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信息平臺披露的消息顯示,藍光發展2019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已獲受理,擬發行金額為20億元。至于募資用途,藍光發展表示,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債務、補充流動資金或項目建設等企業經營活動。
負債率連續超過80%
據了解,藍光發展自去年以來就對發債等融資手段頗為熱衷。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藍光發展發行債券增加60.88億元,發行資產支持票據增加15.15億元,銀行貸款更是增加了53.01億元。從總的借款余額來說,藍光發展合并口徑下的借款余額達551億元,而2017年末僅為347.8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藍光發展此次發債,實際上順應了當前地產、金融股集中發債(公司債、永續債等明星品種)的大潮,但就上市房企而言,總體財務狀況并不容樂觀。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藍光發展的負債總額為1087.89億元,與2017年末的761.94億元相比大幅增長;資產負債率為81.53%,有息資產負債率42.63%。事實上,藍光發展的資產負債率近幾年來一直居高不下。2015-2017年分別為79.82%、80.90%和80%。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2018年12月發布的通知顯示,房地產企業進行融資,未明確重點監管線的,原則上資產負債率不得超過85%。
此外,2018年前三季度,藍光發展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54億元,在A股123家上市房企中位列倒數第16。
2018年銷售1041億元
在藍光發展負債激增的另一邊,則是一路高歌的銷售成績。據了解,藍光發展2018年銷售金額1041.7億元,與2017年的689.1億元相比增長51.2%。藍光發展近期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21.5億元到24.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57%至79%。
為保證銷售,藍光發展在拿地方面也毫不手軟。數據顯示,22018年藍光發展共拿地約284億元,同比增長65.4%;2019年1月更是新增7宗房地產項目,金額合計約12.76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新增了1個房地產項目,交易總對價約2.97億元。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藍光發展這幾年被譽為黑馬類型企業,負債攀升和其戰略擴張有關,一方面不斷并購項目,進行招拍掛規模擴張,另一方面需要大量資金,銷售回款乏力,融資困難。作為一家區域房企,藍光發展正在逐步開始自己的全國化布局之路,在逆周期進行擴張面臨不小考驗,需要更加謹慎。
頻繁因質量問題被投訴
“激進擴張”給藍光發展帶來的,除“高負債”外,還有業主的頻繁投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年底以來,藍光發展全國就有近10起精裝修維權事件。
四川瀘州新聞網上有網友表示,位于四川瀘州龍馬潭蜀瀘大道三段的瀘州藍光長島國際社區,開發商賣房時宣傳樓盤外有一個濕地公園,很多業主就是因這個公園才在此買的房,可目前當地政府稱“并無此規劃”。
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有網友投訴稱,南京板橋藍光公園一號公園宣傳的時候主打精裝修,但近期交付時候精裝修質量差且裝修標準用料與樣板間不符,質量問題很多,宣傳時承諾的4500平兒童娛樂設施、河濱跑道都未實現。
嚴躍進表示,深陷全國性訴訟糾紛的背后,是藍光發展近兩年高周轉,激進擴張。實際上,區域性房企參與全國化布局應該結合自身情況,發揮自身優勢,要隨時監控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不盲目擴張,而是專注于產品本身,在彎道超車中取得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藍光發展的控股子公司也卷入到訴訟中。1月7日晚間,藍光發展發布《關于控股子公司訴訟事項進展的公告》,披露重慶薪環企業港投資有限公司與藍光發展控股子公司重慶藍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合作框架協議糾紛的訴訟進展。據公告披露,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判決重慶藍光賠償重慶薪環1.2億元,該判決結果預計將減少公司2018年度凈利潤約9000萬元,最終以實際執行及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