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系一個月連售兩上市公司;山東高速投資欲接盤當代東方;當代東方商譽10個億,占總資產27%
昔日資本玩家“當代系”正從買買買向賣賣賣轉變。在當代資管宣布轉讓其所持有的國旅聯合全部股權不到一個月,當代東方控制權也掛牌出售。
7月23日,停牌中的當代東方發布了《關于公司控制權變更處于籌劃階段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7月20日,當代東方控股股東的股東單位廈門當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集團”)與山東高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投資”)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協議主要內容為山東高速投資對當代東方進行股權投資(不超過29.99%股份),成為當代東方的控股股東。
這意味著當代東方控制權有發生變更的可能。在過去幾年文化傳媒公司“買買買”步履不停,通過并購,紛紛做大上市公司規模的時候,當代東方也走上了這條路,如今當代東方商譽高懸,達10.07億,占總資產的27%。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長期質押全部股權,廈門當代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約1.75億股股份全部處于質押狀態,另外鷹潭市當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也全部質押。
“當代系”一個月出售兩上市公司
當代集團與山東高速投資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為意向性協議,投資價格等具體方案細節尚需雙方另行協商確定;《合作框架協議》籌劃的合作事項,尚需取得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山東省國資委等機關的批準。協議未披露,29.99%股份來源問題。
這是當代系一個月內擬出售的第二家上市公司。當代系旗下目前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國旅聯合、當代東方、*ST廈華。
6月26日晚間,國旅聯合發布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廈門當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資管”)的通知,當代資管將轉讓其所持有的國旅聯合7355.61萬股股份(占國旅聯合總股本的14.57%),受讓方為江西省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旅集團”)。如本次重大事項完成后,當代資管將不再持有國旅聯合股份,江旅集團成為國旅聯合的第一大股東。7月5日,國旅聯合發布了《權益變動報告書》,股權轉讓完成。
山東高速投資擬接盤,股價處于高位
當代東方目前停牌,停牌前股價為18.34元/股。當代東方股價在2015年6月11日達到最高點,為24.10元/股,在2015年8月25日達到最低點,為9.18元/股,18.34元/股仍處于當代東方股價的較高水平。此次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為5月22日,當代東方跌停收盤。
山東高速投資是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山東高速集團是以投資、建設、經營、管理高速公路、橋梁、鐵路、港航、機場、物流為主業,集主業保障鏈上金融、建設、置業、信息、建材為一體的綜合型國有獨資特大型企業集團。山東高速集團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集團注冊資本200億元,年經營收入700億元,利潤總額70億元,資產總額近6000億元,資產負債率61%。山東高速集團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山東高速、山東路橋和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山東高速金融。
國資進場,在如今流動性吃緊的狀況下并不罕見,券商人士對新京報表明,金融去杠桿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處于較高水平,一些上市公司紛紛出現大股東平倉危機,此時有實力的國資接手緩解了控股股東的壓力。
中國證券報統計顯示,近期A股控制權轉讓扎堆出現,國有資本特別是地方國資頻頻出手,今年共有18家上市公司擬接盤方具有國資背景,其中地方國資企業有11家。
買買買后商譽高懸,占總資產27%
當代東方前身為大同水泥,2010年,當代集團以6474.5萬元收購*ST大水29.99%股權,一舉成為*ST大水控股股東。當代系成為大同水泥的實際控制人,隨后逐步剝離了不賺錢的水泥資產,注入文化傳媒資產,扭虧為盈,實現保殼。
2014年5月,當代東方斥資11億元,溢價12倍收購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將威)100%股權,成為當代東方轉型文化傳媒行業的一個重要拐點。在收購過程中,當代東方實施了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總額為19.98億元,其中11億元用于收購盟將威100%的股權,5億元用于增資盟將威并實施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同時,盟將威方面做出業績承諾,徐佳暄、楊德華、徐漢生承諾盟將威2014年至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億元、1.3億元和1.69億元。
徐佳暄作為資深影視劇制作人,在圈內資源不可小覷,盟將威2014年-2016年間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9億元、1.41億元和2.11億元,壓線完成業績承諾,這次收購也對當代東方的業績起到了提振作用。2015年當代東方實現歸屬凈利潤1.11億,與2011年到2014年或者虧損或者百萬級的凈利潤相比,有了飛躍。
完成業績承諾后,2017年7月25日,徐佳暄因個人原因向當代東方董事會申請辭去所任公司董事會董事職務。天眼查顯示,盟將威涉及17項法律訴訟,并已于2016年12月被海淀區人民法院公布了失信信息。
隨之的2017年,盟將威業績變臉,凈利潤由2016年2.22億元降為2017年的1.09億元。
近年來當代東方在買資產的路上從未停歇,2016年,當代東方新增34家納入合并報表的子公司(含間接持股);2017年,當代東方新增22家納入合并報表的子公司(含間接持股)。
2016年,當代東方收購北京華彩天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5.235%少數股東股權的對價為3043.93萬元,另外以債轉股的形式增加股本1500萬元以及以現金增資1.28億元后占比51.126%,合并對價分攤后的商譽為5817.47萬元。以收購方式開啟院線業務。
收購時,華彩天地做出業績承諾,2016年度至2018年度累計承諾凈利潤為11600萬元,其中2016年度的凈利潤不低于3000萬元,2017年的凈利潤不低于3750萬元,2018年的凈利潤不低于4850萬元。
業績承諾期尚未完結,這家公司就被出售了。2018年3月23日,當代東方與北京惠工數字電影院線管理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公司持有的華彩天地18.982%股權,股權轉讓價款為人民幣7500萬元。這背后是華彩天地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2016年其凈利潤為341.9萬,2017年更陷入虧損,為-345.22萬。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當代東方的商譽賬面余額為10.07億元,期末商譽未發生減值。這占其總資產(截至2017年底為36.67億元)的27.46%。
商譽高懸,當代東方的并購步伐仍未停止。
2017年7月17日,當代東方擬以25.5億元的價格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2016年年報顯示,永樂影視的資產總額和資產凈額均為25.5億元,營業收入為4.77億元。全體業績承諾人共同向當代東方作出承諾:永樂影視業績承諾期各年度凈利潤目標如下:2017年度不低于21500萬元,2018年度不低于29500萬元,2019年度不低于36500萬元,2020年度不低于42000萬元。此前華誼兄弟等多家上市公司想要收購永樂影視,至今永樂影視還未登陸資本市場。
此外,當代東方以現金方式收購首匯焦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案也在推進中。
業績紙面富貴 經營現金流凈額四年為負
從財務數據來看,當代東方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當代東方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19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09.85萬元,同比增長607.48%,扣非后的凈利潤為9294.79萬元,實現同比增長631.14%。報告期內,當代東方通過處置北京華彩天地18.982%的股權為上市公司貢獻了2832.37萬元的投資收益。
不過,去年,當代東方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營收下滑16.77%,歸屬凈利潤下滑38.2%。這其中,其當初收購的公司盟將威業績變臉,下滑50%。
一季報的業績高增長難掩當代東方業績質量中的水分。
自2014年以來,當代東方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從未轉正,截至2017年12月31日,該數據表現分別為-965.22萬元、-4.90億元、-9411.85萬元和-4.66億元。自身造血能力差背后,公司應收賬款高企,今年一季度末,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25.17%,占總資產的16.5%。
公司今年一季報披露,其一季度資產減值損失3505.2萬元,同比增2127.14%,系本期報告期變更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政策所致。
一季度短期借款增46.46倍,多股東100%質押
同時,當代東方債務水平也急速提升。今年一季報披露,報告期內的短期借款增長了46.46倍,短期借款金額高達4.65億元。這是由于母公司本期融資需求加大,借款增加所致。由于融資需求的加大,也導致了利息支出的增長,直接影響了財務費用的增長,報告期內當代東方財務費用支出為1225.19萬元,同比增長282.10%。同時,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其貨幣資金為1.988億元。
財務數據上看,2015年末,當代東方的負債總額為4.58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4.35億元,其負債總額和流動負債呈逐年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3月31日,負債總額為15.21億元,流動負債為13.55億元。
據公告披露,當代東方作為上市公司主體,多次在子公司申請銀行授信的時候為其子公司提供擔保。同時,在前十大股東中,當代文化、當代集團、廈門旭熙、先鋒亞太及西藏信托存在關聯關系并構成一致行動人,除去2017年通過增持計劃進入十大股東之列且還未解禁的西藏信托之外,當代文化、當代集團、廈門旭熙、先鋒亞太四家共持有當代東方38.26%的股份,長期全部處于質押狀態。
新京報記者就此次股權轉讓的相關事宜多次致電當代東方董秘辦,對方掛掉了記者電話。
新京報記者 張妍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