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注銷注冊 9家“洋奶粉”企業2019年起不得進口
從2019年1月1日起,9家境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將不得對華出口。海關總署2018年12月29日發布的《關于公布準予延續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的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原質檢總局令第145號),海關總署對注冊有效期截至2018年底的64家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開展了延續注冊工作。
這64家企業中,55家已經獲批延續注冊,9家已經被注銷注冊。這9家企業分別為:奧地利Agranna Starke GmbH、丹麥Arla Foods amba Esbjerg Dairy、法國CELIA-LAITERIE DE CRAON、瑞士HOCHDORF Swiss Nutrition Ltd.、美國Gerber Products Company dba Nestl InfantNutrition、新西蘭 Health Pak Limited、比利時Belgomilk CVBA、新西蘭nutricia limited以及阿根廷Sancor Cooperativas Unidas Limitada。
海關總署稱,這9家企業截至2018年底,注冊有效期屆滿,但是沒有遞交延續注冊申請,因此其注冊資格被注銷。從2019年1月1日其,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得進口,且2019年1月1日前生產的產品,報關時保質期不足三個月的不得進口。
據了解,9家企業被注銷理由不一。以法國CELIA-LAITERIE DE CRAON公司為例,2017年年底,法國衛生部發布公報,因疑似導致沙門氏菌感染,有關部門緊急召回由法國乳品巨頭蘭特黎斯集團生產的不同品牌共12批一段嬰兒奶粉。而CELIA-LAITERIE DE CRAON正是蘭特黎斯集團旗下公司。
早在2014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公布首批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的公告》。公告決定自2014年5月1日起,中國全面實施對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的注冊管理,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生產的乳品不得進口。此舉也被解讀為是對于“洋奶粉”企業實施嚴格管理、抬高進口門檻、加速清理“洋奶粉”品牌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