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先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概要
商業模式:公司主要從事PVC新型環保熱穩定劑及助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二苯甲酰甲烷(DBM)、硬脂酰苯甲酰甲烷(SBM)、硬脂酸鹽類產品。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合計擁有專利92項,擁有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博士后工作站,主持制訂了DBM和SBM產品行業標準,DBM、SBM曾先后被列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完成了DBM產品歐盟REACH法規(EC)No1907/2006領頭注冊,被認定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工廠、安徽省創新型企業、安徽省產學研聯合示范企業、安徽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化示范企業、安徽省名牌產品。近年來,公司通過加大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產學研合作等途徑,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隨著科技優勢向生產力的不斷轉化,公司形成了較為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流程。同時,產品和技術的不斷升級,也為熱穩定劑生產廠商提供了環保、質量優良、穩定性強的產品。通過多年的行業沉淀、質量控制和品牌建設,公司的產品和“佳先”品牌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并在國內外市場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公司通過向終端客戶銷售和向貿易商銷售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產品銷售,從而獲取收入、利潤和現金流。報告期內,公司的商業模式較上年度未發生重大變化。 二、主要經營情況回顧(一)經營計劃1、經營業績及說明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947.57萬元,同比增長232.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21.80萬元,同比增長126.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5,062.01萬元,同比增長162.17%。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為83,038.52萬元,同比增長6.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47,786.29萬元,同比增長10.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每股凈資產5.60元/股,同比增長10.43%。其中,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427.22萬元,同比增長74.72%;實現凈利潤5,402.26萬元,同比增長104.99%。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如下:(1)報告期內,公司新廠區生產經營穩定,產能逐步放大,為公司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通過不斷地拓展銷售渠道,銷售業務實現較好增長;同時,因疫情、海運費上漲以及原料價格上漲、供求關系緊張等影響,產品價格提升;此外,上年同期,根據省市關于退市進園的相關規定,公司于2020年8月全面關停老廠區生產線,集中精力對新廠區進行調試和試生產,影響了2020年度經營業績。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公司營業收入、利潤較去年同期均實現明顯增長。(2)報告期內,在新廠區生產穩定的基礎上,公司通過強化工藝改進和提升,產品質量、收率、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公司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積極推進精細化管控、節能減排、挖潛增效,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產品綜合競爭力和盈利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3)報告期內,公司將控股子公司安徽沙豐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年數據納入合并報表;而上年同期,由于收購日為2020年12月8日,合并報表中僅合并了安徽沙豐新材料有限公司12月份數據。上述合并范圍的差異也導致了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明顯增長。2、經營情況報告期內,公司開展了以下工作:(1)報告期內,公司充分發揮安全標準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規范了企業安全管理,安全生產形勢良好。(2)報告期內,公司退市進園項目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公司通過調試、試生產,優化了生產工藝、完善了安全、環保保障措施,公司產品產能、質量、工藝得到明顯提升。(3)報告期內,公司以DCS集散控制系統數據收集記錄為抓手,對各車間安全、環保及運行情況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加大車間考核力度、制定相關考核方案,促進了管控水平的提高,現場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得到較大提高,廠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4)報告期內,公司在產銷兩旺的同時,狠抓技改工作,通過DBM工藝提升、單批產量得到了明顯提升,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5)報告期內,公司全力推進焚燒爐設備建設及調試,焚燒爐設備既是環保設備,更是資源化綜合利用設備,能夠減少危廢處置費用的同時,將副產蒸汽余熱回收利用。焚燒爐設備的正常運行對公司環境保護和危廢減量具有重要意義。(6)報告期內,沙豐新材料年產3.5萬噸硬脂酸鹽項目順利實施,并于年末投入試生產,為沙豐新材業績提升創造了條件。(7)報告期內,公司在保障新廠區正常生產經營的同時,順利地完成了老廠區拆除工作,老廠區已于2021年12月份完成驗收并銷號,標志著公司老廠區驗收銷號工作圓滿完成。(8)2021年11月15日,公司成功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為全國首批在北交所上市企業。(9)報告期內,為持續回報股東,與全體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的經營成果,公司以總股本8528.7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人民幣現金2.0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7,057,400元。(10)報告期內,為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紅利,簡化通關程序,降低匯兌風險,鞏固經營成果,同時為整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進出口資源,利用“佳先”品牌在海外市場影響力,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增強競爭力,公司在蚌埠自貿區全資成立了安徽佳先國際貿易有限公司。(11)報告期內,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沙豐新材料再次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未來連續三年(即2021年、2022年、2023年)享受國家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即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二)行業情況隨著新環保法的實行,國家對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熱穩定劑環保化一直是PVC行業及穩定劑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繼管道行業倡議要求到2017年底全行業棄用含鉛穩定劑后,GB/T33284-2016《室內裝飾裝修材料門、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已于2016年12月公布,2017年7月1日起實施。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在各種會議上倡導行業內要充分發揮環保熱穩定劑的各種功能,提高PVC塑料制品的安全性,拓展PVC塑料制品的應用領域,增強PVC塑料制品的市場競爭力。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實施,將加速鉛鹽類熱穩定劑的淘汰,環保的復合金屬鹽類熱穩定劑將逐步替代現有的鉛鹽類熱穩定劑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會帶動公司產品環保輔助熱穩定劑β-二酮(二苯甲酰甲烷、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消費量的持續快速增加。根據歐委會向中國政府的通報,2018年5月31日是歐盟根據Reach法規(即《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進行化學品注冊的最后期限,之后年進口量為1噸以上的未注冊化學品將不允許投放歐盟市場。歐盟實行Reach法規注冊,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擴大公司產品競爭優勢,提升產品國際市場份額,推動公司快速健康發展。2020年2月,歐洲議會議員否決了一項委員會的提議,該提議本來可以使PVC中含有一些鉛。歐盟委員會建議修訂有關聚氯乙烯中鉛濃度的規則。通常,PVC中可容許0.1%的鉛,但允許回收PVC的閾值更高(硬質PVC為2%,軟/軟PVC為1%)。歐洲議會議員認為,該提議違反了歐盟REACH法規的主要原則,即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他們回憶說,鉛是一種有毒物質,即使低劑量使用,也會嚴重影響健康,包括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損害。他們認為,委員會建議的水平與“安全水平”不符,并強調有其他選擇。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改性型、水基型膠粘劑和新型熱熔膠,環保型吸水劑、水處理劑,分子篩固汞、無汞等新型高效、環保催化劑和助劑,納米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電子氣、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細化學品”為鼓勵類產業。隨著國內外禁鉛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以及我國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對高效能、低成本的PVC制品需求量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公司產品β-二酮、硬脂酸鹽作為綠色、環保型的PVC熱穩定劑及助劑,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光明。三、未來展望(一)行業發展趨勢聚氯乙烯是國內五大通用樹脂中產量大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包裝材料、人造革、塑料制品等軟制品和異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近年來,中國乃至全球PVC制品規模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消費量逐年上升。隨著國內外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及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對高效能、環保型的PVC塑料制品需求量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塑料助劑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根據當前國內外環保形勢,未來熱穩定劑將朝著環保、復合、高效的方向發展,其趨勢表現為以下特點:1、鉛、鎘類熱穩定劑的淘汰是歷史的必然;2、高效鈣、鋅復合穩定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3、帶動環保有機輔助熱穩定劑快速發展。綜上所述,隨著PVC工業的發展,熱穩定劑的產量亦隨之提高,特別是國內外鉛鹽類熱穩定劑市場需要更新換代,鉛鹽類熱穩定劑的比例逐步減少,必然會帶動PVC環保熱穩定劑需求的快速增長,未來十年,即使PVC需求量每年增長不計,僅熱穩定劑無鉛化,環保型PVC熱穩定劑也將會有顯著的增長,同時,將帶動公司產品β-二酮(DBM、SBM)及硬脂酸鹽的消費量持續快速增加。公司是致力于生產PVC熱穩定劑及助劑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成熟、可靠、先進的工業化生產技術,未來公司將緊抓行業發展機遇,提高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二)公司發展戰略公司的發展戰略為:以科研為動力,促進科技創新,加快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致力于PVC加工領域系列環保助劑的生產與研發,借助園區新廠區優勢,在產品組合上進行橫向發展,及上下端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做大做強公司產業規模,把公司打造為具有國際知名度,國內最大的熱穩定劑及助劑研發生產基地,“創世界知名品牌、做行業領軍企業”,引導國內PVC熱穩定劑行業綠色健康發展。(三)經營計劃或目標(一)努力做好2022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和環境保護工作,完成退市進園項目安全、環保驗收;同時加大運行人才隊伍和監管能力建設,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保駕護航。(二)充分發揮佳先貿易公司的作用,做好硬脂酸等大宗原料的進口和公司產品的出口,不斷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穩步擴大營收能力。(三)圍繞新材料助劑領域繼續拓寬產品線,積極推進新項目建設,豐富產品種類,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四)逐步提升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沙豐新材的產能,為業績的提升創造條件。(五)加快推動主要原材料自產,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公司產品競爭力。(四)不確定性因素目前尚不存在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產生重大影響的不確定因素。 四、風險因素(一)持續到本年度的風險因素1、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及核心技術失密的風險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開發和改進是公司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包括二苯甲酰甲烷(DBM)合成技術、硬脂酰苯甲酰甲烷(SBM)合成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系由公司研發團隊通過長期實驗研究、生產實踐和經驗總結而形成的。穩定的研發團隊是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內企業對核心技術人才的爭奪將日趨激烈。一旦核心技術失密,將會對公司的業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應對措施:為有效保護核心技術,公司建立健全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如保密管理規定等制度,并與技術人員簽訂了技術保密協議,嚴格約定技術人員的技術保密責任。此外,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均為公司股東,與公司存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關系,公司正在醞釀對核心技術人員實施相關激勵政策,穩定技術團隊,以防范此風險的發生。2、受下游行業波動影響的風險公司一直專注于PVC熱穩定劑及助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供應于PVC領域。PVC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熱穩定劑行業及公司業務的發展,雖然無毒、環保型PVC制品是未來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但如果PVC行業受到宏觀經濟、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環境、環保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出現不利變化,將減少其對公司所在行業產品的需求,對公司的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公司存在經營業績受下游行業波動影響的風險。應對措施:一方面公司以緊抓產品質量為中心,改進生產工藝,降低公司生產成本,全方位提高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擴大產品應用領域,通過新產品開發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分散化解市場競爭的風險。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產品涉及的原材料主要有甲醇鈉、苯乙酮、苯甲酸,2021年度公司上述三種主要原材料占當期生產成本的比重較大,超過50%。如果未來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波動而公司又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應對措施:公司通過對原材料消耗定額的考核和管理,進行內部挖潛,并且積極進行工藝革新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單位產品的原料消耗;進一步加強與大宗原材料終端供應商的合作關系,保證生產所需原料供應的均衡和穩定。同時,公司正逐步實現主要原材料資產,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4、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風險公司于2009年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并于2012、2015年、2018年、2021年再次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1-2023年享受按15%的所得稅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如果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在未來發生重大變化或公司不再具備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條件,將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應對措施:公司將嚴格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標準規范運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人才的引進,通過研發成果,帶動企業效益增長,以應對優惠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時對公司業績的影響。5、環境保護風險公司所屬行業為專用化學產品制造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公司日常經營需符合《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污染物進行防治處理。雖然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用于環保設施和技術工藝改進,遵照有關環保法規進行環境治理,但由于我國環保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如果國家在未來進一步制定、實施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公司需要進一步增加環保方面的投入,而且隨著未來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大,“三廢”排放量可能相應增加,如公司的環保治理、“三廢”排放不能滿足監管要求,將可能受到停限產等監管措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影響。應對措施:公司注重生產污染物的排放治理和持續的環保投入,不斷推進技術改造與節能減排,加強在環保方面的技術改進與研發,提高環保治理水平。同時,公司也將繼續發揮在環保處理方面的經驗和科技優勢,改進工藝,改進設備,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在退市進園項目建設過程中,公司嚴格按照國家環保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加大了環保投入,環保治理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二)報告期內新增的風險因素報告期內,公司無新增的風險因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