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首單并購重組業務完成。西南證券(600369.SH)近日一則官宣,昭告著其賴以成名的投行業務終于“活過來了”。
作為西部地區上市較早的一家券商,西南證券在業內的名氣得益于其曾經強大的投行團隊。在前董秘徐鳴鏑等人的帶領下,其并購重組業務甚至一度可與背景深厚的華泰聯合證券一爭高下。2014年和2015年,西南證券擔任并購重組財務顧問的家數分別為20家、24家,行業排名分別為第一和第三;投行業務實現財務顧問收入分別為2.58億元和6.29億元。
但2016年之后,隨著西南證券兩度遭遇證監會立案調查,相關項目負責人被給予警告及罰款,新增股權業務被按下暫停鍵。自此,其IPO業務同樣受到牽連,近兩年來顆粒無收。今年6月,西南證券投行業務傳出即將復蘇的消息,9月底更完成三年來第一單并購重組業務。
已然重生?這個判斷或太過樂觀。一方面,在首發保薦上西南證券依舊沒有“開張”;與此同時,剛剛完成整改的投行業務近日再被點名批評。至于資管業務同樣頻繁爆雷。
截至10月22日,西南證券市值僅有255億元,甚至不及名氣一度遠不如己的東吳證券(601555.SH)和華林證券(002945.SZ),后兩者市值分別為的275億元和381億元。
沉寂的兩年
時間回溯到2016年6月23日,西南證券因涉入大有能源欺詐發行案,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該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證監會決定對該公司立案調查。
2017年3月,西南證券又因作為九好集團的保薦人未按規定履行職責,被證監會重慶市證監局要求在4個月內對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規定的情形予以改正。當月,該公司再度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在立案調查期間,證監會暫不受理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暫不受理公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
三個“暫不”顯示了監管層極為嚴厲的態度,但事情并未就此終結。2018年3月28日該公司公告顯示,西南證券又一次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證監會決定通過其官方網站對公司予以公開譴責并責令公司改正。
上述文件指出,西南證券存在合規風控對投資銀行類業務未全面有效覆蓋、內部控制機制未有效執行、部分投資銀行類項目對相關事項核查不充分等違規行為,反映出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未有效執行。對于中國證監會在2017年6月證券行業“自查自糾、規整規范”專項活動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公司部分歷史存量投資銀行類項目存在的不規范等問題,公司正在按照監管要求逐項進行自查整改,并對投資銀行類業務內控體系進行調整。
西南證券投行業務由此全面停擺,連續兩年IPO保薦數為0,在今年初甚至傳出關閉投行部門的風聲。歷史數據顯示,2017年西南證券完成了兩單IPO保薦業務;2018年僅完成1單再融資項目,成交金額為4億元,IPO保薦數為0;2019年至今也未曾完成一單IPO業務。
投行業務收入上,2016年至今,西南證券投行手續費凈收入一路下滑。今年上半年投行手續費凈收入1.37億元,同比下滑49.26%。在2017年的券商分類評級結果中,西南證券從A降至C,連降6級,成為降級幅度最大的券商,到了2019年也僅恢復至BB級。
投行業務再被點名
今年6月,西南證券恢復投行業務的消息傳來,但外界仍然擔憂其在缺席兩年之后能否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并回歸主賽道。
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西南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7.1億元,同比增長12.17%;實現凈利潤4.79億元,同比增長51.86%。報告期內西南證券完成投行類業務整改驗收工作,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了一套覆蓋投行類業務的電子化底稿信息系統。上半年,其投行共完成企業債券發行主承銷項目1個,承銷金額5億元;完成公司債券發行主承銷項目4個,承銷金額26.2億元。
同時,該公司公布了一份70億規模的再融資計劃和30億規模的次級債發行計劃。西南證券表示,希望通過夯實資本,提升自身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實現“打造一流投資銀行”的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
9月27日,西南證券終于完成了三年來第一單重組項目。9月27日,中國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召開2019年第46次工作會議,對西南證券擔任獨立財務顧問的鼎龍股份(300054.SZ)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事項進行審核,最終無條件通過。據悉,該項目符合證監會并購重組項目小額快速審核條件,自今年6月下旬項目預案公告后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即過會。
西南證券方面對《投資時報》表示,該公司結合2018年發布的《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要求對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了重構和完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完善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組織體系,強化投行“三道防線”;二是完善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保障措施;三是完善投資銀行類業務主要環節的內部控制。公司一方面繼續夯實市場化并購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證券化、供給側改革、跨境并購等方面積極布局。
該公司還透露,近期,其投行部門正在大力招兵買馬,涉及的崗位在深圳、北京、重慶、杭州等地區。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投行團隊,原并購業務核心團隊的數十位成員仍然在職,預計未來一年內將有多單項目落地。
不過,西南證券近期又被點名批評。10月9日,上交所對新華醫療(600587.SH)收購成都英德連年業績不達標的問題予以問責,對新華醫療及相關責任人、股東予以通報批評、監管關注等決定。而擔任獨立財務顧問的西南證券兩名項目主辦人也被予以監管關注。上交所指出,西南證券項目主辦人未能為此次交易審慎估值、設計合理方案并出具準確、有效的意見。
資管業務頻踩雷
近年來,西南證券資管業務踩雷的問題也頻頻登上風口浪尖。
9月6日,西南證券公告顯示,公司作為“西南證券-雙喜金債廣農商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西南證券雙喜金債7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于2019年8月23日代表資管計劃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方為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從訴訟請求來看,西南證券擬申請被告方就“16皖經02”未能根據約定履行回售義務承擔違約責任,償付債券本金及利息(21160萬元)、違約金、逾期利息、律師費、訴訟費等。
此外,西南證券作為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發起的訴訟還有4起,共涉及本金22.81億元。其中西南證券鵬瑞2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涉及“*ST保千”的實際控制人莊氏兄弟莊敏、莊明,起訴時間為2017年10月,兩起訴訟涉訴金額分別為7.41億元、3.99億元,目前兩案均處于執行階段。“互利通8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和“鑫沅質押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則分別涉及“東方金鈺”和“新光圓成”,涉訴金額分別為3億元、8.41億元。其中,互利通8號處于執行階段,鑫沅質押1號則處于一審審理階段。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西南證券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723.18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771.58萬元相比下降52.82%。截至6月30日,西南證券母公司存續資管計劃116只,管理份額規模566億元。其中,集合資管計劃39只,管理規模112億元;單一資管計劃71只,管理規模399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6只,管理規模55億元。上半年,公司資管新設立資產管理計劃5只,新增管理規模26.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