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受理隊伍進入密集擴容階段。
上周,上交所披露已受理19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增至28家。其中,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源創”)作為少見的“夫妻店”更值得關注。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為蘋果、三星等知名廠商提供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的華興源創經營業績呈現較大的周期性波動。其中,2018年公司營收、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26.63%、19.93%。
作為擬登陸科創板的預備企業,華興源創研發投入相較同行而言也有一定差距。2017年,公司研發費用率6.83%,僅為同行上市公司的一半左右。2018年華興源創研發費用率首次超過10%,而同行公司近年來研發費用率一直在10%以上的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華興源創的實控人,陳文源、張茜夫婦持股比例高達93.15%,占據絕對控制地位。而在報告期內的多次分紅中,陳氏夫婦累計落袋6.8億元。
營收扣非凈利雙降
公開資料顯示,華興源創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于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公司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為A股上市公司精測電子(300567.SZ)。
此次華興源創擬登陸科創板,發行股份不超過401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0.09億元,分別用于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華興源創業績表現并不穩定。2016年至2018年,華興源創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13.7億元、10.0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2.09億元、2.43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2.96億元、2.37億元。
其中,2017年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相比2016年分別增長165.5%、16.29%、72.33%,2018年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相比2017年分別增長-26.63%、16.03%、-19.93%。
與此同時,同期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8.9%、45.03%、55.38%,處于相對較高水平且呈現一定的波動性。
對于業績起伏不定,華興源創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行業,由于消費電子終端產品更新換代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存在短期內因終端產品未發生全面更新換代,而導致下游客戶對全新測試設備的需求出現波動的情況,由此出現公司2017年業績上升而2018年又出現下滑的周期性波動情形。
反觀競爭對手精測電子,2016年至2018年營收增速分別為25.5%、70.81%、55.24%,并未體現較大的周期性波動影響。
不僅如此,華興源創來自主要客戶的收入較為集中。2016年至2018年,華興源創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99%、88.06%、61.57%,主要包括蘋果、三星、LG、夏普、京東方、JDI等行業內知名廠商。
而對大客戶較強的依賴性也對華興源創的業績產生了“副作用”。招股書顯示,2016年和2018年公司主要客戶蘋果公司新產品屏幕與前一年度相比改進較小,檢測設備更換需求較小,因而公司2016年、2018年檢測設備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有所減少。
研發費用率曾僅為同行一半
華興源創的周期性波動影響在研發投入上也有體現。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華興源創研發費用分別為4771.98萬、9350.78萬、13851.83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5%、6.83%、13.78%。
而跟同行業的精測電子近年來研發投入則一直處于10%以上的高位。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精測電子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68%、13.08%、11.23%。
在精測電子2017年總營收8.95億遠低于華興源創的情況下,當年華興源創研發費用率仍僅為同行精測電子的一半左右。
股東方面,華興源創作為典型的“夫妻店”,股權結構較為簡單。本次發行前,華興源創僅有包括源華創興、陳文源、蘇州源奮、蘇州源客、張茜在內的五大股東。
其中,自然人股東陳文源、張茜夫婦直接持有華興源創15.66%、2.34%股份,分別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蘇州源奮、蘇州源客均為華興源創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有公司9%股份。
本次發行前,陳文源、張茜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93.15%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華興源創分別進行現金分紅9583.34萬元、56250萬元、7218萬元,合計7.3億元。按照持股比例,報告期內陳文源、張茜夫婦累計獲得現金分紅逾6.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