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德影視(300426.SZ)作為出品方之一的電視劇《贏天下》(現稱《巴清傳》),卻沒能像它的名字一樣,透出點“贏”的架勢,相反,在電視劇市場上屢屢踩雷,一直未能順利播出。
不過,唐德影視的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卻有了好消息,同比出現了上升。只是,促成業績上升的因素,卻讓人有些疑問甚至擔憂。
9月30日,唐德影視趕在第三季度末與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貓技術”)簽訂了修改《巴清傳》關于原女主角的鏡頭的協議,促使唐德影視“基于謹慎性原則”,調整報表,一定程度上使得當期利潤增加。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來到唐德影視總部就此事進行咨詢,該公司企宣部相關人員對記者回應稱,除公告內容外,暫時不方便對外透露任何信息。
還可以看到,第三季度,唐德影視通過一些電視劇的發行獲取了一些利潤,但根據其與天貓技術簽訂的該協議,這些電視劇能否為其持續帶來盈利仍然存疑。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唐德影視為避雷,不惜重新修片,但是這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即使修片成功,最終能順利播出,根據上述協議內容,唐德影視所獲利益也并不多。
獲益縮水?
近期,唐德影視對外發布2019年前三個季度的業績預告,公司稱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998萬元~4498萬元,較2018年同期(上年同期為盈利10020.52萬元)下降幅度預計達到139.90%~144.89%。
這其中,公司在第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3200萬元~3700萬元,而2018年同期則僅為1008.98萬元。
唐德影視在業績預告中對該單季度出現的盈利進行了解釋,公司稱,這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實現了包括《車神》等在內的共27部電視劇的首輪電視播映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發行的電視劇項目的發行收入和毛利,以及電視劇《因法之名》二輪電視播映權的發行收入和毛利,還有《倚天屠龍記》《白發》等電視劇海外版權代理發行收入和毛利。
除此之外,唐德影視還提到了與天貓技術簽訂的相關協議,并據此對公司財務報表的相關會計科目進行了調整,以及第三季度實現了約30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也促使其當期利潤實現了增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唐德影視與天貓技術簽訂的上述相關協議可知,直接促使唐德影視第三季度實現盈利的一些電視劇能否為公司持續貢獻較高的利潤或存在疑問。
唐德影視于國慶長假后的首個工作日發布公告稱,2019年9月30日,公司已與天貓技術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針對其“擁有100%著作權的片庫影視劇(以下統稱‘公司片庫劇’),公司同意將對公司片庫劇所享有的全部著作權轉讓給天貓技術”。
同樣地,“針對公司只擁有部分著作權或著作權授權權利的片庫影視劇(以下統稱“公司運營片庫劇”),公司將在公司運營片庫劇中的全部權利永久授權天貓技術進行行使”。
此外,唐德影視在公告中還提及,“在國內目前的知識產權環境下,電視播映權轉讓收入和信息網絡播映權轉讓收入占主導。國內電視劇的國際化水平不高,海外發行市場收入很少。”
在電視播映權的轉讓中,二輪播映權的銷售價格與首輪播映權相比會下降很多。“通常單集價格僅為首輪播放的10%甚至更低”。
報表調整增利潤
誠如前文所述,上述協議簽訂的時間點剛好處在第三季度的最后一天。這份“踩點”簽署的協議,是在主要演員曝出各種負面新聞以及《巴清傳》未能順利播出的情況下,找到了一種“出路”,但是背后卻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2019年9月30日,唐德影視與天貓技術簽訂了一份《電視劇〈贏天下〉信息網絡傳播權采購協議之補充協議二》,這是自雙方從2016年10月開始合作以來,近三年里簽訂的第三份協議。
三年三份協議。唐德影視一方所獲取的利益卻呈現出縮水的趨勢。
從最初的4.8億元的授權費到后來的4.5億元,直到最近唐德影視需支付幾千萬元換掉《巴清傳》原女主角范冰冰的臉、在4.5億元的授權費中附帶對天貓技術出讓包括《巴清傳》在內的一些電視劇的著作權,以及或還將承擔未完成協議情形下的違約責任。
最新的這份協議稱,為推動這部命途多艱的電視劇盡快與觀眾見面,唐德影視向天貓技術承諾,將在2019年12月31日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對該電視劇進行修改。由此產生的修改費用,不低于6000萬元,這其中還包括了重新聘用演員所需的費用。
針對此前有媒體指出的關于唐德影視換掉原女主角,是否需要經過她本人的同意,10月17日,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記者稱,如果演員出現了一些有違自身與影視制作公司簽訂的相關合同內容后,后者有權解除合同或要求其進行相關賠償,在解除合同后,后者更換新的演員是不需要經過原演員同意的。
此外,唐德影視還承諾,將在2020年3月31日前向天貓技術交付已獲得國家廣電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并準予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臺衛星頻道、互聯網進行播出的該劇修改后成片母帶。
然而,根據該協議,如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唐德影視仍未能完成該劇修改并取得廣電主管部門審批通過準予在衛視及互聯網進行播出,公司應返還天貓技術已支付的該劇全部費用,并按該劇授權費用總額的30%向天貓技術承擔違約責任。
唐德影視也坦承:“雖然將該劇原定主要演員在該劇中的鏡頭,修改為由天貓技術確認演員出演的鏡頭不會變更該劇的內容,但仍存在該劇修改制作完成后,未能獲得廣電主管部門審批通過準予在電視臺衛星頻道及互聯網進行播出的風險。”
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該劇成功播出,唐德影視在其中所能獲得的利益也相對有限。
根據雙方的約定,唐德影視只享有《巴清傳》在中國大陸地區及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代理發行權,天貓技術永久享有該劇在這些地區的廣播權(或稱電視播映權)。天貓技術授權公司進行該劇在非大陸地區的電視臺和網絡發行代理工作。
中國大陸地區的全部電視臺發行收益由公司扣除50%作為發行代理費(電視臺宣傳、發行成本由公司承擔)后剩余全部收益歸天貓技術所有;非大陸地區的全部發行收益應先由公司扣除雙方另行確認的發行成本,扣除發行成本后的剩余全部收益由公司另行扣除50%作為發行代理費后剩余全部收益歸天貓技術所有。
此外,唐德影視根據該協議的簽訂,對財務報表進行調節并由此使其當期利潤增加的做法,也讓人存有一些疑問。
唐德影視稱,根據該最新簽訂的協議,“公司在對該項目未來的制作費用予以充分預計的前提下,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前期確認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等進行調整,并對轉回的存貨重新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增加了本期利潤”。
然而,既然是“基于謹慎性原則”,為何還最終使得本期利潤得以增加?并且,在上述修片工作還處在未完成的狀態的情況下,就對報表作出調整,又是否符合相關的會計準則和規定?
近日,本報記者聯系到唐德影視方面,但對方稱,當前處于靜默期,不方便予以回應。
北京地區一位有過多年財務工作經驗的注冊會計師就此向本報記者稱,從財務穩健性的角度來說,是存在一定問題的,一般基于謹慎性原則,大多不是調增利潤而是做保守估計,此外,協議還未完成,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根據一個非既定的事實來調整報表,是有一定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