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創板新股中芯國際上市交易,集合競價階段該股漲246%,報95元,總市值6780億元,動態市盈率達388.18倍。
作為國內芯片制造龍頭,中芯國際在純晶圓代工領域,全球排名第四,大陸第一。技術層面,中芯國際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截至2019年末,公司晶圓產量產能已經達到45萬片晶圓/月,全球市占率約5%,代表著中國大陸的最先進水平。
國信證券點評稱,中芯國際比貴州茅臺更珍貴。從可替代性來講,中芯國際與貴州茅臺一樣不可替代、無法復制。同時,因為稀缺性導致中芯國際具有和貴州茅臺同樣的議價能力。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角度看,中芯國際的價值量超越貴州茅臺。800年前就有茅臺了,而我們奮斗到今天才有中芯國際的14nm先進制程。
A股的中芯國際屬于絕對稀有資產,不能參考國際半導體代工廠估值,應該參考科創板半導體代工廠華潤微的估值。相同資產在不同市場有不同價格,所以,科創板的中芯國際的估值超過龍頭臺積電也是有可能的。
科創板股價:華潤微的技術和規模都不及中芯國際,中芯國際的相對合理估值應該超過華潤微,華潤微7月15日收盤價對應PB為6.9倍,考慮本次超額募集之后PB只有2.11倍,對標華潤微至少還有3倍以上的空間,對應股價83.3元人民幣。此價格對應市值為6355億元人民幣=[19.38(科創板發行股份)+56.91(港股發行股份)=76.29億股] * 83.3元/股。
港股股價:由于AH投資人趨同,AH股價也會趨同,港股股價將會向科創板股價看齊。
國盛證券點評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稱:
短期看,中芯回歸,龍頭歸位,科創再迎重磅催化。伴隨中芯國際火速回歸、登陸科創,一方面,A股半導體領域配置價值再度提升,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增配;另一方面,中芯國際的加盟繼續增強科創板的硬核屬性,吸引存量資金的加速掘金、增量資金的巨幅增配。
長期看,中芯火速過會,科創板示范效應凸顯。本次中芯國際的火速過會再次彰顯了科創板接納優質科創,尤其是優質紅籌的積極姿態,這種示范效應有望繼續吸引更多優質紅籌回歸A股,吸引更多優質公司加盟科創板。
短期估值不是核心矛盾,中國版“納斯達克”正在孕育。科創板定位明晰、聚焦最優賽道,且盈利優勢正在顯現,因而短期的估值不是核心矛盾,成長性、賽道、空間才是關鍵。未來伴隨科創指數出爐,指數型基金有望攜手科創板基金形成定向“灌溉”,而且伴隨研究覆蓋的深入,存量資金增配潛力依舊巨大,繼續看好科創板牛市三季度開啟。
踩著時代的腳步而來,疊加近期科創板科技股火熱的走勢,讓投資者開始暢想中芯國際首日超預期的漲幅。
金融界《財經天眼》以近7日科創板新股首日漲跌幅為樣本統計,8家公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在5倍左右。
具體到中芯國際,以“市夢率算法”粗略計算,發行價27.46元,股本71.4億(A股:16.8億股+港股:54.5億股),漲幅5倍,市值將達到1.18萬億,成為“萬億科創標桿”。如果上演國盾量子10倍奇跡,中芯國際市值將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一哥”,并且遠超整個行業老二英特爾。如果上漲11倍,行業“大哥大”臺積電都要甘拜下風。
關鍵詞: 中芯國際科創板合理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