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資收緊的范圍正在擴大。
有房企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業務正在收緊,公司收到相關部門的口頭指導,要求企業遵守相關行業、產業政策。此次收緊的范圍不僅限于交易所審批的公司債和ABS,包括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審批的直接融資等均在范圍內。
該房企人士同時表示,公司一筆正在申報的融資,被要求說明公司是否存在有“地王”的情況。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6年10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后下發《關于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交易所對房地產等產能過剩行業采取“基礎范圍+綜合指標評價”、“產業政策+綜合指標評價”的分類監管標準。明確房企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不得用于購置土地。
此后,交易所對房企公司債發行的反饋文件顯示,“地王”從未離開監管層的視線,多家房企被要求補充披露,房地產市場調控期間,發行人是否存在在重點調控的熱點城市競拍“地王”(根據發行人取得土地的單價(總價/出讓面積)判斷)、哄抬地價等行為,并請主承銷商及律師在核查意見中補充核查方法及依據。
至少至2018年4月,交易所對房企發行公司債的反饋文件仍在關注“地王”問題。
2018年4月18日,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的“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收到交易所第二次反饋意見,意見要求,“主承銷商和發行人律師根據金隅集團取得土地的單價(總價/土讓面積)情況,進一步核查金隅集團及其合并范圍內子公司在房地產市場調控 期間,在重點調控的熱點城市是否存在競拍‘地王’行為,并發表明確意見。”
進入2019年一季度,房地產企業融資規模突然放大,除了公司債審批速度加快之外,房地產信托也成為主要融資渠道。
據新華社報道,截至5月22日,我國集合信托市場共成立7477只信托產品,募集資金規模為8779.2億元,年化平均收益率為8.24%。就投資領域來看,房地產信托共成立2309只產品,募集資金最多,為3456.9億元,占比為39.4%。
5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對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業務提出嚴格要求,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
到5月31日,有報道顯示,因部分房企拿地激進,出現一些“地王”,監管部門將收緊部分房企公開市場融資,包括債券及ABS產品。
另有房企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該公司與監管部門確認過,為避免公司在融資方面過于被動,公司此后拿地將有意避開“地王”。
其實,融資收緊風聲收緊之前,房企融資規模已經在縮水。據第三方研究機構同策研究院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數據,5月,40家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367.99億元。40家房企融資總額繼上月的小幅回落后,本月融資金額繼續大幅下滑,創2019年以來歷史新低位。
同策集團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認為,收緊發債的源頭,來自于近期房企和土地市場的“反常”:“3、4月份土地市場太火了,如果沒有監管,市場存在風險,預計房企融資后期會略有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