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報名考試熱度,不斷增長,二本生、三本生成了主力軍,公務員又是備受家長青睞的工作,若能考公上岸,全家歡喜。
學歷內卷現象嚴重,用人單位優中選優,設置各種條條框框,畢業生們欲哭無淚,即使畢業生找到了,受其他因素影響,“飯碗”難保。
若畢業生能進編制內,只要不犯錯,基本能干一輩子,可以說給足了畢業生安全感,并且,較比私企,工作環境和氛圍比較好。
公務員上岸難度很大,畢業生爭先恐后要擠進去,家長們也迫切希望家里出個公務員,有一句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差距不是一般大。
公務員用梗圖吐槽,親朋好友眼中的樣子,過來人看后直呼太真實
公務員編制的性質,要比事業編還穩定,實打實的“鐵飯碗”,工資雖然比較普通,但是待遇豐厚,如今,又將要迎來“車補”,一年就比多數事業編員工多6000元左右。
如果誰家的孩子考上公務員了,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走上仕途之路,在親朋好友眼中,相當于是“大臣級別”,以后“吃皇糧”。
十多年寒窗苦讀,家長花費不少精力和錢,盡最大努力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考上公務員,算是一點也沒浪費。
親朋好友眼中,畢業生端的可不是“鐵飯碗”,應該是24K“純金碗”,畢業生未來可期,讓人十分羨慕,時不時還會敲打自家孩子,長大后要像XX家的孩子一樣才行。
公務員基本都會統一服裝,制服是相當帥氣,走起路來都帶風,畢業生們考上公務員,成了“香餑餑”,更是深得未來丈母娘、婆婆的青睞,逢人提到自己家的女婿、兒媳婦是公務員,就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倍兒有面兒。
就連多少年不聯系的小學同學、初高中同學,都四處打聽你的信息,想要與你有點關系,因為在他們眼中,當上公務員手掌大權,快成了呼風喚雨的“神人”。
現實果真如此嗎?世俗的看法,讓當了公務員的畢業生們,感覺壓力太大了,實在無力挨個解釋,只好用一組梗圖告訴家長和親朋好友,現實與想的如云泥之別。
現實中的樣子,與家長所想如同云泥之別
大多數畢業生考上公務員,崗位基本都在基層,工作內容繁多,肩上擔子很重,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對于沒什么經驗的畢業生,難度相當大。
他們的工作很普通,大家不要“神化”,比如特殊期間,他們要沖在最前面,熬夜值班,面對很大的風險,還有群眾的不理解,受了不少委屈。
工資沒有想得那么高,就算有補貼,也和大多數私企員工,沒差太多,甚至不如私企,畢業生當了公務員才知道,想晉升太難了,如果過了35周歲還沒晉升,就要在基層干到退休,辛苦又心酸。
畢業生當了公務員,雖然有了編制,但是沒有多大權力,聽著高大上,早八晚五,雙休,事實上,一旦有什么情況,幾乎是沒休息,甚至一天睡不了幾個小時。
部分畢業生當了公務員,想要辭退都沒那么容易,“鐵飯碗”好端不好放,他們會受到很多限制,據新規所述,公務員下班都將不能喝酒,多少失去一點生活的樂趣。
想要考公務員的大學生,不要只聽親朋好友對公務員的描述,還是要多聽一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凡事皆有利弊,權衡好后再做決定。
大學生想報考公務員,還需慎重考慮
大學生想報考公務員,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但也要三思而后行,別人覺得好,未必適合自己,要想清楚再報考。
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心理素質是否過關,不少大學生嬌生慣養,沒有經歷過什么,棱角鮮明,卻不太適合處理公務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另外,大學生要知道,公務員考核很嚴格,筆試僅是第一道關卡,大學生備考期間要做到心無旁騖,多刷題,不能想著玩,筆試通過,還有面試、政審、體檢等。
就拿政審來說,多少大學生筆試成績名列前茅,面試表現優秀,結果輸在了政審上,公務員政審極其嚴格,三代直系親屬都不能有任何“污點”,大學生要進行自查,如果這一點不符合,還是另尋其他出路吧。
大學生要明白,適合的才應該是最好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只盯著考公務員,如果大學生很適合報考,那就請你全力以赴,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公務員。
今日話題:看了這組梗圖,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