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當日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在宜昌、襄陽等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已全面上線運行,該系統已納入5萬余家企業、700多萬戶市場主體,具備告知承諾、證后監管、日常檢查、產品監督抽查及后處理等產品質量全過程智慧監管,實現“一部手機‘云’監管”。
省市場監管局介紹,我省在全國較早實現了產品質量監管事項全流程、全要素、全覆蓋智慧監管,已與市場監管總局“工品查”和e-CQS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據介紹,基層市場監管人少、事多,監管任務重,對一些隱蔽性較強的違規行為、肉眼難以判別的質量問題,很難做到監管“零死角”,如果事事現場檢查督辦,監管效率將大打折扣。
2019年起,省市場監管局著手研制產品質量監督信息系統,并引入“云存儲”。該系統歸集了包括證照、產地、生產銷售數據、產品監督抽查結果等海量基礎信息。借助大數據分析,該系統能自動為監管人員找出“重點監管對象”。同時,對可能出現的產品質量風險,系統將發出預警,讓現場檢查更加精準。
目前,該系統可在電腦、平板及手機上使用。這個數字化的產品質量監管“工具箱”,能將現場檢查用時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小時,檢查數據核對整理用時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至10分鐘,效率分別提升60%、90%。
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稱,目前正在開展“送訓上門+精準服務”活動,讓基層市場監管人員“一機在手,監管少憂”。(記者 汪子軼 通訊員 黃金濤)
關鍵詞: 湖北產品質量監督系統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 基層市場監管人員 實時監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