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航空(300900)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資料圖片)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推進的關鍵之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航空航天工業作為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的戰略性產業,受益于“建軍百年奮斗目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國家目標的提出,我國國防裝備持續升級進步,進而推動我國航空、航天工業的持續發展。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是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舉措,將為航空航天行業帶來蓬勃的生命力。報告期內,公司緊緊圍繞年度戰略方向和整體布局,牢記“精益制造,航空報國”的企業使命,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務實創新為基礎,誠信共贏為原則,秉持嚴謹進取的態度,聚焦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在穩固航空工裝市場領先地位基礎上,積極拓展復合材料零部件產品的應用范圍,持續對復合材料預浸料加工生產、熱固性復合材料成型工藝與熱塑性復合材料成型工藝研發以及復合材料產品輕量化應用等項目開展科研立項和技術攻關,不斷提升公司技術研發實力,為廣大航空航天產業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1、公司主要經營情況(1)聚焦主業快速發展,精益制造能力顯著增強公司始終堅持“精益制造”的理念,持續聚焦主業發展。公司以具有突出技術優勢的航空復合材料工裝為基礎,積極開拓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業務,已實現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藝裝備研發、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航空器航天器機體結構制造協同化發展的全產業鏈布局。報告期內,公司緊緊圍繞主營業務,積極推進生產制造建設,有效擴大產能規模,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品結構、豐富產品線,加強精益生產管理,確保供應鏈和生產經營平穩運作,生產效率和運行質量持續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市場影響力穩步增強。(2)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全產業鏈布局已現成效通過布局之年的整體規劃,公司目前下設7家全資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2家參股企業。經過多年的科研生產實踐,公司已建立起全國范圍內的分專業、分區域快速響應機制,公司積極開拓市場,整合行業上下游企業,實現了以哈爾濱總部、西安廣聯和成都航新為三大綜合性產業基地為核心,自東向西,覆蓋東北、西北、西南等我國主要軍工大省,輻射全國的航空航天結構類產品全產業鏈加工制造集群。公司三大綜合性產業基地將同時擁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裝、航空航天復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屬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能力,為國內各省份區域客戶實現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公司緊緊圍繞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航天科技(000901)、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船重工等軍工央企的區域主機廠、兵器總裝廠及軍方科研院所布局,通過以“租賃廠房+采購設備”的模式,短期內在指定地區完成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的復制,迅速為客戶解決產能提升所遇到的痛點,業務協作配套加強,市場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3)夯實創新研發優勢,快速反應機制進一步加強報告期內,公司以具有突出技術優勢的航空復合材料工裝為基礎,積極開拓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業務,已實現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藝裝備研發、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航空器航天器機體結構制造協同化發展的全產業鏈布局。2022年,公司工藝裝備、復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屬零部件等業務迅速發展,除各型軍用飛機及民用飛機外,還深度參與國內多個重點型號飛行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高端裝備的研制生產任務,公司所取得的研發成果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公司持續加大對復合材料預浸料加工生產、熱固性復合材料成型工藝與熱塑性復合材料成型工藝研發以及復合材料產品輕量化應用等多領域的開發和投入力度,為生產任務保駕護航。工裝中心、零件中心、復合材料中心、總裝中心和發動機中心等五大生產中心分工協作、與西安廣聯、成都航新、珠海廣聯、景德鎮航勝等西北、西南、東南地區的各家子公司遙相呼應、緊密配合,極大提升了業務配套能力,進一步鞏固分專業、分地域快速響應機制在生產過程中的運用。(4)“小核心、大協作”格局的形成,為公司發展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在我國各大軍工央企普遍強調重視主業、強軍首責的背景下,“小核心、大協作”逐漸成為了軍工企業的戰略定位。具體而言,軍工央企集團下屬的主機廠專注于核心能力強化,將自身定位于研發、總裝、試驗試飛、核心零部件設計制造領域,并將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工裝制造、部組件裝配、設備維保等業務轉給具備專業生產能力及相應生產資質的優質供應商,實現由“飛機制造商”向“系統集成商”的轉型。“小核心、大協作”體系的確立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會,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快速走向規模化、專業化。2、主要業務及產品廣聯航空專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制造,是國內知名的民營航空航天工業配套產品供應商。公司產品覆蓋軍用和民用領域,主要為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與無人機產品,其中復合材料工藝裝備、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術處于行業先進水平。公司的客戶主要為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船重工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主機廠、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1)航空工裝航空工裝,是指用于航空、航天器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機裝配的專用生產準備工具(專用生產設備)。航空工裝的設計和制造在飛行器研發生產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工裝設計和制造水平直接影響飛行器生產周期、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公司是國內航空工裝領域優勢突出的龍頭供應商,按照產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裝產品可以分為成型工裝和裝配工裝,其中公司成型工裝主要應用于生產各類尺寸巨大、外形復雜、曲率變化大、難于脫模的復合材料零部件。1)成型工裝成型工裝,是指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成型的專用工藝裝備。按照工裝材質,公司的成型工裝可以分為金屬材料成型工裝和復合材料成型工裝。金屬材料成型工裝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成型。出于導熱均勻性、輕量化的需要,金屬材料成型工裝普遍采用薄殼式焊接結構;復合材料成型工裝可用于外形復雜、曲率變化大、難于脫模的復合材料產品的成型。復合材料成型工裝的熱膨脹系數與復合材料零部件的熱膨脹系數相同,這避免了復合材料零部件在成型過程中因熱膨脹因素帶來的翹曲變形,因而成型精度更高。2)裝配工裝裝配工裝,是指在完成產品從零件到組件、部件以及總裝過程中,用以控制其幾何參數所用的具有定位功能的專用工藝裝備。裝配工裝是一種協同工藝設計,主要包括工藝模型編制、工藝表單樣式定制及生成、工作流程管理、工藝知識庫維護和使用等功能。裝配工裝按用途可劃分為部裝工裝和飛機總裝生產線。部裝工裝具有定位、夾緊的功能,其作用是將組成飛機部段的所有金屬零部件或復合材料零部件裝配、鉚接成可直接用于飛機總裝的部段;飛機總裝生產線用于完成飛機的各大部段的柔性裝配、航電系統的安裝調試、水平測量及全機聯調。公司生產的飛機總裝生產線采用先進的柔性支撐定位系統來定位飛機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飛機前機身、中機身、后機身的精準對接,中央翼與中機身、中央翼與外翼、尾翼與后機身的精準對接,以及起落架、發動機的安裝等。(2)航空航天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是直接組裝在飛行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質可以分為金屬零部件和復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業務的主要客戶包括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的下屬多家主機廠、航天科工下屬研究院和軍隊研究所等。公司長期從事航空工裝設計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工作,技術團隊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在設計經驗、工藝技術、生產流程、制造風格等方面,擁有了豐富的操作經驗、穩健的機制以及優良工藝設計習慣,公司與多家央企主機廠及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取得了航天類零部件的聯合研制任務,向航天領域拓展。1)金屬零部件金屬零部件原材料大多為專用的鈦合金、鋁合金、不銹鋼和高強度耐熱合金等,需要加工成各種結構復雜的零部件,如飛機肋類、梁類、框類、接頭類等零部件,其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加工精度和產品質量可靠性要求高。因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鎳基高溫合金、高強度鋼等材料,材質輕、難加工的特性,且本身尺寸跨度大,很容易發生變形。因此,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制造中,數控加工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公司在金屬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方面,尤其在大型零件加工和工藝技術上領先,公司具備獨有的金屬零部件加工策略和加工技術,保證了薄壁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質量和周期。2)復合材料零部件復合材料零部件主要是以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為增強體,合成樹脂等為基體制造的飛機零部件。相比傳統金屬零部件,復合材料零部件在比強度、比模量、耐疲勞性、耐腐蝕性等技術指標具有一定優勢,可有效減輕飛行器重量、提升飛行器產品性能。公司復合材料零部件主要通過熱壓罐成型工藝制造而成。熱壓罐成型工藝是目前航空航天系統最為常用的復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方法,生產的產品具備剛度強度高、內部質量優良、性能穩定等特性。因此,熱壓罐成型工藝主要應用于結構效率高、尺寸較大、性能要求穩定、制造難度大的復合材料零部件或整體結構件。公司在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方面,基于在成型工裝研發上的優勢,具有先進設計理念和創新的復合材料產品生產工藝能力。3)無人機相關產品依托公司長期在成型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技術積累與經驗優勢,根據下游客戶需求,公司涉足無人機業務,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第一階段公司通過將自行生產的航空零部件組裝成航空部段,研制生產無人機部段;第二階段公司成功研制無人機機體結構平臺,完成最大起飛重量60至3,500公斤的多種無人機機體結構平臺的研制,第三階段,公司具備了無人機整機結構設計與整機結構制造能力,能夠完成產品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制造、產品生產、部段裝配和總裝裝配任務。公司無人機產品主要包括多型無人機整機結構平臺及各型多旋翼無人機等。3、主要經營模式(1)采購模式公司采購模式為按需采購。公司根據客戶訂單,編制采購計劃,下達采購訂單,分批向供應商采購。公司建立了專職的采購部門,負責公司業務所需原材料采購。采購部門根據批準的用料計劃單組織采購,將采購計劃進行比價,與供貨方簽訂采購合同。采購物資運到公司時,先由采購部門對照核對采購計劃,經確認無誤后,交質檢部門進行質量檢驗,檢驗合格的物資交倉儲部進行核對辦理入庫手續。財務部門審核相關單證后進行付款。對于少量常用材料,如部分鋼板、常用標準件等公司會進行備庫以保證及時供應。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管理制度。在初選供貨商時,公司進行深入細致的市場考察,重點了解供貨商的實力、專業化程度、貨物來源、價格、質量及目前的供貨狀況。公司對其采購產品投入生產后的使用情況進行質量追蹤,由生產、技術部門反饋,同時對供貨單位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工作,進行業績評價,對其采購的產品進行檢驗。公司與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供應商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了穩定的采購渠道。在保證原材料質量的基礎上,保證了原材料的及時供應,并實現了對采購成本的有效控制。(2)生產模式公司技術部門根據客戶提供的數模、圖紙、技術參數等進行工藝分析,完成產品設計,確定工藝方案,編寫工藝規程,送客戶審定并取得客戶確認;生產部門確定生產任務后根據合同約定時間進行生產排程,生產各職能部門、生產班組按照技術部門制定的工藝規程及作業指導書,嚴格執行生產控制程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生產任務;在生產過程中,公司質量部門對各生產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監控,確保產品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根據客戶要求,公司通過召開生產調度會的形式對生產任務及模具參數進行及時調整,以確保訂單的如期保質履行。對于特別復雜的工藝和編程技術,在技術人員制定完后,公司召開制造工藝評審會,按評審后方案修訂工藝技術文件。公司及時、準確、真實地記錄工藝數據,確保其具有可追溯性。成品入庫后,將入庫單與合同檢查核對,辦理產品發運手續。公司按合同和用戶要求辦理產品發運。(3)銷售模式國內主機制造廠商均建立了數量有限的合格供應商名錄,在選擇供應商時,主機制造廠商僅從合格供應商名錄中挑選部分優質供應商進行綜合評選,供應商的產品設計制造經驗、加工制造能力是獲取業務的重要支撐。公司已成為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船重工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主機廠、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的重要供應商。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無人機等產品均需按客戶的要求設計、制造,產品差異化程度高,部分產品需要在客戶生產線進行調試驗收,因此公司產品的銷售采取直銷方式。公司主要通過各主機廠的任務分派、綜合評標、議標和公開競標等方式獲取訂單。公司設立了專門的銷售部門,負責銷售工作的開展。公司銷售人員進行日常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客戶提出實際需求后,銷售部門聯合技術部門、生產部門審核客戶的需求,安排簽訂合同。銷售部門按規定程序下達項目生產令并及時送往各執行部門,生產部根據項目生產令的重要程度、生產的難易程度和客戶的時間要求,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銷售部門同時與技術質量部門配合,對質量要求高、生產難度大、時間要求急的產品進行現場跟蹤,以滿足客戶的要求。產品完工入庫后,銷售部門按合同要求制定發運計劃,保證產品按時、安全運到客戶處。銷售部門負責搜集客戶質量信息反饋,并及時處理。公司實行客戶走訪制度,以透徹了解客戶的期望和潛在的服務要求,與客戶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4)研發模式公司擁有專業的團隊從事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能夠根據飛機主機制造廠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單位提出的技術性能要求,進行各類飛行器航空工裝、航空航天零部件定制化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同時,公司擁有飛機結構設計能力,能夠進行無人機整機的研制。公司技術團隊長期從事航空工裝設計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無人機設計制造工作,在設計經驗、工藝技術、生產技術、制造風格等方面,技術團隊和企業經過長期的實踐,孕育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機制及工藝設計習慣,形成公司獨有的從設計產品、研發航空工裝、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到無人機整機生產的全產業鏈技術能力和生產能力平臺。公司通過建立鼓勵科研創新的獎勵機制及完善的技術創新管理體系,提高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升內部人員的技術能力。通過多年來在行業內的穩步發展,公司培養了一支具有競爭力的核心團隊。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大多畢業于國內主要航空航天類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領域內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生產及管理經驗。核心團隊對航空航天產業的深刻理解將助推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5)盈利模式公司的客戶主要為軍工企業和軍方。公司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生產產品,最后通過銷售相關產品獲得盈利。公司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在航空工業、航天工業領域拓展自身業務,以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4、主要業績驅動因素(1)軍用航空產業我國邊境綿長,鄰國眾多,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對我國而言十分重要。為了滿足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求,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空軍建設,數十個型號的飛機實現首飛、鑒定和設計定型,一大批先進航空裝備實現批量生產。未來,各種用途的新型先進戰機將不斷研制成功并列裝,原有主戰機型也將進行擴產和升級。我國軍用飛機的產量將維持高位增長,為完成對舊有機型的淘汰和更替,增強國防力量,我國將加大新機型的制造力度;同時,我國將加強對現有機型的升級和改造,加快推進新一代飛機的研發工作。我國軍用航空工業配套的各類產品,將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2)民用航空產業近年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抓住國家大力扶持航空工業、推進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以多個重大項目為核心,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引進,實現了從“總體跟跑”到“主體并跑”的轉變,推出了一大批技術可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用飛機機型。目前,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基本形成了由大中型運輸機、渦槳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及其配套系統構成的產品體系。一系列機型的研發和生產,對配套產品形成了強勁的需求,將拉動我國航空工業配套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我國民用航空企業日益活躍的研發活動,帶動了航空工裝、零部件和部段市場的不斷擴大。航空裝備研制具有“一代材料,一代裝備”的特點,當航空裝備還在預研論證的時候,很多零部件、材料的試制和生產早已提上日程,這個過程中所需的配套裝備、原材料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相應配套產品的生產難度大、成本高,專業性程度很強。與此同時,航空裝備產品研制質量要求高、時間緊,尤其是新機型新材料要不斷地試用、試驗,才能達到型號研制要求,同時還必須確保研制時間節點。民用航空工業的研發活動迅速擴大了與研發配套的航空工裝、零部件和部段等產品的市場空間。(3)無人機產業近年來,各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中高空偵察機、反輻射無人機、中短程多用途無人機等先進機型已列裝部隊,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加強、海空軍編隊力量補短板,無人機在通信偵察、電子對抗、空中打擊等領域的應用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隨著無人機在中東戰場上大放異彩,無人機成為世界各國重點關注的對象。對于地處局勢動蕩、戰爭頻發的地區的國家,無人機更是亟需裝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我國軍用無人機的出口。更高的性價比使得我國軍用無人機廣泛出口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第三世界國家。在我國無人機型譜進一步完善,性價比優勢繼續保持的情況下,我國在全球無人機軍貿市場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4)航天產業航天產業是由導彈、火箭、衛星、空間飛船以及空間探測器等航天裝備構成的高科技產業。航天產業已經成為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航天產業與國防軍工的聯系變得空間緊密。我國導彈武器裝備建設加速推進,武器裝備實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航天發射次數蟬聯世界第一,眾多航天重大工程取得決定性成果;眾多商業航天發射實驗爭相開展,大量商業衛星計劃不斷被提出。航天防務裝備需求有望出現高速發展。(5)發動機產業航空發動機是航空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專業化分工,目前世界航空產業鏈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基本與飛機制造實現了“飛發分離”,通過打造專業的發動機制造公司,與飛機制造企業構建固定的商業化配套關系,從而提升航空產業整體的制造與配套保障水平。目前國外主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為美國普惠公司、英國羅羅公司,中國主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主要是中國航發下屬各發動機制造商。我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根據浙商證券(601878)研究所的數據,2021-2035年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整機市場規模預計從326億元上升至2,301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4.98%,其中發動機零部件葉片輪盤以及機匣等其他結構件占比約73.92%。同時,我國燃氣輪機應用領域廣泛、市場需求巨大。目前我國燃氣輪機重點應用于天然氣發電、天然氣管道運輸、熱電聯供、船舶推進以及機器驅動等眾多領域,上述產業市場需求保持高位,直接推動燃氣輪機零部件市場規模的擴大。5、行業地位公司深耕于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領域十余載,以具有突出技術優勢的航空復合材料工裝為基礎,積極開拓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業務,已實現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藝裝備研發、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航空器航天器機體結構制造協同化發展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跨度較深的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優勢,是國內專業化程度高、技術積累豐富、廣受認可的民營航空、航天配套產品供應商,在國內航空、航天工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是多家主機制造廠商的戰略供應商以及金牌供應商。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產業鏈布局優勢 經過多年的科研生產實踐,公司形成了以航空工裝業務為基礎,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產品為核心,無人機整機結構研制為目標的全產業鏈布局。 公司具備航空航天制造所需全部工裝的設計及制造能力,航空工裝設計實現了數字化、參數化和自動化,形成了獨有的設計規范,設計效率不斷提高;利用在航空工裝領域長期深耕所積累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公司掌握了制造航空器、航天器復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屬零部件的經驗與技術,能夠快速自主開發生產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配套工裝,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與生產周期;公司具備同時提出無人機產品結構設計、產品工裝方案、零部件加工制造方案的能力,降低了無人機的制造風險,減少了無人機研發和制造成本、縮短了研制周期,具備實際應用的型號設計、大批量穩定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是少數具備從航空航天結構類產品設計、工裝設計、零部件生產到整機部段交付全產業鏈技術能力和生產能力的民營企業。 2、復合材料產品設計與制造優勢 公司專業從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產品設計、研發、制造,在業內不斷發展壯大并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少數民營企業,已被評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黑龍江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公司研發中心被評為黑龍江省省級技術中心。公司已經實現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工裝、航空航天復合材料零部件、無人機整機結構等復合材料產品研制的多元化產品布局。 公司復合材料產品相關專利成功運用于C919、CR929國產大飛機零部件、部段的研發試驗上,是某重點型號直升機復合材料零部件唯一供應商。基于航空航天行業近年來對軍用、民用復合材料結構件產品輕量化應用的青睞,公司持續加大對新材料研究開發的投入力度,目前在復合材料工裝設計制造及復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加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工藝制造經驗。公司已新建完成一條復合材料預浸料生產線,目前已達可生產狀態。公司將碳纖維預浸布、蜂窩夾層等復合材料,利用先進復合材料成型工藝方法和工藝裝備,通過鋪疊、固化成型、脫模等關鍵工序,最終制成客戶所需復合材料零部件。復合材料產品生產環節較為復雜,需要考慮人員、設備、材料、技術和環境等綜合因素。公司持續引進先進自動下料機、超聲波復合材料蜂窩銑床、激光鋪層定位系統、大型固化爐和多尺寸熱壓罐,在各子公司所在地建設復合材料鋪疊無塵凈化車間,為復合材料零部件的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積極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保證了復合材料產品的質量和供貨周期,豐富復合材料產品線種類、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對客戶的快速定制化供應,提高公司復合材料零部件的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力。 3、客戶優勢 航空航天工業配套產業中,核心客戶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客戶壁壘很高。整機研制對航空工裝、零部件、飛行器部段產品的可靠性有著相當高的要求,主機制造廠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單位選擇供應商時均較為謹慎,一般會對其進行較長時間的考察和嚴格的審核認定,只有進入合格供應商名錄的單位才有資格為其提供各類產品。航空、航天產品研制周期較長,供應商往往需要在預研階段介入,并在后續的產品研發、生產階段持續參與。由于上述原因,下游客戶一旦選定供應商后,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對于軍用航空、航天及導彈相關產品而言,基于安全保密和更換成本的考慮,更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 公司已經擁有優質的客戶群體,包括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等國內航空工業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飛機主機制造廠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船重工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憑借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公司獲得了核心客戶和市場的廣泛認可。 4、人才優勢 公司擁有經驗豐富研發設計團隊。對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無人機等新業務,公司每年通過公開招聘和行業人士推薦的方式從航空業各大國有企業、研究所引進專業人才,再由外部引進的專業人才帶動內部既有技術員工,形成了不斷更新和富有活力的研發隊伍。公司技術工人老中青骨干經驗豐富,核心加工制造技能手手傳承,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積累,具備了成熟扎實的工藝技術。同時,公司定期聘請各大主機廠商和高校的專業人員到公司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 通過多年來在行業內的穩步發展,公司培養了一支具有競爭力的核心團隊。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大多畢業于國內主要航空航天類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領域內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生產及管理經驗。核心團隊對航空航天產業的深刻理解將助推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5、資質優勢 航空工業、航天工業是一國科技實力最為直接的展現,產品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國家和行業通過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對供應商進行管理,確保各級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達到標準。對于通過質量認證的供應商,下游客戶會對供應商進行持續的考評,跟蹤供應商的質量穩定性、及時交貨能力以及新產品研發能力。只有技術含量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組織和管理良好的企業才能夠持續獲得客戶的認證。公司重視質量體系認證和客戶認證工作,目前已同時獲得AS9100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以及從事相關產品生產和銷售需要取得的各類資質,在行業內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公司已被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船重工的下屬單位列入供應商目錄。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軍品訂單波動的風險 公司主要業務的最終用戶為軍工企業或軍方,其訂單的下達受到國內外形勢變化、軍方審批程序、研發采購計劃等多種因素影響,并非均勻發生,導致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動性。 若國際形勢發生轉變,軍方相關采購政策或審批程序發生變化,或者公司的軍用產品的品種、型號和技術更新計劃變更,或者軍方改變了產品交付時間,則軍方和軍工企業對軍用產品的需求數量將存在不確定性。若未來軍品的訂單產生波動,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持續保持軍品市場的開拓力度,不斷完善技術研發體系,提高客戶需求的轉換效率,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 2、規模迅速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 公司生產經營規模迅速擴張,公司組織架構也日益龐大,管理鏈條較長,導致管理難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當遭受損失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凈資產大幅度增加,公司資產規模的迅速擴張,在資源整合、科技開發、資本運作、市場開拓等方面對公司的管理層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層業務素質及管理水平不能適應公司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而及時調整、完善,未能充分發揮決策層和獨立董事、監事會的作用,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管理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優化組織結構流程,加強內控建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和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以應對公司規模迅速擴大帶來的管理難度。 3、應收賬款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的客戶分布較為集中且主要為軍工央企,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應收賬款能否順利回收與主要客戶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密切相關。如未來應收賬款增長速度較快,公司將面臨更多的呆賬、資產減值風險;如不能及時回款,將會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影響資金周轉,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持續監控應收賬款客戶的財務狀況,加大應收賬款的管理力度,并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計提壞賬準備,有效降低回款風險。 4、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由于我國航空制造尤其是軍品領域開放時間較短,且行業進入有一定要求,行業內競爭者數量尚不多,但隨著國家支持民營軍工企業和加快航空產業發展等系列政策的實施,未來隨著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市場競爭將更加充分。 如果公司后續發展資金不足,無法持續創新,生產規模及管理水平落后,無法保持市場份額,將可能被同行業或新進的其他競爭對手趕超,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充分發揮既有的規模、技術、人才及資源優勢,突出精細化管理及降本增效,通過技術革新、市場開拓、加強經營管理等途徑保持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持續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 5、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公司對前幾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如果部分客戶經營情況不利,降低對公司產品的采購,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將受到較大影響。 應對措施: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強新產品的研發、延伸現有產品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降低對主要客戶的依賴。關鍵詞: 廣聯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