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10日晚間,天成自控(603085)公告,為進一步加快乘用車的客戶開拓和產能建設,滿足安徽滁州及周邊乘用車整車企業客戶的供貨需求,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公司擬投資設立一家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天成自控的主營業務包括乘用車座椅、航空座椅、工程機械與商用車座椅、兒童安全座椅等各類座椅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
同日,天成自控還公告與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協議書》的進展。公告顯示,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提升公司在滁州及周邊地區座椅產品的供應能力,降低運輸成本,進一步提升在該地區產品銷售服務的質量。公司預計投資4.1億元,建設年產60萬套新能源汽車座椅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
據悉,天成自控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建設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座椅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其基地的坐落地點與東風、吉利、小鵬、通用汽車等整車廠臨近,更有利于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減少運輸成本。
天成自控披露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旗下的四大板塊業務中,工程商用車業務對營收的貢獻最大,其次是乘用車業務,再次是航空業務和兒童座椅業務。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直接帶動了天成自控乘用車座椅業務收入從2020年的3.8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4.67億元,增長22.75%。
天成自控判斷,新能源汽車的興起為新興汽車座椅企業在行業內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歷史性機遇,由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供應鏈建設不受傳統供應鏈體系的束縛,更具開放性,為新興座椅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據悉,目前天成自控已經是威馬汽車等新造車企業的座椅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座椅領域逐步打開了市場空間,而這也是驅動公司繼續加碼新能源汽車座椅業務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前,天成自控披露2022年業績預虧報告,預計虧損2.1億元~2.5億元。天成自控公告稱,業績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疫情及行業周期性波動影響,公司航空座椅業務的銷售收入較上一報告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飛機座椅業務收入下降造成飛機座椅業務的虧損較上一報告期增加。在航空座椅業務收縮,汽車座椅業務上行的背景下,加碼新能源汽車座椅業務幾乎成為了天成自控的必然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