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業監管趨于嚴格,一些券商的內控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日前,中山證券因債券承銷調查不審慎領到監管罰單。
11月30日,山東證監局對中山證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中山證券作為山東金茂紡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茂集團)公司債券“16金茂01”的承銷機構,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系、對外擔保等事項。
中山證券上述行為不符合《公司債券承銷業務盡職調查指引》(2015年)第五條、第十條第(四)項、第十一條第(四)項的相關要求,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第113號)第七條的規定。
作為公司債券“16金茂01”的項目負責人,徐麗君難辭其咎,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徐麗君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此前的7月10日,中山證券大股東錦龍股份(000712.SZ)召開臨時會議,罷免包括董事長林炳城在內的四名董事,理由是中山證券在債券承銷等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因內控不完善、防范利益沖突機制不到位等問題,連續被證券監管機構采取監管措施。
接連受到監管處罰
債券承銷業務是中山證券的王牌業務,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中山證券公司債承銷金額646.53億元,市場份額為2.55%,然而,近兩年來,中山證券卻在債券承銷業務上收到監管罰單。
今年8月19日,深圳證監局對中山證券采取監管措施,原因是中山證券一名董事不具備高管任職資格卻履行高管職責、未履行公司規定程序擅自改變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審批流程、印章管理混亂等。
根據相關規定,深圳證監局給予中山證券三大業務一年的處罰: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含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自營業務、需要跟投或包銷的承銷保薦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包括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等,同時限制董事長兼管委會主任林炳城、總裁胡映璐、合規總監袁玲領取2019年績效獎金等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的權利。
2019年10月,因中山證券部分債券承銷項目存在盡職調查不充分、內核環節把關不嚴、防范利益沖突管理機制不到位、工作底稿留痕不完善等情形;部分資產證券化項目存在監督檢查基礎資產現金流不到位的情形,深圳證監局向中山證券出具警示函。
深圳證監局要求中山證券進一步加強債券承銷和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完善對從業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勤勉盡責開展相關業務。
中山證券大股東錦龍股份公告顯示,中山證券債券融資部原負責人邢峻因利用職權便利,涉嫌利益輸送,被行業內通報警示,并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雪上加霜的是,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證券公司分類結果,2020年,中山證券評級為CCC,相較于2019年的BBB下降了三級。
營業收入波動明顯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7—2019年,中山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10.37億元、11.74億元和15.75億元,增長幅度分別為-39.96%、13.28%和34.1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4億元、0.68億元和2.32億元,增長幅度分別為-61.57%、-49.28%和239.98%,上述三年間,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如同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
具體來看,中山證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017—2019年,該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分別為8.19億元、8.88億元和11.62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78.80%、75.64%和73.78%。
其中,債券承銷業務是中山證券的核心業務。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山證券總資產排名第70位,營業收入排名第65位,凈利潤排名第61位,債券主承銷傭金收入為4.44億元,排名第13位。
Wind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山證券債券承銷金額分別399.7億元、606.4億元和874.6億元。(章帆)
關鍵詞: 中山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