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年談】在國內外形勢復雜的情況下,中國經濟2019年上半年成績如何?未來還會有哪些亮眼的表現?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繼一季度推出“經濟開局觀”后,中國網財經繼續聚焦每個經濟數據,揭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能。
國家統計局15日揭曉了中國經濟半年“成績單”。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在優化調整。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多位專家,普遍認為上半年經濟亮點突出,應對外部沖擊有很強韌性。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全年GDP達6.3%
上半年,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形勢下,我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經濟結構繼續優化。
具體來看,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雖仍處于較高水平,但本年購置土地面積、房屋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等主要指標已不同程度回落或負增長,說明房地產投資保持當前的高速增長具有一定壓力。另外,近期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強,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將受到顯著影響,也將對房地產投資造成一定壓力。
下半年,從經濟增速方面來看,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小幅回升到6.3%。主要原因是宏觀調控政策將會陸續落地,效果會來顯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基建方面,5G牌照的發放,新一代移動技術設施的建設將會促進下半年的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增長。
此外,雖然下半年經濟將企穩回升,但考慮到去年四季度GDP增速也是呈現回升態勢的情況,預計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速在基數的影響下,或將仍保持在6.3%左右。如此來看,預計2019年全年經濟增速或將在6.3%左右。
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中國經濟有很強韌性
上半年經濟增速6.3%是預期之中的數據,在面對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獲得這么一個增長速度,確實來之不易。從“6.3%”也可以看到,應對外部的沖擊、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經濟還是有很強的韌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上半年的經濟的走勢,基本上已經看到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去年年底開始至今年上半年,越來越多的政策措施,不斷的落地,不斷的發揮作用。下半年,政策措施的作用會更加明顯。下半年如果不出現:中美之間發生更加嚴重的貿易沖突、國際市場出現了很大波動、國內出現自然災害了等特殊情況,中國經濟還將會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同時,下半年的GDP增速估計將會略微有所上升,全年完成6%至6.5%左右的增速有很大可能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上半年亮點突出
從上半年數據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平穩,但也存在下行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不足的問題,比如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5.8%,相比去年全年,投資增速的下降態勢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制造業投資上半年增長3%,去年全年增長9.5%,增速下降幅度比較大,制造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1/3左右,影響比較明顯。基礎設施投資上半年增長4.1%,過去幾年都是兩位數的增長,大多在16%以上,所以基礎設施投資是在一個比較低的運行區間。在房地產投資方面,增速也有回落的跡象,上半年增速10.9%,連續兩個月增速下降,下行壓力比較明顯。
總體來看,上半年經濟形勢可以看到有許多亮點,包括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進展等。但從宏觀經濟總量平衡角度來看,也有供大于求的矛盾、需求不足等問題。
未來發展趨勢和政策取向有重要關系,從當前形勢來看,擴大內需的相關政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應該加大力度。最重要的就是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組合起來,在擴大內需方面集中發力,力爭盡快見到明顯成效,真正把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激活,把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才有足夠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也才能使總需求保持合理增速,支持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些方面的工作如果能夠抓實抓好,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會出現企穩回升態勢,經濟穩中向好的特點,會越來越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