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施露
3月29日晚,中華企業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23億元,實現銷售資金回籠93.18億元,區域深耕卓有成效。
2022年受政策調控和市場整體下行影響,中華企業結轉項目交付節點延后。面對嚴峻的行業環境,中華企業始終堅持審慎經營策略,實施創新營銷,加速項目銷售回籠,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全年銷售項目共計31個,累計簽約面積14.81萬平方米,累計簽約金額122.16億元,共實現資金回籠93.18億元。
拿地方面,中華企業在“集中供地”政策下發揮區域市場研判優勢,繼續嚴控拿地節奏,堅持在核心區域儲備優質土地資源。2022年,中華企業在城市深耕方面取得進一步成效,全年新增滬內土地儲備面積約184,724平方米,全年投資額774,681萬元,位于寶山顧村及松江廣富林核心地段的兩副高質量土儲將助力企業未來銷售的提升,負債率水平的下降,以及資本結構的優化。
在地產開發主業提質發展的同時,中華企業“地產+”業務的優勢也在各領域進一步凸顯。
資產運營方面,中華企業通過靈活調整運營策略,持續提高經營性資產效能。2022年,公司大力推進濱江資產招商工作,中企財富世紀大廈(E15-3)項目年內出租率達67%-70%。此外,中華企業通過與上海齊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以“中企未來世紀大廈”合作項目為契機,預期導入上海齊魯上下游企業及關聯、合作企業進駐項目形成產業集群,從而刺激中華企業商辦租賃市場需求,與公司現有的業務和資產形成良性互動,從而提升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2022年,中華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公司成功全額留存2019年度發行公司債券,并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第一期)成功發行,發行利率3.57%,創發行利率新低。此外,中華企業積極探索資本市場融資,先后完成中期票據發行和股權并購貸款放款,順利推進中企財富世紀大廈(E15-3)項目開發貸到期后融資、中企濱江世紀大廈(蘭廠)項目經營性物業貸款,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22年底,中華企業的平均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至4.53%,在行業修復的背景下,中華企業憑借內強外韌的抗風險能力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展望2023年,中華企業將在專注地產主業的同時,不斷夯實多元業務協同主業發展格局,持續激發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公司規模、利潤和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致力于成為“上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更新綜合開發運營企業”。
(編輯 李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