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浙大”和“直博”這兩個閃閃發光的光環,同時加持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學霸”這個詞,并不能完美表達旁人骨折式仰望的羨慕和嫉妒。
我們都知道,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但當有幸考上了像浙大這樣的C9高校之一,絕對做不到云淡風輕,心靜如水。
要是高考考上浙江大學,本科四年后又有留校直博的機會,能配得上這種直升機般升學通道的人,一定是祖墳上冒青煙般的奇跡事情。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在東拉西扯瞎編,偏偏這種微乎其微的概率事件,還真的發生了。
最近網絡上瘋傳“浙大直博8年,最終成了外賣員”一事,孟偉就是這事的主人公。
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明明他走在象牙塔的最頂尖層,美好前程在向他招手,卻搖身一變畫風急劇逆轉,從事著沒有學歷門檻沒有技術含量的送外賣工作。
一手好牌,前程似錦
孟偉來自高考大省山東,高中就讀于省重點中學,成績一直優秀又穩定,他的意向大學是清華或北大。
本以為會得到學校實名推薦,去參加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計劃,結果并沒有!后來,他自己爭取到了浙大的自主招生,并以優異的高考成績順利進入浙大工科實驗班。
浙大在全國高校的排名和實力,雖然比不上清華和北大,但能考上的高考生,一定是省內的拔尖生、佼佼者。
更何況孟偉在臨近大學畢業的時候,從130多個競爭對手中爭取到直博的名額,繼續留校深造5年,攻讀的專業為控制科學與工程。
就這個專業當屬熱門行業,浙大本科畢業生找工作都信手拈來,更何況博士研究生畢業,年薪30萬打底應該不難。
直博8年,經歷了什么
從本科到博士跳過了考研這一關,對孟偉來說,又是人生一次重大轉折點。
如果說當年考進浙大是改變命運的時刻,那么,爭取到了直博的資格,就領取到了跨入社會精英行列的入場券。
根據孟偉本人口述的信息,我們來梳理一下他從本科4年到直博8年的“舉棋不定”求學經歷:
讀大一大二的時候,他計劃著本科畢業后直接就業;后來聽了老師的建議才決定考研,但對于留在國內還是出國深造,又一時拿不定主意。
到了大四,他忙于完成輔修專業、企業生產實踐和畢業設計(大學畢業基本操作),沒有時間去準備考研,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直博。
由于本科階段的學術經歷不夠突出,他把希望寄托在直博的5年時間上。但博一博二把時間精力花在學生工作上,無暇專心搞學術。
在他讀博三時,室友們都取得一定的學術成就,但自己卻兩手空空什么都沒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的反差直接把孟偉搞得抑郁了。
當導師建議轉碩士時,他內心很排斥,因為與同級碩士相比,人家都已經工作快一年了,一時無法接受。他堅定地認為放棄博士學位,從世俗意義上說,是失敗的。
隨著室友先后出國公費留學,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早已走偏了方向,與自己原定目標相去甚遠,想要重新做打算卻感覺前途一片迷茫。
看到導師成功轉型,從教授到校領導的升級,他就想復制這樣的一條路,于是又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生工作上。
估計他一直沒有搞明白,博士研究生到底是做什么的?沒有科研成果的博士研究生,就相當于沒有麻味的川系火鍋,沒有靈魂。
在學術上沒有取得進展,但他的生活倒是日漸豐盈充實起來,處對象、結婚、生子。
隨著生病兒子的到來,搖擺求學的孟偉一邊求學,一邊送外賣賺點辛苦錢。直到“浙大博士送外賣”曝光后,他的現狀令很多人扼腕嘆息。
給人生設限
近些年來,不少高校都有“清退”行動,就是將那些畢業不了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清退。也就是說,像孟偉這種畢業不了的高材生,大有人在比比皆是。
從小到大一直成績優秀的他們,頭頂著“學霸”、“考神”的光環進入高等學府后,很容易陷入“優秀”的人設中。
在高考前,他們可以除了學習什么都可以不管,因為在大多數看來,成績好就意味著一切都好、優秀。可進入高校后,優秀的標準除了學業,還有很多衡量指標。
有些人頂著以前的光環,想繼續做到鶴立雞群般優秀,于是將時間、精力都花在窮于應付上,而難于聚焦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上。從而漸漸地模糊了目標,迷失了方向。
孟偉堅持自己對人生有明確規劃,但從他在浙大12年的經歷看來,和猴子過玉米地是同一個道理:總期待著最好的玉米在下一個,最終只能空著手走出玉米地。
常言道: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如果說本科生搞不清自己將來要往哪方面發展的話,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所學的專業不一定是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與將來從事的工作關聯性可大可小。
可到了讀博階段,就應該有清晰的目標,搞科研做學問,才是有朝一日在自己從事的領域里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
當然咯,人生不可能永遠都一帆風順,在遇到挫折或者自己沒有前行的動力時,就要靜下心來復盤,找到問題所在并積極去解決問題。
孟偉攻讀博士最初的幾年里,在科研領域并沒有取得相應的成就。導師建議他轉碩時,他卻因為給自己定義人設而錯失了轉機。
他這樣一邊對自己的學術使不出勁,投入不了精力;另一邊又死守著學業帶來的光環舍不得放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虛榮,愛面子!
這種“騎墻”式的求學態度,就不適合待在象牙塔的頂尖層,倒不如早點另做打算,也許會比如今的結局會更樂觀。
花了8年的時間,他拿到手的文憑只是一張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當下,他與應屆畢業生競爭崗位,誰優誰劣一目了然。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從別人身上找問題,一想就瘋。
面對同樣的問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格局和胸懷就會不一樣,那么,結局當然就會截然不同。
當我們處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道如何選擇時,不防放下過去給自己定義的人設,明確自己的目標,梳理當下緊急重要的事情,然后排定前后次序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