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資料圖片)
3月27日晚間,同仁堂披露2022年業績報告。公告顯示,2022年,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153.72億元,同比增長5.2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6億元,同比增長16.17%,綜合毛利率48.80%,同比上升1.18個百分點,公司擬以2022年末總股本13.71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2元(含稅)。
據信達證券披露研報稱,同仁堂歸母凈利潤表現亮眼,凈利潤率同比有所提升。展望2023年,看好消費復蘇,同仁堂商業業務有望實現增長。
深化營銷改革
核心品種表現亮眼
公告顯示,2022年,同仁堂多維發力深化營銷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外部)平臺+(自有)平臺”、直供終端、特色品種經銷商三大模式組合優勢,加大五大OTC重點品種(五子衍宗丸、同仁烏雞白鳳丸、坤寶丸、國公酒、鎖陽固精丸)宣傳推廣力度。拓寬電商銷售渠道,培育線上適銷品種。開展O2O購藥場景及垂類醫藥平臺推廣合作,通過虎撲、世界杯賽事熱點等項目精準投放目標消費群體。組織參加各類學術會議,深耕醫療市場。
數據顯示,安宮牛黃系列、同仁牛黃清心系列等心腦血管類產品實現收入40.63億元,同比增長11.96%;五子衍宗系列、柏子養心系列等補益類產品實現收入15.67億元,同比增長7.6%;感冒清熱系列、牛黃清胃系列等清熱類產品實現收入5.29億元,同仁烏雞白鳳系列、坤寶丸等婦科類產品實現收入3.48億元。
2022年,同仁堂加大零售終端布局推廣。截至報告期末,同仁堂商業已有門店942家,面對復雜的市場情況,同仁堂商業統籌經濟運行和資源調配,瞄準市場需求,聚焦中醫藥服務開展營銷宣傳、文化體驗、公益科普等多層次工作;進一步提升店鋪運營效率和新零售技術水平,打造“服務+體驗”深層次的健康管理新空間。從完善市場網絡、加強市場培育、豐富消費市場等方面入手,豐富醫療保健、養生體驗,增加會員服務,有序推進網絡布局及終端建設;積極發揮藥店在治未病、慢病管理、疾病治療和康復等領域的窗口作用和獨特優勢,提升零售終端整體服務水平。
同時,面對復雜嚴峻的市場環境與諸多的風險挑戰,同仁堂國藥立足中國香港、布局全球,加快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截至報告期末,業務網絡覆蓋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主要國家及地區,全球擁有零售終端73家。
在中國香港市場,同仁堂進一步深化開展營銷改革,統籌強化全媒體推廣渠道建設,重點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零售模式,致力于創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營銷格局。
加大研發投入
挖掘品種價值
公告顯示,2022年,同仁堂加大科研項目立項,開展清腦宣竅滴丸研發工作,對同仁牛黃清心丸等重點品種進行二次開發,積極推進京制牛黃解毒片、安神健腦液、西黃丸等項目的藥效學評價及臨床研究,加速推進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安全性評價研究和生產驗證工作;開展潛力品種探索性研究,挖掘品種價值;完成麥冬等內控標準研究,進行生產質量問題攻關;提前布局解決珍稀藥材資源問題。
同仁堂方面表示,公司擁有800余個藥品品規,常年生產的品規超過400種,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產品儲備豐富,科研工作主要圍繞新產品研發、品種培育、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研究。
數據顯示,2022年,同仁堂研發投入合計3.6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2.38%,同比增長14.5%。同仁堂合并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醫藥工業和商業零售兩個業務板塊,科研投入的重點則聚焦于工業生產領域,在傳統中成藥制造行業中居前。
同期,同仁堂持續推進質量管控中心建設,優化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完成藥材質量標準修訂;推動品種資源開發,發揮品種委員會作用,完成睡眠品種梳理工作。時疫清瘟丸等4個產品取得加拿大衛生部頒發的《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注冊許可證(一類)》。
此外,同仁堂持續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步伐。大興分廠生產線智能制造項目進入調試階段,新型數字化干燥設備完成驗證。配送中心開展運輸管理系統開發改造,加速構建數智化產業生態。
展望2023年,同仁堂方面表示,公司將持續聚焦大品種戰略落實,保障大品種供應,堅持不飽和營銷模式,深化推進精品戰略。此外,公司還將聚焦深化營銷改革,優化產線布局,聚焦投資管理,聚焦數字化建設等。
信達證券研報顯示,據同仁堂年報2023年經營計劃,在產線端,公司將在聚焦大品種戰略落實的同時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公司整體業務的轉型與產線布局的優化;在營銷端,公司計劃推進營銷組織體系新突破,加速線上線下一體推進,逐步實現數字營銷轉型升級與學術推廣轉型升級。“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
(編輯 張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