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之前學生的學習都是以提升成績為主,只要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事情家長都支持,以前家長會用補課班將學生的課余時間填滿,補課班確實很有效,但雙減之后明確要求周末和節假日學生不能補課,學習的重心回歸到了校內。
家長希望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效率更高一些,回家之后也能多一些時間休息,有的家長會選擇讓學生住校,初中生住校家長會擔心學生能否照顧好自己,但高中生站著就比較放心了。
中學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私立中學絕大多數都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學生都要住校,而公辦高中學生是可以選擇是否住校的,有的家長會糾結于該怎么選擇。
“后悔當初選錯了”,高中住校和走讀差距明顯,別等高考后才知曉
高考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學生要拿出最好的狀態應對,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經過一批批的學生實踐得來高中住校和走讀差距明顯。
高中的時間很珍貴,學生為了高考爭分奪秒的學習,到了后期更是想一天分成兩天來用,如果高中生住校的話就能省去上下學的時間,時間就是這樣日積月累而來的。
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率不如在集體當中,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氛圍會更好一些,這也是家長希望孩子住校的原因之一,有的家庭氛圍不好可能還會給學生造成干擾,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保持安靜和和諧。
而且住校還能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學生終究要上大學,早點鍛煉自理能力不是壞事,不過有的家長認為學生走讀學習時間更自由,晚上想學到幾點就到幾點,若是住校的話到了熄燈之后就不允許學生學習了。
這一點確實是如此,但家長也應該考慮到學生在家學一個小時和在學校學一個小時的效率是如何,并不是學習時間越長就越好,高中生首先要有一個健碩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總的來說高中住校和走讀的差距明顯,不僅體現在學習上,還體現在生活能力上,至于家長應該如何選擇要看所讀的學校管理如何和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
什么樣的學生不適合住校?家長要提前知曉
高中住校對學生來說有諸多好處,但這并不代表走讀不好,真正愛學習、想學習的學生在哪里都不影響,不愛學習的學生哪怕老師24小時盯著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讓學生住校也是有弊端的,比如學生在學校結識了一些不愛學習且好惹事的朋友,加上不知道的情況下學生就很容易走偏,再比如學校的管理不夠嚴格、老師不夠盡責,學生就會在學校養成壞習慣。
家長對學生所讀學校應該有所了解,要是學校管理松散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如果學生本身是一個非常任性且難以融入集體的性格,住校可能會非常不適應,還可能與同學產生矛盾,這樣的學生最好也不要住校。
還有如果學生的心理非常脆弱,內向且不善于表達、非常戀家,這種情況最好是家長多給予陪伴,讓學生住校可能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
家長希望鍛煉學生,希望學生成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但也要結合現實情況,不能揠苗助長。
上高中是為了考大學,無論身在何處學生都不能忘記讀書的目的
中考分流之后家長都很緊張,生怕孩子是被分流到職高、技校的那個,職高、技校疏于管理,辦學水平也不高,畢業之后最好的情況也就是能進一個工廠上班,這不是家長想看到的。
學生應對中考的緊張感有所提升,同樣學生也渴望能上高中,既然帶著這樣的初心考入高中那就要一直記得自己的目標,上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若是每天混日子豈不是辜負了當初的努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最重要的并不是在哪里學習,而是學生本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狀態,高中很苦但高中只有三年,學生也只會經歷一次,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狀態來。
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筆者很理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有時候是不可控制得分心,但學生要明白輕重緩急,高中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等上了大學之后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對高中住校和走讀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