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花費時間長、投入大量人力資源、質量難保障、供應商交貨延期等國企采購難題迎來新的突破。廣州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系統7月3日正式啟動,市屬區屬等國企開始陸續入駐,為國企采購廉潔建設提供公開、公正、公平、高效服務的平臺。
據悉,目前廣州國企采購項目金額保持千億元數量級,陽光采購將有助于繼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國有企業降本增效。記者獲悉,集中采購將成為國企采購管理變革的重要措施和統一方向,通過“數據共享樞紐、便企服務窗口、國資監管通道和數據發掘工具”等服務將該服務平臺打造成全國國企采購的“靚麗名片”。
降本增效:
有國企綜合節資率達5.92%
昨日,廣州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系統正式啟動,并向全市27家市屬國有企業進行推介。“集中采購已成為國企采購管理變革的重要措施和統一方向。”在推介會上,廣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陳浩鈿指出,廣州國企采購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集中采購的比例較低,規模效益不明顯等問題,亟須各市屬國企專題研究并立行整改。同時他要求,在平臺服務方面要做到信息資源互聯互通,積極通過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發布采購信息,匯集專家、供應商等資源,實現國企采購“一網通辦”。
記者了解到,該服務平臺由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國發”)的全資子公司廣州交易所集團進行運營,廣州國發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海濱表示,開發建設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在致力于服務國企采購需求、增強國企采購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悉,番禺水務集團、番禺信投公司等企業已經率先對接采購服務平臺,該平臺發揮聚集效應,明確集中采購時間節點,結合市場價格波動,擇機入市采購,累計發布24個球墨管和22個鋼管采購項目,涉及金額4.71億元,綜合節資率5.92%,助力采購企業獲得更具優勢的供應商、產品和服務。
業界建議:
采購平臺仍需考慮差異化需求
“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設立采購平臺,有助于國資委等監管機構對相關采購工作的統一指導和管理,也有助于各監管企業之間對采購標準的相對明確和統一。”對此陽光采購,廣州市律師協會國有資產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安娜表示,設立采購平臺,在規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效率和采購質量、降低分散采購的成本等方面有其突出的優勢,也為未來的采購數據化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基礎。“但在采購平臺設立的過程中,仍需切實考慮各監管企業的差異化需求,保證采購平臺操作過程中,在企業治理層面的合規性。”
對于如何做好差異化服務,平臺相關負責人、廣州產權交易所副總經理胡斌透露,服務平臺將以項目“請進來”為導向,以結果“曬出來”為基礎,以系統“聯起來”為支撐,以數據“跑起來”為手段,按照“先易后難、以點帶面、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方式開展國企陽光采購工作;通過構建“數據共享樞紐、便企服務窗口、國資監管通道和數據發掘工具”,將平臺打造成全國國企采購的“靚麗名片”。
廣州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發揮聚集效應,明確集中采購時間節點,結合市場價格波動,擇機入市采購,助力采購企業獲得更具優勢的供應商、產品和服務。
國企采購項目金額
保持千億元數量級
廣州國有企業采購項目宗數和金額總體規模在萬宗和千億元的數量級。據上半年國企問卷數據統計,2018年國企采購項目宗數為2.56萬宗,2019年為3.04萬宗,涉及采購金額分別為2140.94億元和1931.74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廣州國企采購項目預算金額1106.26億元,同比2019年實際采購金額減少42.7%,但采購金額仍保持超千億元規模。
突破1:
交易信息設置雙重加密
該平臺的相關負責人透露,該系統相當于安全保護等級三級,也就是國有大行等金融企業要求的等級標準。此外,對于交易信息還設置了雙重加密,客戶信息加密,防止平臺或者第三方進行圍串標,而平臺加密則確保所有投標文件在同一時間統一解密。
突破2:
提高事中監督的效率
國企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為提高企業招標采購效率,采用“一鍵委托”“一鍵投標”“一鍵評標”“一鍵歸檔”“一鍵督辦”,讓企業體驗“零跑路”“全流程無紙化”,用一部手機即可完成招投標。
在全流程電子化過程中,平臺系統如何做到快捷防錯呢?平臺的相關負責人揭秘,對流程出現進展異常時、執行時間緩慢以及其他重要環節出現情況,監管監督崗位人員可向采購人員、平臺會務組織人員、風控合規審核人員發出紅黃綠三種警示,以便督辦、糾正或者終止,提高事中監督的效率,防止流程偏差。(記者 陳麗莉)
關鍵詞: 廣州國企陽光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