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蘇寧配送員鄧雙城和同事按訂單將一張學習桌送到了綠地天空樹小區居民家中。購物者沒有想到的是,搬上樓后,快遞小哥立馬變身技術工,熟門熟路拆箱、安裝、整理,半個小時便大功告成。
“企業現在陸續組織快遞員進行安裝、維修等培訓,全面參與到產品的售后服務體系中,這是快遞服務制造業實現轉型的必然”,蘇寧物流總經理竇耀說。這正是無錫“快遞進廠”的一個縮影。從市郵管部門獲悉,無錫“快遞進廠”正積極探索全產鏈發展新路徑,促進郵政快遞業服務制造業的能級提升,服務一站式、倉配一體化、售后一條龍,已逐步在郵政快遞業形成共識。
倉配一體化,運營效率再提高
進入無錫中通轉運中心二樓,占地2600多平方米的某品牌商品云倉內一片忙碌,找貨的、裝箱的、發貨的,一條龍服務井然有序。很快,訂單貨物送達樓下轉運中心,經過處理后隨第一班車發往全國各地。無錫中通相關負責人崔長松經理分析,兩業融合發展實現倉配一體化,是個雙贏的戰略。制造企業商品下單后,第一時間進入快遞鏈,不僅不需要運輸短駁環節,且與轉運中心“無縫對接”,優先裝車發往目的地,降低了貨物積壓產生的成本,快遞物流速度至少縮短半天到一天,與此同時,企業每天還多了1萬多件的業務量。
與之相應,無錫快遞業嘗試在企業內部倉儲物流系統鋪設前置倉,把傳統的“電商平臺+快遞企業+消費者”轉變為“電商平臺+前置倉+即時物流(即消費者)”。去年下半年,無錫順豐將新吳區碩放一處5000多平方米的場地建設成為電動車前置倉,聚集了四個品牌的無錫產電動車。順豐承擔了電動車生產企業的銷售、倉儲到運輸到戶的一條龍服務,6·18大促期間每天出貨達1000多輛。
服務一站式,協同管理再提速
隨著“叮咚”一聲訂單提示音的響起,DHL供應鏈EDP部門的錢露立刻在庫存系統中確認了訂單產品。另一端的無錫某藥企高架立體庫內,橙色升降機接到指令,即刻運行到指定位置,從高架倉的相應位置,快速用托盤將訂單藥品放置到輸送帶上,再由輸送小車開到發貨區,整個過程僅20分鐘左右,比以往縮短了數倍。“依托先進的技術以及嵌入式管理,以前我們每天發貨僅兩三千箱,現在快遞與制造兩業協同管理下,最多一天可以發貨兩三萬箱,企業產能至少提高了5倍以上”,該藥企負責人說。
據了解,無錫EMS、京東、順豐、蘇寧等快遞物流企業利用自身高位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和綜合性信息系統,積極參與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流程,圍繞16個重點產業集群,尤其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等領域,不斷提高服務制造業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供應鏈和存貨管理的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售后一條龍,客戶體驗再提升
多種模式的增值服務,令無錫“快遞進廠”魅力更增。從去年9月起,無錫京東快遞便開始與電動車各品牌建立協作關系,從提供寄遞服務到送貨上門,如今更是將服務觸角延伸至保險杠、后視鏡等的安裝,每月業務量1.5萬件以上,同比增長1000%,年帶動制造業產值3500萬元以上,拉動就業3000人。通過對送貨快遞員的培訓,后續將把電動車維修、售后等全面納入服務體系,使得客戶體驗滿意度得到提升。
“份外事”越做越多,企業發展之路卻越走越寬。無錫順豐在江陰設置了知名咖啡公司的分倉,不僅負責發貨配送,還承擔了一些退庫及殘次品的銷毀,紙箱等商品的代采購業務。
打通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正當時
“近年來郵政快遞業迅猛發展,但價格戰也愈打愈烈,同質化競爭進入白熱化,快遞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打通全產業鏈,盡快轉型升級,開辟一片發展的新藍海。”無錫市郵政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越來越多的“快遞進廠”,已不僅僅提供產品寄遞的功能,更多地將服務嵌入制造企業的生產、銷售乃至售后等環節,成為制造業生產流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助力生產企業更專注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核心環節,進而提升了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另一方面,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開展合作,推動郵政快遞業不斷提升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能力,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
據了解,早在去年,市郵管局與工業和信息化局就聯合出臺《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兩業加快融合。今年,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企業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探索培育無錫“快遞進廠”倉配物流、嵌入管理、售后服務等打通全產業鏈的服務新模式,極大拓展了郵政快遞行業市場發展空間,也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無錫快遞服務制造業企業超千萬件項目有3個,超百萬件項目已達8個,產生快遞業務量9000多萬件,快遞業務收入近19億元,服務制造業產值超過150億元。(記者 陳鈺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