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以來,在線教育等概念股在二級市場不斷得到追捧,連板漲停個股迭出。可仔細觀察上市公司背后的業績,有的上市公司上漲背后是有業績的支撐的,有的可謂是全靠“炒”,上市公司背后的業績確實虧損連連。
2月10日,深交所下發了關于對全通教育集團(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的問詢函。觀察全通近期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公司股價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7日期間漲幅達56.23%,并分別于2月4日及2月7日達到異動標準。
2月4日至2月7日,股價連續4漲停。仔細觀察上市公司背后,公司的業績卻不盡人意。全通教育于2020年1月23日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000萬元至-73,500萬元,連續兩年大幅虧損。
深交所要求全通教育認真核實下述問題,提交書面回復并對外披露:
1. 你公司在2月4日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為響應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的工作安排,你公司推出智慧云平臺等工具產品為學校、教師等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請你公司結合近兩年主營業務開展情況、業績表現等情況,說明上述工具產品的推出對你公司 2020 年經營情況的實質性影響,你公司股價持續上漲是否有基本面支撐,并就有關情況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
2. 請你公司在函詢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基礎上,核實說明是否存在籌劃中的重大事項,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 你公司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投資者和機構調研的情況,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原則的情形。
4. 核實說明你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導致股票異常波動的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4日,全通教育剛剛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說明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
關注函中指出,全通教育2019年初商譽余額為7.05億元,其中因收購北京全通繼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通繼教”)形成的商譽余額為3.48億元,因收購上海聞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聞曦”) 形成的商譽余額為 1.18 億元,收購其他 10 家公司形成的商譽余額為2.39億元。全通教育于 2018 年對全通繼教計提商譽減值 6.09 億元,對上海聞曦計提商譽減值 2820.83萬元。全通繼教業績承諾期為2015年至2017年,上海聞曦無業績承諾。
深交所要求全通教育說明,全通繼教、上海聞曦及計提商譽減值所涉及的其他公司自收購以來的經營與業績情況,結合這些公司所處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變化等,說明其2019年是否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情形。如是,還需要說明業績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與行業發展趨勢是否一致,以往年度的業績是否真實、準確,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情形。
深交所還要求全通教育結合這些子公司和聯營企業的業績和盈利前景逐家說明商譽或股權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間,以前期間計提減值準備的充分性, 本次商譽或股權減值的測算過程,相關會計估計判斷和會計處理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
資料顯示,全通教育2005年成立于廣東省中山市,2014年登陸創業板,其主營業務包括教育信息化、校園服務,及繼續教育等。繼2019年9月收購吳曉波頻道折戟后,全通教育后引入國有獨資企業中山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山交通)擔任二股東。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通實現營業總收入4.47億元,同比減少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降幅達到-392.28%,為-1739.38萬元;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232.6%至-4532.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