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校生
經常會聽到各個行業人才緊缺,然而這種大的需求之下卻沒有讓我們的求職市場變得很大,很好就業。很多人也會詫異每年那么多畢業的大學生,難道也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嗎?那大學生到底有何前途?
這個現象反映出的社會問題不止一個,我們需要理性的分析這一現狀并積極的改善。
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根據58同城《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去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只有34%,這樣看來大學生的就業現狀真的是很艱難,那么就會有人說讀大學真的有用嗎?到最后連一份工作都無法找到。
但在就業的整體狀況來看,就業難已經不止是大學生需要面臨的問題,只是放在大學生群體中格外的引人注意。企業雖然需要人才但這種人才往往是非常拔尖的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往往學習的是理論知識很少有人會鉆研實踐方面的問題,然而企業基于現實問題的考慮,往往會希望有更多工作經驗的人來勝任而不愿意花時間來培養一個人才。這就使得企業找不到人才,學校的“預備”人才卻又找不到去處。
作為大學生能得到什么啟示?
作為大學生,需要盡早的認識到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并不斷的努力使自身具備這些能力,在以后的市場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因為一個用人單位往往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能力而不是一張文憑或者空有理論的的人。
但也不用過于恐慌,當下就業前景的嚴峻可能會使超過一半的人無法在畢業的時候就成功的就業,所以心態很重要,很多人在第一次碰壁之后可能會一蹶不振,導致后面也沒有去努力,更加無法成功就業。
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1、學校方面
即加大對于實用性人才的培養,近年來許多學校已經制定了許多規則讓學生們努力,讓大學不再是墮落的天堂。或許可以運用同樣的思維提供學生更多的渠道了解社會,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大學假期的實習就有這種雛形。總之可以多加嘗試使得學生從“預備”人才逐漸過渡為人才。
2、 用人單位方面
可以盡早的開始培養人才,在這些人才最終畢業之時,也可以放心的聘用,當然如何培養還需要看實際的用人需求。當然許多企業可能會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從而退卻。在很大大企業經常可以聽說簽約一個畢業大學生,這就是定向培養的優勢,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到長遠的利益來看,培養自己的對口學校對口專業,從而源源不斷的吸收真正的人才。
3、社會方面
多給大學生一些包容,這個社會包括家庭在內,大學生是經歷了幾年的學習生涯,但這并不代表上完大學就一定會獲得很高的能力。以平常的心去對待反而是對于他們更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