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間,通策醫療發布2023年半年報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3億元,同比增長3.38%;實現歸母凈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2.99%。
在今年第二季度,種植牙集采政策落地,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通策醫療1月份至6月份種植業務收入達2.29億元,同比增長了2.7%,種植業務占口腔醫院業務總收入比重17.9%,占比與上年同期持平,這也意味著通策醫療通過以價換量,保持住了過渡期的平穩發展。
【資料圖】
在2023年具體經營計劃中,通策醫療推出了低價種植業務,推動通策高中低“口腔超市”概念,以提升市場占有率;并調整了種植牙收費體系,“耗材和服務費”的標價方式更為透明地體現院區種植項目的收費標準。
通策醫療方面在半年報中提到,種植牙集采是對全體國民做了一次持續兩年的種植牙普及教育,客觀上讓更多人有種植需求,預計會在2023下半年出現一個爆發點。
今年上半年,通策醫療口腔醫療門診量達158萬人次,作為國內領先的大型口腔醫療集團,通策醫療在浙江省內份額遙遙領先并逐步在全國布局。但近年來,公司業績增速顯著放緩,這也與擴張步伐加快,持續新建大醫院及蒲公英分院有關。
公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通策醫療重點發展“蒲公英計劃”,加速杭州口腔醫院的分院建設。而為新建醫院儲備人才也提高了公司成本,據通策醫療方面透露,充足的醫護團隊儲備是醫院未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新入職年輕醫生、護理等崗位至少需經過2個月至6個月的培訓,培訓考核通過后才能上崗。
通策醫療方面表示,上半年公司新增口腔醫院達到盈虧平衡的速度遠超同行,公司逆勢而上,完成了有通策醫療特色的醫生持股計劃,為回到快速優質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持續不斷投資口腔醫療領域是出于公司對行業前景的認可,通策醫療在半年報中提到,國內口腔醫療服務人均消費支出和市場滲透率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近五年,全國口腔專科醫院診療人次GAGR(年復合增長率)約11.4%、單次診療平均費用CAGR約9.0%,口腔市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高增長性是可以預期的。
和弘咨詢CEO文志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一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現在市場的營收規模大概是在15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大概5000億元左右,市場需求也會隨之多元化和個性化,通策醫療本身規模體量巨大,且旗下有多個品牌的醫療機構,有能力全面覆蓋口腔醫療市場。”
通策醫療表示,隨著大量的投資進入口腔醫療,公司獨立打造了端對端的供應鏈體系、標準化的醫院建設體系、財務和人事SSC共享服務中心。此外,公司致力于保持口腔領域的持續競爭力,在“AI+口腔醫療”領域已有前瞻性布局。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