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沽空機構殺人鯨發布了中國最大的嬰幼兒配方企業中國飛鶴(06186.HK)的做空報告,指責其通過高估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收入,低估廣告和人工費用等運營成本,夸大盈利能力虛構業績。中國飛鶴盤中一度下跌8%,中國飛鶴隨即發布澄清公告,對于殺人鯨的指控予以堅決否認,并公布半年業績預告,指上半年收入仍有4成以上的增長以回擊。
當天,殺人鯨公布了一份64頁的沽空報告,從9個方面指責飛鶴業績存在造假,稱中國飛鶴股價只值5.67港元。報告公布后,中國飛鶴股價盤中一度下跌8%,但隨后快速回升。
其中沽空報告指責中國飛鶴嚴重高估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收入,稱中國飛鶴主要向眾多分銷商出售產品,并由獨立的第三方負責運輸,但這一環節存在虛擬銷售額的機會。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中國飛鶴的招股書發現,其對確認收入做了如下描述“當產品移交物流服務供應商,該等產品的控制權轉移至經銷商時,我們確認收益”。
但沽空報告稱,通過調查發現,飛鶴主要使用的物流公司則是由飛鶴運營,因此認為當飛鶴將產品交給旗下物流公司時,飛鶴即會確認收入,這破壞了飛鶴財務報表的信譽。而通過對第三方尼爾森和中國商務部數據綜合對比后,沽空報告認為飛鶴的實際收入比2018年-2019年公開數據要少49%。
與此同時,沽空報告認為飛鶴隱藏了大量的運營費用,一方面飛鶴聲稱只有5422名全職員工,但并未將5萬名銷售代表的費用計算在內,從而隱藏了9.25億元人民幣的未公開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沽空報告則認為中國飛鶴隱藏了大量的廣告支出,以第三方數據推測,預計飛鶴實際廣告支出比2019年報告的數字要多出7.65億元。
此外,沽空報告指責飛鶴通過虛構在建項目進程,從而夸大資本支出,用于掩蓋業績造假帶來的虛假利潤,并指飛鶴投入大筆資金在建的多項工程如克東工廠擴建,實際上已經在2018年完工;并指在加拿大投資3.3億加元新建的金士頓工廠實際投入2.088億加元,存在37%的差異,同時指飛鶴從事奶粉銷售的多家子公司中有5家審計或存在問題。
當天中國飛鶴很快發布公告對沽空報告進行反駁,稱董事會堅決否認相關報告中包含的指控,認為它們是不準確和誤導的,并對報告保留包括訴訟在內的合法權利,當天中國飛鶴也公布了半年業績預報,指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將有40%以上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高端嬰兒奶粉的銷量帶動。
午后中國飛鶴股價轉為上漲,截至記者發稿時,股價為16.58港元,上漲4.8%。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也是中國飛鶴1年時間內第二次被沽空機構盯上,在2019年11月上市后不到10天,做空機構GMT Research就發布一份簡單的做空報告,懷疑中國飛鶴高營收和盈利,但多年未支付股息,存在欺詐風險,并建議投資者避開該股,隨后中國飛鶴回應稱這一說法毫無依據,并指其抹黑中國乳業。而這也是殺人鯨第二次對在港上市的中國乳企動手,2019年殺人鯨也曾做空澳優(01717.HK),但在澳優的反擊下并未得逞。(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