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1076萬人,其中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總報名202萬人,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人。畢業生人數同比增加167萬人,國考報考人數增加52萬人,碩士報考人數增加80萬人。
“就業難”已經是高校畢業生面臨的普遍問題,再加上疫情的這三年,讓更多的畢業生開始迷茫,究竟該何去何從。從畢業生就業去向來看,數據呈下降趨勢,畢業生更加青睞國考、考編以及考研。
無論高校畢業生何去何從,都需要慎重選擇,不少畢業生認為國考和考編的競爭壓力都太大,紛紛選擇了考研,那么今兒,靜姐就和大家聊聊關于考研的那些事兒。
考研初試第一,別開心太早
一年一度考研季已經慢慢落幕,隨之而來的有歡笑聲有嘆息聲,每年被刷下來的人數肯定會比考上的人數多。有些人考研初試成績不好,但卻能在復試時逆襲成功,然而有些人就沒那么幸運了。
在今年的考研風波中,傳來這么一張成績單。據悉這是來自清華計算機系的某畢業生的初試成績,可以看出筆試成績很高,成為第一名,然而在復試時卻落選了,讓人覺得意外又尷尬,這是怎么回事?
陳志文老師坦言,研究生招生畢竟不是本科招生,看重的并不是筆試成績,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往往是復試,筆試成績再好,面試出現了差錯,一樣會被刷下,就是這么殘酷。畢竟研究生的培養偏重的是知識生產,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而非知識儲備。
考研復試占比較高的高校
每所院校的考研占比不同,很多時候都會在招生簡章中公布。舉例說明,江蘇大學在去年2022年的招生簡章中提到復試和初試成績占比各為50%,而在今年的3月發布,初試成績權重提為70%,這也意味著復試權重降低,筆試成績高的考生具備更大的優勢。
初試成績能證明你的能力確實不錯,但是否適合搞科研,還是要看復試成績,以下為復試占比50%以上的院校,各位參考一下,具體請前往各院校官網查實。
大多數院校的復試占比都在30%-40%之間,占比越高則代表學校更加重視科研方向,對考生來說,則需要更強的心理素質和實操。但凡事都是兩面性,因此初試即便有好的成績,也不要掉以輕心,嚴肅對待復試。
考研復試有訣竅
筆試過關后,想要順利通過復試,需要做好這幾件事。
第一,提前了解院校的招生情況,其中包括計劃招生人數、報考人數、實際錄取人數和報錄比。比如有些院校會有擴招情況,有些院校則錄取比達到20:1,這些都需要考生多方面了解。
第二,聯系導師。考生筆試通過后,可以提前聯系想要報考的導師,一方面能給導師留下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夠側面看出導師是否滿意你。
最后,衣著得體。衣著和簡歷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有著干練的外表和清晰的簡歷,一定能獲得導師的好感,還能提升自信心,更有利于自身發揮。
靜姐每日一問:你認為考研筆試重要還是復試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