金鐵銅鋁不銹鋼基零件、注射成形類生產企業超過一千家。本報告期,公司粉末冶金零部件銷售規模在協會統計排在前八名,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優勢;特別在電動工具用粉末冶金零件領域內,公司排名穩居第一位。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報告期內公司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全球經濟需求不振,通脹高企;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超預期變化和下行壓力,在公司管理層的帶領下,公司遵循制定的2022年年度經營計劃以及公司發展戰略,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核心客戶為龍頭、全面進行管理創新賦能。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0,066,312.42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0.08%;營業利潤65,450,357.06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50%;利潤總額65,429,449.45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3.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201,296.46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21%,報告期內公司上述經營業績指標下降的主要原因系俄烏戰爭、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變動影響,全球消費疲軟,終端客戶需求不及預期訂單有所下降等原因導致。報告期內具體經營情況如下:(一)公司主要業務及產品海昌新材是一家專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向電動工具、齒輪箱、家電、汽車(含新能源汽車)、MIM(金屬注射成型)等領域的客戶批量生產銷售定制化的粉末冶金零部件。目前可生產包括齒輪、軸承、結構件、齒輪箱、鏈輪、轉子、偏心凸輪、擺臂、新能源汽車油箱蓋系統等1,500余種粉末冶金零部件。憑借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快速響應優勢,海昌新材已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粉末冶金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在電動工具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公司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已進入全球一流企業供應體系,與史丹利百得集團(StanleyBlack&Decker)、博世集團(BOSCH)、創科實業(TTI)、牧田(Makita)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同時,經過多年積累,公司產品進一步擴展至汽車、辦公設備、家電等應用領域,已為京西重工、宜賓天工、上海拓紳、塞夫華蘭德、華凌星馬、吉利汽車、華德控股、凱迪拉克、理想汽車、極氪汽車等企業開發配套多個車型的產品,已為艾默生(Emerson)、西門子、美的等提供辦公及家電用粉末冶金零部件。報告期內,公司產品76.11%以上用于出口,產品遠銷至墨西哥、匈牙利、巴西、美國、捷克、英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和印度、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齒輪、軸承、齒輪箱、結構件等粉末冶金零部件,在電動工具、汽車、辦公設備、家電等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領域,具體如下圖所示。其中,示意圖中粉末冶金零部件如下:8-軸鎖圈、13-支架、14-三級內齒圈、15-三級行星齒、19-三級行星架、20-二級行星齒、21-換擋齒圈、22-二級行星架、23-固定齒圈、24-一級行星齒、31-電機+馬達齒。以汽車發動機中的氣門為例,公司生產的汽車粉末冶金零部件應用示意如下:汽車中應用粉末冶金的零部件圖示:(二)公司主要經營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粉末冶金零部件行業,憑借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良好的信譽,與包括多家國際知名電動工具企業在內的諸多客戶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依靠公司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按照客戶需求向客戶批量提供性能穩定、品質可靠的定制化粉末冶金零部件,從而獲得收入并實現盈利。2.采購模式公司外部采購主要包括生產所需物料及外協加工服務。生產所需物料主要包括原輔材料、模具及配件等兩大類,外協加工服務主要為非核心工序的加工服務。公司根據生產需求自主采購,并由物料統管部負責對采購的全過程進行控制與管理。(1)原輔材料采購原輔材料包括金屬粉末、輔料、油料、燃料等。金屬粉末為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主要包括用于PM產品的各類鐵粉、不銹鋼粉、銅粉以及用于MIM產品的喂料;輔料包括包裝材料、用于產品組裝的滾針(PIN)等,油料包括潤滑油、淬火油、清洗劑等,生產所需要的燃料主要為丙烷等。公司對原輔材料主要采用“以產定購”的采購模式,即根據客戶訂單需求量安排采購;同時綜合考慮生產必備的安全庫存、供應商到貨時間等因素。原輔材料采購流程如下:①公司營業部收到客戶的采購計劃或需求訂單后,生產計劃部綜合產品需求訂單、當月生產計劃、安全庫存量及供應商送貨時間,編制當期采購需求計劃,經分管副總經理批準,由物料統管部執行;②物料統管部按計劃向合作供應商發送采購訂單(一般簽訂年度或長期框架合作合同、日常下發具體采購訂單),并對采購物資動態追蹤和監控;③采購物資到貨后,由物料統管部、品管部等部門按照檢驗規程對采購產品進行數量點收、質量檢測、入庫等工作。(2)模具采購公司每次批量生產的均為定制化產品,為生產新產品均需開發產品專用模具,包括成形、加工、后處理各道工序所需要的鋼模、硬質合金模具等,所以模具采購為“以產定購”的采購模式。公司收到客戶訂單后,工程部開發設計模具圖紙,提出設計參數、需求數量、交貨時間等要求,物料統管部向模具生產商詢價,根據價格、質量、生產制造工藝復雜程度及前期合作經歷等因素,由物料統管部、工程部及公司負責人遴選確定模具生產商。公司與各家供應商己經形成多年的合作關系,報告期內模具供應穩定。(3)外協加工服務采購公司的粉末冶金制品生產流程長,工藝環節多。其中,產品及模具設計、成形、燒結、脫脂等環節技術含量高、工藝難度大,屬于公司產品的核心工序,公司的生產設備及人力資源主要集中于前述核心工序及環節。公司產品生產的輔助工序主要為后處理工序中部分工藝簡單、附加值不高、勞動力密集型的機械加工工序(如切削加工、鏜孔、鉆孔、表面磨削等)。此類機械加工等加工業服務市場門檻不高,不需要特定的審批資質,揚州市此類服務供應充足、市場競爭充分,公司可持續從揚州當地市場獲得穩定的外協加工服務。為將更多資源投入到上述核心工序方面,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充分利用社會分工降低制造成本,在輔助工序生產環節利用外協供應商發揮配套作用。外協供應商根據公司提供的技術圖紙對公司產品進行生產作業。公司對外協加工完成的產品實行嚴格的檢驗制度以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在多年的生產經營中,逐步與多家外協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三)公司業績驅動因素報告期內,公司牢牢緊扣主業發展,以積極響應客戶訂單需求為第一要務,深度參與、配合客戶進行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研發,憑借自身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快速響應體系,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解決方案,使產品應用到更多的場景和領域。1.優質的客戶資源優勢,為業績穩定和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公司作為史丹利百得集團、博世集團、TTI(創科實業)重要供應商,一直緊緊伴隨著他們在不斷發展壯大。前述知名客戶對供應商的質量服務要求高、前期考核周期長、評審認證體系復雜,客戶的轉換成本相對較高,公司難以被其他競爭對手替代;其次,隨著粉末冶金技術的進步,標桿性企業在產品中不斷提升粉末冶金零部件的使用量為公司提供了穩定及持續增長的業務來源;第三,與知名企業長期的業務合作關系提高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為公司開拓其他客戶或業務領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公司敏銳洞悉市場需求,積極與客戶進行深度項目合作,同時通過引進大批自動化機器設備積極提升公司生產制造及出貨能力,以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實現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2.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為公司業績奠定堅實基礎報告期內公司發生研發費用共計13,614,846.75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5%,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研發創新;公司于2021年12月成功入選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2022年8月入選國家級“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體現了公司在技術、產品、服務及未來發展前景上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和客戶的充分認可及高度肯定。在為客戶提供定制化零部件的服務過程中,憑借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多年積累的研發實力,公司已深度參與部分客戶前端產品設計,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提高了客戶黏度。3.經營者管理及內部控制加強,提升經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優化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并強化投資決策程序,合理控制資金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在保證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對流動資金需求的前期下,節省公司的各項費用支出,全面有效地控制了公司經營和資金管控風險。特別是以公司董事長為核心的公司管理團隊,非常重視穩健的企業經營管理,公司以市場分析作為根據,錨定公司定經營愿景、經營目標、經營策略,扎實擴展產業版圖,公司具有良好的財務指標與現金流水平,健康的財務狀況和良好的抗風險能力為公司不斷擴張與穩定發展保駕護航。4.積極響應優勢海昌新材經過多年發展,依靠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設計和制造經驗、民營企業靈活的管理機制、扁平化的管理體系、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在內部決策、模具開發及快速生產等方面均形成較為明顯的快速響應優勢,能對下游客戶尤其是國際知名公司嚴苛的供貨需求進行快速回應、快速解決和快速反饋,高標準滿足客戶精益生產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了公司與客戶之間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三、核心競爭力分析(一)客戶資源優勢,深度綁定核心大客戶公司聚焦于電動工具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面向中高端市場,已與史丹利百得集團(StanleyBlack&Decker)、博世集團(BOSCH)、創科實業(TTI)、牧田(Makita)等國際著名電動工具制造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公司深度綁定行業核心大客戶。公司積極參與其全球化戰略,不斷深化與上述核心大客戶的合作和融合。公司和上述知名客戶形成了穩定的深度合作關系,構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前述知名客戶對供應商的質量服務要求高、前期考核周期長、評審認證體系復雜,客戶的轉換成本相對較高,公司難以被其他競爭對手替代;其次,隨著粉末冶金技術的進步,標桿性企業在產品中不斷提升粉末冶金零部件的使用量為公司提供了穩定及持續增長的業務來源;第三,與知名企業長期的業務合作關系提高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尤其是公司2020年9月10日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的成功極大的提升了公司的影響力,為公司開拓其他客戶或業務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公司積累的豐富的優質客戶資源將是保證未來業績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二)快速響應優勢公司經過多年發展,依靠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設計和制造經驗、民營企業靈活的管理機制、扁平化的管理體系、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在內部決策、模具開發及快速生產等方面均形成較為明顯的快速響應優勢,能對下游客戶尤其是國際知名公司嚴苛的供貨需求進行快速回應、快速解決和快速反饋,高標準滿足客戶精益生產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了公司與客戶之間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三)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公司嚴格貫徹質量控制體系,不斷優化質量控制流程,提高質量控制能力。公司按照ISO9001:2008、ISO9001:2015、IATF16949:2016標準建立并實施的高標準質量體系,成為公司進入史丹利百得集團(StanleyBlack&Decker)、博世集團(BOSCH)等國際知名公司供應鏈體系并長期保持穩定關系的關鍵原因之一。在與前述國際知名客戶合作的過程中,為了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及穩定性的嚴苛要求,公司持續不斷地完善自身的質量控制體系。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也逐漸成為公司開拓新老客戶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四)管理優勢經過多年與史丹利百得集團(StanleyBlack&Decker)、博世集團(BOSCH)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合作,在適應客戶嚴苛的交貨及時性、品質穩定性的過程中,公司已在新品開發管理、項目管理、精益生產管理、質量持續改進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合理并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確保了公司各部門高效有序的運作,可滿足跨國公司嚴苛的響應需求,并保證生產過程中成本、質量、效率等因素有機結合,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為未來業務擴張打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大高級人才的引進力度,公司引進一大批具有生產管理經驗的行業精英充實到公司各個層級管理崗位,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五)技術研發優勢公司專注于粉末冶金制品領域數十年,通過多年積累在細分領域內形成了完善的技術體系,已自主開發并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專利,是江蘇省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發明專利件1件,截止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各種專利、實用新型等共計 60件,公司的壓制成形產品技術水平在國內同行業中領先。報告期內公司發生研發費用共計13,614,846.75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5%,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研發創新。公司于2021年12月成功入選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2022年8月入選國家級“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體現了公司在技術、產品、服務及未來發展前景上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和客戶的充分認可及高度肯定。在為客戶提供定制化零部件的服務過程中,憑借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多年積累的研發實力,公司已深度參與部分客戶前端產品設計,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提高了客戶黏度。為適應行業的發展并保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公司十分注重“產、學、研”合作,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對新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的探索和創新,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技術創新體制,招引行業內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引進先進的研發設備,會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通過自主研發創新與和合作研發的方式,提升公司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和產品開發效率,最終目標是將研發創新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六)生產成本比較優勢與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粉末冶金制品企業相比,公司具有低成本的比較優勢;公司工程技術部門在多年的研發基礎上,不斷改善工藝,逐步嘗試實現原材料的進口替代,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公司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又能保證生產產品的質量要求。因此,公司憑借成本及價格比較優勢能夠持續從國際市場取得產品訂單,保證了公司海外產品銷售收入的持續增長。
四、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一)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始終秉承“誠信為本、技術為先、精良品質、卓越服務”的經營理念,始終牢記“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共享機會、為股東實現利潤、為社會承擔責任”企業使命,匯集眾人之智、堅持創新之路、持續進取之心,以“成為全球粉末冶金領導者”為愿景,緊緊圍繞粉末冶金制品行業發展方向,鞏固公司在電動工具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的領先優勢,深入挖掘現有客戶需求,擴大產品市場份額,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不斷開辟新的產品應用領域、應用場景,開發新客戶、新市場,公司將加大在MIM(金屬注射成型)、精密齒輪領域投資,進一步豐富完善公司產品布局。報告期內公司奉行的競爭戰略為“成本領先戰略”,長期以來公司成本管控較為嚴格,從產品設計環節到生產制造及銷售環節,成本費用節約的理念一直貫穿始,“成本領先戰略”長期以來為公司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面對未來更加紛繁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公司董事會清醒地認識到公司總體戰略需要做一定的調整才能更好地參與未來的市場競爭,今后5年公司發展戰略將逐步調整為“差異化戰略”,“差異化戰略”并不意味著公司將放棄成本費用節約的優良傳統,只是此時成本控制已不是公司的首要戰略目標,公司今后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獨樹一幟的產品個性化解決方案及服務,全面領先對手的產品質量。公司計劃今后5年不斷加大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強力塑造公司在粉末冶金行業的產品個性化解決方案的領導地位,全面賦能公司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品質保證等領域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努力提升公司產品的定價、議價能力。(二)年度經營計劃1.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資本市場知名度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在電動工具、汽車、家電等領域公司已經擁有了一批優質、穩定的客戶群體,公司將持續不斷進行市場開拓,提高市場認知程度,深度挖掘市場需求,同時緊跟時代和行業的發展趨勢,積極快速響應市場與客戶的需求,不斷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探索和研發,不斷提高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力,打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將在深入開拓現有客戶需求、加強聯合開發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和擴展公司在粉末冶金領域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占有率,公司自上市來,一直廣受投資關注,今年公司將在經營好公司業績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形象,加大投資者溝通力度,讓廣大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行業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讓廣大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優秀的財務指標表現。2.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研發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公司未來將繼續加強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今年公司將全力建設好公司募集資金項目“粉末冶金新材料應用研發中心技術改造項目”并以此作為公司的戰略研發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對新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的探索和創新,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技術創新體制,招引行業內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引進先進的研發設備,會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通過自主研發創新與和合作研發的方式,提升公司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和產品開發效率,最終目標是將研發創新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2021年公司在江蘇省產業研究院協助下和南京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聚焦于“軟磁合金光固化3D打印及脫脂燒結工藝的關鍵技術”研究;2021年公司新設子公司“揚州海越精齒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新的一年公司將在精密齒輪展開創新投入,屆時公司將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3.完善組織體系建設為了保證公司未來戰略目標的實現,2023年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建設,公司將在專家顧問的指導下優化完善公司各業務板塊部署,同時完成人力資源科學配置,同時2023年公司將在新的組織體系內推行“超利分成”的業績考核,通過科學的業績考核,讓廣大員工分享公司高速發展的紅利,進一步激勵廣大員工激情奮斗。公司將繼續加強基層、中層人員的內外部培訓體系的建設,對其進行“職業化”改造,2023年公司會加大優秀技術型人才的引進,進一步充實生產一線技術工人。同時公司擬在合適的時候制定并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用好限制性股票或期權等手段吸引并留住人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保證公司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三)可能面對的風險1.主要客戶集中風險報告期公司第一大客戶是史丹利百得集團(StanleyBlack&Decker),公司對其銷售收入總額為121,370,003.22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55.15%。公司對史丹利百得依然存在重大依賴。今后公司將緊密聯系現有客戶,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開發能力,快速響應并滿足現有客戶需求;同時不斷開發新客戶和新業務板塊,優化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從而降低客戶相對集中的風險。2.應用市場集中風險粉末冶金零部件應用廣泛,主要用于汽車、辦公、家電、電動工具等領域。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電動工具零部件的收入總額為203,373,377.61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92.41%。盡管公司正在積極拓展其他領域市場,但如下游電動工具行業的景氣度下滑,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需求,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公司正在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用軟磁產品領域,同時公司正在加緊布局MIM類產品市場的開拓,力爭2023年相關市場份額有一定的突破。3.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當前全球宏觀環境存在較多不確定性,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持續惡化和擴大化等。宏觀環境的不利因素將可能使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購買力及消費意愿將受到影響。若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長時間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其相關影響將給行業帶來一定沖擊和挑戰。面對可能的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公司將以創新為驅動力,不斷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積極發展新品類新業務,培育新的增長點;通過積極開拓全球市場,努力降低海外市場的運營風險。4.匯率變動風險2022年,全球面臨復雜的政治經濟局勢,特別是俄烏沖突使全球外匯市場發生了巨大波動,匯率的波動有可能帶來收益,但也有可能給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因美元匯率變動帶來1101.64萬元匯兌收益。若未來美元匯率產生較大波動,將使公司面臨財務費用波動的風險,對公司利潤水平造成影響;同時,若未來人民幣持續保持升值趨勢,將影響到公司出口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對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公司已經采取多種措施來防范和對沖美元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公司財務部門已經和銀行就匯率管理展開專業的合作,同時進一步加大結匯頻率,盡可能降低因美元匯率波動造成的匯兌損失的風險。5.人工成本上升的風險國內人力資源雖較為豐富,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公司勞動力成本不斷呈現上升趨勢,員工工資不斷提高,這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定發展,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如果國內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未來盈利能力。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持續加大智能制造系統及自動化設備的投入,從而降低人工成本的上升帶來的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