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際股市普遍下跌,發達股市跌幅略大。因對經濟增長的擔憂繼續發酵,美股繼續下跌,標普500周跌幅約1.3%,因11月主要經濟數據下行,市場下調明年增長預期,A股小幅下跌,中小創指跌幅較大,港股大致持平。商品方面,對中美經濟增長的擔憂再次壓制油價,布油美油均下跌2%以上。國內黑色因部分區域環保限產利好而繼續小幅反彈,基本金屬因全球經濟增長擔憂而繼續回落,黃金因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美元走強而小幅回落。國內貨幣市場小幅轉緊,債市略有下跌。
展望本周,海外方面,海外經濟趨同下行。上周主要信息來自歐洲。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進一步走弱至51.4,創2016年2月以來新低。歐央行12月議息會議宣布結束QE,下調經濟增長預測,縮表要等到首次加息一段時間后才開始。本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預計12月美聯儲仍維持著貨幣政策獨立性,繼續加息25bps。國內方面,11月經濟繼續下行。11月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下行到年內次低水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環比增速與10月相仿,無明顯加速。房屋銷售繼續向下,但新開工仍在年內高位。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與1-10月持平,鐵路投資增速持續回升。
具體來看,11月中國經濟數據下行與美國債券收益率倒掛,反映了海內外金融市場對增長基本面產生了更現實的擔憂。海內外股市同步調整。總體看,大類資產中債券仍是占優的。
A股方面,經濟數據走弱,引發市場悲觀預期。我們認為,基本面的走弱仍在市場預期和已反映的程度之內,年底重要會議陸續召開,市場情緒或將提振。主要關注如5G、基建等主題機會。
港股方面,美聯儲12月加息即將落地,外部局勢擾動影響趨于弱化,年底重磅會議陸續召開,總體上將改善港股市場情緒,結構方面國企指數相對占優。
債券方面,經濟基本面下行、通脹預期緩解等推動債市前期上漲的基本面因素依然成立,央行行長表示貨幣政策兼顧內外均衡,但仍表明了偏向寬松的基本立場。因美聯儲加息和市場預期調整,債市短期或小幅調整,中長期或是較好的配置方向。
原油方面,對經濟增長乃至原油需求的擔憂暫時壓制油價,但OPEC+(包括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的新一輪減產,仍有助于原油市場早日實現均衡。考慮減產協議實施,以及美國煉油廠檢修完畢和取暖季的需求上升,油價或有小幅上行空間。
黃金方面,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趨于上升,美聯儲12月的加息預期落地之后,美元指數或有走弱可能,對黃金有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