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作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一種創新型的債券融資工具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無論是從發行規模還是發行數量上都有較大提升。根據東方金誠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末,債券市場共發行65單(350只)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累計達765.26億元,占綠色債券市場總發行規模的8.39%,占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總量的1.50%;存量規模596.12億元,占綠色債券市場存量規模的7.48%,占資產證券化市場存量的1.42%。
“整體來看,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在綠色債券市場中的占比仍然較小,不及綠色金融債、綠色公司債等的規模。在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占比更小,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和空間。”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負責人方怡向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中國綠色資產證券化市場新增34單(171只)資產證券化產品,是2018年發行單數的兩倍;發行規模400.48億元,較2018年大幅增長163.94%。
“雖然2019年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和數量均大幅增長,但體量仍然很小,僅占過萬億資產證券化市場總體規模的0.95%。”方怡向說。
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利率在2016年到2019年整體呈現先上升后又下降的趨勢。其中,2019年,受益于較為寬裕的流動性環境,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成本明顯下降,全市場發行的AAA級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平均發行利率為4.65%,同比下降115個bp;AA+級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平均發行利率為6.89%,同比下降53個bp;AA級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平均發行利率為5.00%,同比下降250個bp。
從發行期限來看,2019年發行的綠色證券化產品主要集中在5年期內,其中1年期以下、1年期-3年期和3年期-5年期的產品發行總量占比分別為7.69%、36.36%和34.27%,5年期以上占比21.68%。
展望綠色資產證券化市場,方怡向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造成短期經濟活動的暫時中止,企業復工時間一再延期,尤其對中小微企業的收入和盈利造成巨大壓力,但隨著疫情防控支持政策的出臺,專項防控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增加將帶動市場的快速復蘇,疫情也不會阻斷綠色資產證券化長期向好的態勢,預計疫情減弱后,全年綠色資產證券化發行數量及規模將穩步增長。
他同時表示,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持續深入,能源發展也不斷體現出綠色發展動能,未來綠色資產證券化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也有望持續加大。同時,隨著2019年下半年我國專項債及基建項目資本金新規陸續出臺,加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財政政策或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且具有乘數效應的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領域,涉及污染防治、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供應鏈等為基礎資產的綠色ABS有望進一步提速。(記者 朱寶琛)
關鍵詞: 我國主要資產證券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