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用戶向中國網投訴郵箱投訴“我來貸”罰息畸高,經記者核實,該產品存在利率超民間借貸規定紅線的情況。此外,在21CN聚投訴上,有大量用戶投訴我來貸利率畸高、罰息畸高、暴力催收等。
據投訴人稱,我來貸逾期一天罰息300元,他認為罰息過高。記者注意到,該筆借款,本金10000元,共12個月12期還清,還款總額達14499.6元,除去罰息300元,原還款總額為14199.6元,年化綜合費率高達42%。
2017年12月1日印發并實施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規定:各類機構以利率和各種費用形式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紅線為年化綜合費率36%),禁止發放或撮合違反法律有關利率規定的貸款。各類機構向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統一折算為年化形式。
對此,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我來貸客服為何出現年化綜合費率42%的情況,該客服人員表示:“每個用戶的綜合費率由借款周期、個人資料完善情況、第三方征信結果綜合評定,用戶的綜合費率存在差異。”記者追問該產品是否有年化綜合費率上限,客服稱無法核實。
此外,在21CN聚投訴網站上,記者發現多名投訴人投訴我來貸利率畸高、罰息畸高。其中,投訴人朱女士的情況與上述案例十分相近,朱女士的貸款本金為10000元。已還金額+待還金額達14199.56元,除去第三期逾期費300元,原還款總額為13899.56元,則年化綜合費率高達39%。
我來貸給用戶評定的年化綜合費率有差異,有用戶稱在我來貸借了兩筆,一次6000元要還8158元。一次10000元要還13598元。兩筆賬單年化綜合利率均為35.99%。投訴人認為我來貸打擦邊球。
在21CN聚投訴網站上,我來貸被投訴最多的另一事項是不合理催收,爆通訊錄打電話給通訊錄好友、群發短信、騷擾辱罵恐嚇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年初,我來貸剛經歷了母公司上市申請失效。據港交所披露易2019年1月3日信息,我來貸位于香港的母公司WeLab申請上市狀態變為“失效”。據welab招股書,其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我來貸平臺貸款撮合服務收入、我來貸平臺和WeLend平臺撮合后服務收入、我來貸平臺信貸服務收、逾期相關收入及其他。
WeLab在2015年營收2156萬美元,虧損超1352萬美元;2016年營收3033萬美元,虧損超2477萬美元;2017年營收為1.55億美元,凈利潤1769萬美元。我來貸平臺貸款撮合服務收入和WeLend平臺撮合后服務收入占WeLab總營收80.5%,成WeLab在2017年扭虧為盈的核心收入來源。與之對應的,是我來貸被投訴利率畸高、高額罰息、不合理催收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