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狀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榮譽,收到獎狀的學生,那種喜悅的心情藏不住,沒有獲獎的學生,就只有羨慕的份了。
為了鼓勵學生們努力讀書,考出好的成績,學校和老師會想出各種辦法激勵孩子們。有的學校會發獎狀、豬肉,還有的學校會發文具、水果、零食等。
但是在這些獎品中,獎狀的意義和作用應該是最大的,代表著榮譽,也記錄了是什么獎勵,可以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加油考出更優異的成績,獎狀帶回家也能讓父母感到欣慰和驕傲,這應該是家長喜歡把孩子獎狀貼在墻上的原因。
初中生的獎狀貼滿電視墻
大多數家庭,家里的墻壁上貼有幾張獎狀,其實是很尋常的事情。但是在陜西榆林,一個家庭的電視墻貼滿了獎狀,可以用“壯觀”來形容。
家里有三個孩子,兩女一男,據孩子的家人說,三分之二的獎狀是老大的,即一名正在讀初中的姑娘,視頻中這位對著鏡頭露出笑容的女生。
家里的電視墻能夠貼滿獎狀,也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孩子們會讀書,至少屬于“學霸”級別才能拿到各類獎狀。
評論區的人表示很羨慕:設計師都設計不出來
很多網友看到這個家庭電視墻上的獎狀之后,都表示很羨慕。
有的網友說,天啊,這要是我家的孩子,我做夢都會笑醒;還有的網友坦言,羨慕啊!我家這倆孩子天天都快玩瘋了。
還有的網友表示,這是在“炫富”,這電視墻連設計師也設計不出來的,這個評論還是很有意思的。
家長每天努力掙錢,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希望他們學習好成績好,能夠評上“三好學生”,將來考上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嗎?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以說,天底下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都是一樣的,都希望他們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只是,取得好成績并非努力就可以,也需要學習天賦和學習能力,以及是否自律。
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句口頭禪,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切忌操之過急,如果把孩子逼急了,反而會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學業。
對于獎勵,應該用平常心看待
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獎狀,家長的內心很高興,有的孩子一直得不到獎狀,家長也不必難過。
當今,各種各樣的獎狀非常多,除了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之外,有的學校為了一視同仁,甚至連組長,畫畫、唱歌、跳舞都能得個獎狀,獎狀越來越多,獎狀的含金量也越來越低。
作為家長,對于各種各樣的獎狀,應該以平常心看待,為了鼓勵孩子,將孩子的獎狀貼到墻壁上,不僅可以裝飾屋子,也能夠激勵孩子再接再厲,沒有什么不妥,其他人也不能簡單視為“炫耀”。
但是,也不能過度夸大獎狀的作用,孩子成績是否優異?將來是否有出息?不是只看一個學期的成績就可以看出結果,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是漫長的過程,勝不驕敗不餒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家里的孩子沒有得到什么獎狀,家長可以一起和孩子找到不足之處,填補知識空白,讓孩子的學習迎頭趕上,建立起興趣和自信,實干或許比數落孩子更管用。
言語激勵,同樣能夠達到鼓勵的效果
必要的物質獎勵,確實可以激發孩子的潛力和能量,鼓勵他們更努力學習。
但是,對于物質獎勵,家長和老師都要掌握一個度,獎勵的物品不必太貴重。
還在讀小學或中學的孩子,正是三觀塑造的最佳階段,過于貴重的物質獎勵,可能沒有激勵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互相攀比。
如果孩子對物質有過高的要求,不僅會變得庸俗,還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個人覺得,對孩子進行獎勵,不一定就要發獎狀或其他物質,如果孩子成績有明顯的進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幾句表揚的話,同樣可以達到鼓勵的效果,家長也可以試試。
乾坤未定,每個孩子都可能是一匹黑馬,作為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管他們是否拿獎狀回家,都應該相信并鼓勵他們,而不是拿他們跟其他孩子互相對比,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互動話題:孩子的獎狀貼滿了電視墻,大家怎么看呢?
文/飛魚談教育,喜歡分享教育內容、學生校園生活,歡迎關注、分享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