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間,中國生態環境智慧治理綜合服務商深水海納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深水海納,證券代碼:300961.SZ)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同比下降9.57%。
公司秉承技術驅動、創變發展理念,今年以來,在工業污水、優質供水領域通過輕重平衡,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以夯實可持續發展潛力。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拓展工業污水處理、優質供水領域EPC/EPC+O項目,在主營業務穩健推進的同時,其綜合智慧能源業務也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動能,共同組建了公司獨有競爭優勢的業務生態。
主營業務穩中有進
(資料圖片)
規模效益持續凸顯
今年以來,深水海納在工業污水處理、優質供水主營業務領域穩健保障現有運營項目的高質量運行。一方面,公司積極擴大、拓展優質供水業務,江蘇深水和泗陽分公司承接了多項城市二次供水工程施工、運營維護業務,江蘇省泗陽縣新一水廠擴建工程項目在公司的成熟運營下,更好地滿足屬地居民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克山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廣州大學城項目等地高效完成委托運營維護工作,持續增厚公司營收。另一方面,公司供水能力及污水處理能力持續加強,山東省曹縣污水處理廠、山東省巨野污水廠、山西省長治市屯留污水廠等項目穩定運營,東港工業污水處理廠、雄安--故城水廠正加緊建設期階段收尾工作,公司水務業務產能得以進一步擴充和釋放。
在建項目陸續完工投入運營以及污水處理效能提升所帶來的規模效應,是公司加速市場拓展的底氣。2023年上半年,公司積極跟進優質項目并推進新業務落地,現已簽署山東省昌邑市污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合同、克山縣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工程EPC總承包等項目。此外,目前公司在手訂單供水項目、工業污水項目EPC、EPC+O均有跟進,多個新增意向合作的工程建造EPC類項目訂單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或者2024年上半年落地。
整體業務規模的增長態勢為公司上半年經營定下良好基調,公司亦同步加快了業務拓展步伐,在廣東、四川、浙江、江蘇、山東、山西、安徽、福建、河北、黑龍江等區域持續跟進重點項目,逐步形成以涉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城市群和中原經濟區等區域為重心,形成輻射全國的戰略布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綠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水務環保領域將面臨升級變革,而具備規模優勢和較強運營能力的優質企業將迎來業績增量。今年上半年,公司不斷進行業務探索與創新,同時促進各業務場景中的協同,不斷放大產業聚合效應,以高效的業務協同為公司經營穩健發展注入動能。
積極拓展綠色、零碳綜合智慧能源業務
碳中和理念賦能業務打開成長空間
我國正全面加速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的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生態環境治理行業與綠色低碳屬性強關聯,在市場熱點的輪動之下將迎來新一輪產業價值鏈重構升級的新機遇。
圍繞環保水務產業鏈的生態延伸,深水海納進行了一系列新業務布局和戰略性投入,在綠色零碳循環發展方向的引領下,公司在園區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中融入碳中和理念,能夠精準化核算規劃碳中和目標設定和實踐路徑,通過在污水處理工藝和運營環節的節能降耗、智慧水務軟件平臺等多方面深入發力,打造“綠色、零碳綜合智慧能源園區”,實現環保和節能降碳的協同創新。
今年上半年,深水海納積極推進綜合智慧能源業務,河北省辛集市小辛莊鄉集中供熱項目于去年順利進入試運營階段,辛集供熱項目的成功轉入商業運營并采用預收費用的模式,為公司在供水及污水處理運營業務之外開辟了全新的業務增長點。目前公司積極拓展、跟進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分布式光伏、儲能項目),背靠二十多年積累的市場經驗與客戶基礎,公司將繼續加強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積極開展低碳節能綜合服務,拓展綜合智慧能源板塊更廣闊的業務市場。
深水海納始終堅守“減污低碳”,為企業生產污染治理保駕護航,這與我國實現“雙碳”發展目標高度契合;公司也充分領悟雙碳目標在推進我國高質量發展上的重要戰略意義,始終致力于為中國生態環境智慧治理積極貢獻力量。未來深水海納將繼續聚焦工業污水處理、優質供水和綜合智慧能源領域,以智慧化、數字化建設促平臺創新發展,以市場拓展和項目建設促業務高效發展,積極打造公司業績增長第二曲線。
(編輯 張明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