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600028)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業績回顧及展望經營業績回顧
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經濟持續向好,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1%。國際油價震蕩上行,境內成品油需求回暖,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化工產品需求保持穩定。公司以市場為導向深入開展全產業鏈優化,努力拓市擴銷,主要業務盈利大幅提升,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創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1市場環境回顧(1)原油市場、天然氣市場2021年,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上行。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全年平均為70.7美元/桶,同比上漲69.7%。在能源轉型背景下,境內天然氣需求持續快速增長。據發改委統計,全年境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2)成品油市場2021年,境內成品油市場需求回暖。據發改委統計,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為3.4億噸,同比增長3.2%。其中,汽油增長5.7%,柴油增長0.5%,煤油增長5.7%。全年境內成品油價格隨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調整21次,其中上調15次,下調6次。(3)化工產品市場2021年,境內化工市場需求保持穩定。據本公司統計,境內乙烯當量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1.7%,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合成材料表觀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0.3%、增長0.3%和下降4.5%。國內化工產品價格同比上漲。2生產經營(1)勘探及開發2021年,本公司抓住油價上行機遇,一體化推進重點盆地油氣勘探開發,效益建產規模持續擴大,增儲穩油增氣提效取得新突破。勘探方面,加強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和圈閉預探,取得了一批油氣新發現,其中在渤海灣、蘇北、四川三大盆地陸相頁巖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原油開發方面,加快推進順北、塔河等原油產能建設,加強老區精細開發;在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威榮、永川南、南川等氣田產能建設,加強普光、元壩等氣田精細開發,深化涪陵頁巖氣田立體開發。同時,簽署LNG中長約,加大海外天然氣供應;開拓天然氣高端優質市場,天然氣銷量和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全年油氣當量產量479.74百萬桶,其中,境內原油產量249.60百萬桶,同比持平;天然氣產量11,994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11.9%。(2)煉油2021年,本公司抓住市場恢復和油價上行的有利時機,堅持產銷一體化協調,著力擴總量、調結構,推動產業鏈整體效益最大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油轉化”“油轉特”,大力增產汽油和化工輕油,持續推進低硫船燃等特種產品拓市擴銷,保持裝置高負荷運行;優化資源配置,采購降本成效明顯;加快先進產能建設,有序推進結構調整項目。全年建成6套氫純化裝置及充裝設施。全年加工原油2.55億噸,同比增長7.8%,生產成品油1.46億噸,同比增長3.3%,其中,汽油產量6,521萬噸,同比增長12.6%,生產化工輕油4,541萬噸,同比增長12.9%。(3)營銷及分銷2021年,境內成品油消費回暖,本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和營銷網絡優勢,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和規模。創新營銷方式,實施精準營銷策略,全力拓市擴銷;進一步優化終端網絡布局,組建互聯網運營中心,持續推進線上線下(300959)融合;積極推動“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建設,加快建設新能源服務網絡。全年成品油總經銷量2.21億噸,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1.71億噸,同比增長2.0%。(4)化工2021年,本公司堅持“基礎+高端”,加快優勢和先進產能建設,強化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培育增長點。持續推進原料多元化,優化裝置結構和檢修安排,保持盈利裝置高負荷生產;密切產銷研用結合,加大高端產品和新材料研發力度,提升茂金屬聚烯烴、碳纖維等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和精細化工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分別提高1.0、3.5、1.6和3.0個百分點。全年乙烯產量1,338萬噸,同比增長10.9%。同時,大力開發戰略客戶,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全年化工產品經營總量為8,160萬噸,實現了全產全銷。(5)科技開發2021年,本公司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豐碩成果,發揮了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上游方面,對四川盆地、順北地區等油氣勘探理論取得新進展,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煉油方面,完成世界首套全餾分原油催化裂解技術工業試驗;多產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組分的MFP技術工業應用取得突破;成功開發生產針狀焦產品。化工方面,在國內率先完成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工業試驗;成功開發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等15類綠色環保汽車輕量化新產品;系列氫化苯乙烯類彈性體開發取得突破。全年申請境內外專利8,045件,獲得境內外專利授權4,868件;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得中國專利金獎1項、銀獎4項、優秀獎11項。(6)健康與安全2021年,本公司全面推進HSE管理體系建設,專業管理持續加強。加強員工健康和公共安全管理,從嚴常態化疫情防控,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守護境內外員工職業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百日安全無事故”等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平穩。(7)資本支出2021年本公司注重投資的質量和效益,持續優化投資項目管理,全年資本支出人民幣1,679億元。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681億元,主要用于順北等原油產能建設,川西、涪陵、威榮等天然氣產能建設,天津LNG二期、青島LNG三期等儲運設施,以及勝利CCUS等項目建設;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25億元,主要用于鎮海煉化擴建和安慶、揚子等煉油結構調整項目;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19億元,主要用于加油(氣)站、“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和物流設施等項目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516億元,主要用于鎮海、中韓、海南、天津南港、古雷等乙烯項目,海外阿穆爾項目、九江芳烴、上海大絲束碳纖維、儀征PTA、貴州PGA、齊魯CCUS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38億元,主要用于科技研發和信息化等項目建設。業務展望(1)市場展望展望2022年,世界經濟有望保持恢復性增長。中國經濟有望實現穩定增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預計成品油市場需求繼續復蘇,天然氣、石化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綜合考慮地緣政治、全球供需變化、庫存水平、“雙碳目標”等影響,預計油價波動風險增大。(2)生產經營2022年,本公司將繼續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高質量抓好生產經營、轉型發展、科技創新、改革管理、風險防控等各方面工作,堅定不移向世界領先目標邁進,并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勘探及開發板塊:本公司將加大風險勘探和圈閉預探力度,加強效益開發,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在穩油增氣降本提效上取得更大提升。在原油開發方面,推進順北、塔河等油田效益建產規模,加快濟陽陸相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加強老區精細開發,推動原油產量穩增長、盈虧平衡點大幅降低。在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東勝、川西等氣田產能建設,加強普光、元壩等氣田滾動擴邊和精細挖潛,深化涪陵立體開發調整;同時,多元化拓展資源渠道,培育發展優質終端和高效市場,保持天然氣大發展良好勢頭。全年計劃生產原油281.20百萬桶,其中境外31.28百萬桶;計劃生產天然氣12,567億立方英尺。煉油板塊:本公司將聚焦調結構降成本,加快世界級煉化基地建設,推動煉油產業鏈系統提升。堅持以效益為導向,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和排產,靈活調整成品油收率和柴汽比;動態優化原油資源配置,降低采購成本;加快“油轉化”,增產化工原料,提高化工原料自給率水平;加快“油轉特”,推進低硫船燃、潤滑油脂、基礎油、針狀焦等特種產品拓市發展,增強盈利水平。全年計劃加工原油2.58億噸,生產成品油1.47億噸。銷售板塊:本公司將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全力拓市提效,鞏固能源市場地位。完善市場監測體系,精準實施營銷策略,持續提升零售量效水平;分區域、分層次落實網絡發展戰略,持續優化網絡布局,增強網絡完整性、穩定性和競爭性;加強自有品牌商品建設,提升非油業務經營質量和效益;推動加氣、加氫、充換電業務進一步發展,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加快碳中和加油站建設。全年計劃境內成品油經銷量1.74億噸。化工板塊:本公司將堅持“基礎+高端”,推進優勢產能建設,加快規模乙烯裝置布局,推進芳烴產業鏈升級和適度延伸,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持續推進原料多元化,增強成本優勢;動態優化調整負荷,持續推進裝置高效運行;以市場為導向,大力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材料、新應用。同時,完善市場快速響應機制,強化精細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全年計劃生產乙烯1,525萬噸。科技開發:本公司將繼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智能化提升和數字化轉型,努力建設技術先導型公司。圍繞“穩油、增氣、降本、提效”推進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攻關,推動油氣資源增儲上產;加強油化一體化技術開發,優化煉油產品結構,提升資源清潔高效低碳利用水平;加強關鍵原料、高端新材料開發與推廣,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統籌開展安全環保、節能減排、智能優化等技術開發與應用;圍繞綠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資本支出:2022年本公司計劃資本支出人民幣1,980億元,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815億元,主要用于順北、塔河等原油產能建設,川西、東勝、中江等天然氣產能建設,龍口LNG等儲運設施建設;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04億元,主要用于安慶、揚子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和鎮海煉化二期等項目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37億元,主要用于加油(氣)站、“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和物流設施等項目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661億元,主要用于海南、天津南港等乙烯項目,九江芳烴、上海大絲束碳纖維、儀征PTA、貴州PGA、鎮海煉化二期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63億元,主要用于科技研發和信息化等項目建設。 二、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涉及的部分財務數據摘自本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并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討論中涉及的產品價格均不含增值稅。1合并經營業績2021年,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國際油價震蕩上行,境內成品油需求回暖,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化工產品價格上漲。本公司的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7,409億元,同比增長30.2%。本公司抓住市場有利時機,深入開展生產經營優化,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946億元,同比增長592.3%。(1)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2021年,本公司營業額為人民幣26,795億元,同比增長30.8%。主要歸因于公司石油石化產品銷量增加和產品價格上漲。本公司生產的絕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氣用于本公司煉油、化工業務,其余銷售給予其他客戶。2021年,外銷原油、天然氣及其他上游產品營業額為人民幣1,560億元,同比增長49.3%,主要歸因于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天然氣銷量增加。2021年,本公司煉油事業部和營銷及分銷事業部對外銷售石油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及其他精煉石油產品)實現的對外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5,355億元(占本公司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的56.0%),同比增長30.6%,主要歸因于成品油價格上漲,以及需求增加。汽油、柴油及煤油的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2,439億元(占石油產品銷售收入的81.0%),同比增長28.5%;其他精煉石油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2,916億元(占石油產品銷售收入的19.0%),同比增長49.0%。本公司化工產品對外銷售收入為人民幣4,248億元(占本公司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的15.5%),同比增長31.8%。主要歸因于本公司化工產品銷量增加,以及產品價格上漲。(2)經營費用2021年,本公司經營費用為人民幣26,463億元,同比增長26.6%。經營費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采購原油、產品及經營供應品及費用為人民幣20,767億元,同比增長30.6%,占總經營費用的78.5%。其中:采購原油費用為人民幣6,895億元,同比增長43.9%。2021年外購原油加工量為21,255萬噸(未包括來料加工原油量),同比增長7.9%;外購原油平均單位加工成本人民幣3,244元/噸,同比增長33.3%。其他采購費用為人民幣13,872億元,同比增長24.9%,主要歸因于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原料采購價格同比增加,以及采購規模同比擴大。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550億元,同比增長2.4%。折舊、耗減及攤銷為人民幣1,157億元,同比增長7.6%,主要歸因于受2020年油價下降及匯率升值影響,原油經濟可采儲量下降導致油氣資產折耗率上升,折舊折耗增加。勘探費用為人民幣124億元,同比增長27.4%,主要歸因于為夯實油氣資源基礎,公司加大了勘探開發投入。職工費用為人民幣1,035億元,同比增長18.2%,主要歸因于2020年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保減免優惠政策在2021年取消,以及經營效益大幅改善,績效工資同比增加。所得稅以外的稅金為人民幣2,590億元,同比增長10.2%,主要歸因于汽柴油等產品產量增加,消費稅同比增加。其他費用凈額為人民幣217億元,同比增長275.7%,主要歸因于公司處置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長期資產的影響。(3)經營收益為人民幣946億元,同比增長592.3%,主要歸因于國際油價上漲,市場需求穩步復蘇,公司加工量、經營量增加,石化產品毛利大幅提升,公司經營效益同比顯著增加。(4)除稅前利潤為人民幣1,092億元,同比增長124.6%。(5)所得稅為人民幣233億元,同比增長267.6%,主要歸因于本期盈利較好,應納稅所得額提高。(6)非控股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3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50億元,增長57.2%,主要歸因于非全資子公司效益增加。(7)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720億元,同比增長115.2%。2分事業部經營業績本公司將經營活動分為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煉油事業部、營銷及分銷事業部、化工事業部四個事業部和本部及其他。除非文中另有所指,本節討論的財務數據并未抵銷事業部之間的交易,且各事業部的經營收入數據包括各事業部的其他經營收入。(1)勘探及開發事業部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生產的絕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氣用于本公司煉油、化工業務,絕大部分天然氣及少部分原油外銷給其他客戶。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500億元,同比增長49.0%,主要歸因于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天然氣銷量同比增加。2021年該事業部銷售原油3,409萬噸,同比降低1.2%;銷售天然氣3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1%;銷售氣化LNG 1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3%;銷售液態LNG 618萬噸,同比增長0.1%。原油實現銷售價格為人民幣2,932元/噸,同比增長54.2%;天然氣實現銷售價格為人民幣1,605元/千立方米,同比增長18.0%;氣化LNG實現銷售價格為人民幣2,119元/千立方米,同比增長19.4%;液態LNG實現銷售價格為人民幣3,909元/噸,同比增長53.7%。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費用為人民幣2,453億元,同比增長33.2%。主要歸因于LNG采購成本同比增加人民幣450億元;受油氣資產折耗率上升影響,折舊折耗攤銷同比增加人民幣66億元;資源稅等稅金同比增加人民幣39億元;勘探支出同比增加人民幣27億元;資產減值同比減少人民幣60億元。2021年油氣現金操作成本為人民幣776.94元/噸,同比增加6.5%,主要歸因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外購材料、燃料等費用同比增加,以及職工薪酬同比增加的影響。2021年該事業部抓住國際油價上行有利時機,持續推進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加大產供儲銷一體化運行和降本增效攻堅,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47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212億元。(2)煉油事業部煉油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第三方及勘探及開發事業部購入原油,并將原油加工成石油產品,汽油、柴油、煤油內部銷售給營銷及分銷事業部,部分化工原料油內部銷售給化工事業部,其他精煉石油產品由煉油事業部外銷給國內外客戶。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3,856億元,同比增長46.8%。主要歸因于國內外市場需求穩步回升,主要石油石化產品同比量價齊升。該事業部2021年實現汽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4,601億元,同比增長40.7%;實現柴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3,271億元,同比增長22.8%;實現煤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646億元,同比增長39.7%;實現化工原料類產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804億元,同比增長74.3%;除汽油、柴油、煤油、化工原料類以外的其他精煉石油產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3,481億元,同比增長77.3%。2021年該事業部的經營費用為人民幣13,203億元,同比增長39.0%。主要歸因于原油采購成本大幅增加,以及與銷售收入相關的稅金及附加同比增加。2021年加工原料油的平均成本為人民幣3,329元/噸,同比增長35.6%;加工原料油26,385萬噸(未包括來料加工原油量),同比增長7.3%。加工原料油總成本人民幣8,784億元,同比增長45.5%。2021年煉油毛利為人民幣532元/噸,同比增加人民幣292元/噸,主要歸因于成品油及化工原料市場需求增加,成品油及石腦油等產品毛利同比大幅好轉,以及原料及產成品庫存增利較大的影響。2021年煉油單位現金操作成本(經營費用減去原油及原料油加工成本、折舊及攤銷、所得稅以外稅金以及其他業務支出等調整,除以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為人民幣213元/噸,同比增加17.5%,主要是安全環保及裝置檢維修費同比增加。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收益為人民幣653億元,同比增加收益人民幣708億元。主要歸因于該事業部抓住市場需求恢復有利時機,提高裝置負荷,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同時原料及產成品庫存收益增加,煉油毛利水平大幅提升。(3)營銷及分銷事業部營銷及分銷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煉油事業部和第三方采購石油產品,向國內用戶批發、直接銷售和通過該事業部零售分銷網絡零售、分銷石油產品及提供相關的服務。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4,115億元,同比增長28.1%,主要歸因于國內油品市場需求回暖,成品油銷量和價格均上漲。其中:汽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7,025億元,同比增長27.9%;柴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4,628億元,同比增長22.7%;煤油銷售收入為人民幣803億元,同比增長46.4%。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費用為人民幣13,903億元,同比增長28.6%。主要歸因于成品油經營總量增加,價格上漲,采購成本同比上升。2021年該事業部噸油現金銷售費用(經營費用減去商品采購費用、所得稅外稅金、折舊及攤銷,除以銷售量)為人民幣197.66元/噸,同比增加4.11%。2021年該事業部非油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54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5億元;非油業務利潤為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4億元。主要歸因于公司大力推廣自有品牌,持續拓展新興業態,規模和效益保持增長趨勢。2021年該事業部緊抓市場需求回暖時機,統籌內外部資源,發揮產業鏈協同優勢,努力拓市擴銷,經營量保持增長,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212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4億元,同比增長1.8%。(4)化工事業部化工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煉油事業部和第三方采購石油產品作為原料,生產、營銷及分銷石化和無機化工產品。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為人民幣5,055億元,同比增長36.0%。主要歸因于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化工市場需求保持較好水平,產品價格同比上漲。2021年該事業部主要六大類產品(基本有機化工品、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化肥)的銷售額為人民幣4,786億元,同比增長34.9%,占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的94.7%。2021年該事業部經營費用為人民幣4,944億元,同比增長37.0%。主要歸因于原油價格上漲帶動外購原料價格上漲。2021年該事業部抓住經濟復蘇、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等較好時機,優化原料、裝置和產品結構,化工毛利增加,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111億元,同比增長2.7%。(5)本部及其他本部及其他業務主要包括附屬公司的進出口貿易業務及本公司的研究開發活動以及總部管理活動。2021本部及其他的經營收入約為人民幣12,977億元,同比增長45.8%。主要歸因于原油、成品油貿易價格同比大幅回升。2021本部及其他的經營費用為人民幣13,009億元,同比增長46.1%。2021年本部及其他的經營虧損為人民幣32億元,同比增虧28億元,主要歸因于研發投入規模擴大,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以及2020年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保減免的優惠政策在2021年取消。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本公司是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大型能源化工公司,具有較強的整體規模實力:是中國大型油氣生產商;煉油能力排名中國第一位;在中國擁有完善的成品油銷售網絡,是中國最大的成品油供應商;乙烯生產能力排名中國第一位,構建了比較完善的化工產品營銷網絡。本公司一體化的業務結構使各業務板塊之間可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能夠持續提高企業資源的深度利用和綜合利用效率,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本公司擁有貼近市場的區位優勢,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將有助于提升公司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經銷量;本公司不斷推進專業化營銷,國際化經營和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本公司擁有一批油氣生產、煉油化工裝置運行以及市場營銷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在生產經營中突出精細管理,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下游業務具有明顯的經營成本優勢。本公司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科技體制機制,科研隊伍實力雄厚、專業齊全;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石油化工、戰略新興四大技術平臺,總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本公司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堅持可持續發展模式;中國石化品牌優良,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四、風險因素中國石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將會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規避各類經營風險,但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并不可能完全排除下述各類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發生。宏觀經濟形勢變化風險本公司的經營業績與中國及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經濟穩定向好。世界經濟復蘇脆弱,不均衡態勢突出。經濟發展日益受到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約束。本公司的經營還可能受到其他各種因素的不利影響,例如部分國家貿易保護對出口影響、由于地緣政治及國際油價變化的不確定性對境內外上游項目投資回報和煉化倉儲項目投資帶來的影響等。行業周期變化的風險本公司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于銷售成品油和石油石化產品。部分業務及相關產品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對宏觀經濟環境、地區及全球經濟的周期性變化、行業政策、生產能力及產量變化、消費者的需求、原料的價格及供應情況、替代產品的價格及供應情況等比較敏感。盡管本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業務綜合一體化公司,但是也只能在一定限度上抵銷行業周期性帶來的不利影響。宏觀政策及政府監管風險中國政府正逐步放寬石油及石化行業的準入監管,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準入門坎,其中包括:頒發原油及天然氣探礦權、采礦權許可;頒發原油及天然氣開采生產許可證;頒發原油及成品油經營許可證;確定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最高零售價格;征收特別收益金;制定成品油進出口配額及程序;制定安全、環保及質量標準;制定節能減排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等。同時,已出臺的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包括:原油進口經營權和原油進口使用權進一步放開;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輸氣管道成本監審及向第三方公平開放;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資格審批被取消、零售經營資格下放至地市級政府,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加油站向外資全面開放;資源稅改革和環境稅改革等,這些因素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對本公司生產經營和效益帶來影響。環保法規要求的變更導致的風險本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廢水、廢氣和廢渣。本公司已經建設配套的廢物處理系統,以防止和減少污染。相關政府機構可能頒布和實施更加嚴格的有關環保的法律及法規,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在上述情況下,本公司可能會在環保事宜上增加相應支出。獲取新增油氣資源存在不確定性導致的風險本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持續發現或收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本公司在獲取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時需承擔與勘探及開發有關的風險,和(或)與購買油氣資源有關的風險,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并且存在不確定性。如果不能通過勘探開發或購買增加公司擁有的油、氣資源儲量,本公司的油、氣資源儲量和產量可能會下降,從而有可能對本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原油外購風險目前本公司所需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購。近年來受新冠疫情持續傳播、原油供需矛盾、地緣政治、全球經濟增長等多種因素影響,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此外,一些極端重大突發事件也可能造成在局部地區原油供應的短期中斷。雖然本公司采取了靈活的應對措施,但仍不可能完全規避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以及局部原油供應突然短期中斷所產生的風險。生產運營風險和自然災害風險石油石化行業屬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污染環境的高風險行業,同時,容易遭受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威脅。出現突發事件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影響、對本公司帶來經濟損失、對人身安全及健康造成傷害。本公司一直非常注重安全生產,已經實施了嚴格的HSE管理體系,盡最大努力避免各類事件的發生,并且本公司主要資產、存貨和可能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失已購買保險,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此類突發事件給本公司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不利影響。投資風險石油石化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雖然本公司采取了謹慎的投資策略,2021年全面實施了新的投資管理辦法,制定了投資負面清單,對投資項目進行嚴格的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評估,并就重大項目資源市場、技術方案、財務效益、安全環保、合法合規等多方面進行專項論證,但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市場環境、設備及材料價格、施工周期等因素有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使項目有可能達不到原先預期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境外業務拓展及經營風險本公司在境外部分國家和地區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倉儲物流和國際貿易等業務。本公司的境外業務和資產均受所在國法律法規管轄。由于國際地緣政治變化、新冠疫情蔓延、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產業和貿易結構的競爭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他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以及經貿問題的政治化等復雜因素,加之境外業務和資產所在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安全、法律、環境等風險,諸如疫情、制裁、進入壁壘、財稅政策的不穩定、合同違約、稅務糾紛等,均會給本公司境外業務拓展及經營帶來挑戰。匯率風險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本公司大部分原油采購采用外幣,并且以美元價格為計算標準,境內原油實現價格參照國際油價確定。盡管,根據境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境內成品油價格會隨人民幣匯率變動而變動,境內其他煉化產品價格也會受進口價格影響,很大程度上平緩了人民幣匯率對本公司原油煉制加工及銷售的影響,但人民幣匯率波動仍然會對上游板塊的收入產生影響。網絡安全風險目前本公司構建了網絡安全防控體系,建立了網絡安全運營和信息系統應急響應機制,建設了網絡安全風險管控信息化平臺,并投入了大量資源來保護本公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免受網絡攻擊,但如果這些網絡安全防護的手段失效,將可能會對本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被中斷,核心數據、知識產權、財務、雇主和客戶等重要信息丟失,使人員、財產、環境和信譽等受到損害。未來隨著網絡安全攻擊行為的不斷升級,本公司將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關鍵詞: 中國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