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2日訊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在《學習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目前,今年年初既定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已出臺實施,加上年中出臺的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措施,預計全年減負1.3萬億元以上。財政部門將著眼增強發展后勁,強化“放水養魚”意識,研究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更好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劉昆指出,大幅減輕企業稅負。深入推進增值稅改革,降低制造業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提高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1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劉昆介紹,在繼續實施減稅降費的同時,統籌收入、赤字、專項債務和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并加快預算執行進度,今年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33萬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7.8%,快于序時進度2.8個百分點。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截至9月末,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已完成全年計劃的92%,新增專項債券已完成全年計劃的92.4%。
此外,在促進企業創新方面,劉昆表示,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對企業新購入500萬元以下的設備、器具當年一次性在稅前扣除,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
劉昆還提到,支持創新創業發展。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采取再擔保、股權投資等形式支持開展融資擔保業務,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完善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政策和稅費優惠政策,緩解小微企業、“三農”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入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