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游科技2018年度業績快報從盈利1.8億元突然更正為虧損7.9億元,公司股價在4月23日“一”字跌停,投資者損失慘重。本欄認為,迅游科技在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近兩個月后,又突然發布盈虧性質的變臉公告,可能意味著公司內控制度存在較大問題,而且涉嫌忽悠投資者,證監會應對此嚴查。
迅游科技曾于2019年2月27日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預計公司2018年度營業利潤22066.3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06%;利潤總額2201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8.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386.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9.55%。
此后迅游科技股價出現一波上漲走勢,股價從25元附近一路上漲至最高34.9元,但此后股價出現回落,直到投資者看到4月23日的這份業績快報修正公告,投資者才發現,原來公司八成左右的業績增長是海市蜃樓,真實業績是巨幅虧損。
根據迅游科技最新的業績預告:“2018年度營業利潤-77833.63萬元,同比下降759.82%;利潤總額-77915.28萬元,同比下降767.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021.71萬元,同比下降871.69%。”
迅游科技解釋,出現業績變動的原因是公司吸收合并成都獅之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獅之吼”),引發8.5億元的商譽減值,此外還有因參與的基金購買的成都逸動無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形成了1.3億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但這樣的解釋顯然無法服眾。首先,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快報是否審慎?無論是業績預告還是業績快報,都應該將獅之吼商譽進行減值測試。那么,如果需要商譽減值,當時為何沒有考慮?如果當時測試結果是沒有減值需要,那么為何突然在年報披露尾聲又要突然進行商譽減值呢?
其次,對于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迅游科技表示,“結合獅之吼2019年一季度業績的實際情況以及行業情況等,根據評估機構以及審計機構的初步結果,公司基于謹慎考慮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85275萬元,較業績快報增加資產減值損失85275萬元”。令人不解的是,在4月9日,迅游科技曾披露過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并未有過任何的相關提示,試問,迅游科技一季度業績預告的發布又是否足夠審慎呢?另外,根據安排,迅游科技將在4月27日披露公司2018年年報。但在4月23日公司卻突然發布公告提示投資者業績發生了盈虧性質的大變臉,這樣的業績快報修正公告是否還有必要?投資者只能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在本欄看來,對于類似迅游科技這樣離譜的業績變臉,監管層應該重點關注,并且盡可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如果公司及相關責任方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層必須給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