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戰疫情》致敬最美社工
——北京東城區面塑非遺傳承人師徒聯手為社工塑像
“社區工作者們與醫務工作者一樣,當我們宅在家里的時候,他們卻逆流而上直面疫情,這些身邊的英雄值得被銘記!”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面塑非遺傳承人張俊顯與徒弟郭旭濤有感于疫情期間社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用傳統面塑技藝為他們塑像,還原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真實狀態。
“他們守護我們的安全,我們用藝術為他們的付出作見證!”張俊顯擲地有聲地說
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工作者們的點滴付出都被張俊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家就住在居委會樓上,從窗戶往下望,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社區工作者們值守的身影一直都在”。如今,自家的陽臺已經成了積累素材的窗口,張俊顯時不時就要去陽臺站一站,看一看,找靈感。
捏、搓、揉、掀,幾塊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面團在張俊顯手中仿佛活了起來,“疫情期間口罩不能少”,張俊顯拿起一塊藍色的面團,搟成一片,再加上兩條細繩,掛在了“社區工作者”的耳朵上。醒目的紅色袖標、遮住大半張臉的藍色口罩、或忙著拿紙筆為居民登記、或忙著拿體溫槍為居民測溫……這些疫情防控期間的社區工作者們的工作場景,化作一件件面塑人像作品,并被定名為《戰疫情》。
圖為面塑作品
受張俊顯影響,弟子郭旭濤主動接過了師傅的接力棒,為《戰疫情》面塑組件又創作了4件作品,“師父一直強調傳統藝術應該弘揚正能量,做有影響、有溫度、有情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