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路線
楊文華
轉載▼
標簽:雜談
近日,和一位好朋友談到他孩子的成長經歷,頗有感慨。
這位朋友對孩子的教育非常用心,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重點高中,他通過關系讓孩子進了一所市重點高中。本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沒想到事與愿違,孩子上了重點高中,成績一直跟不上。因為他的成績總是拖班級的后退,老師經常批評他,同學們也瞧不起他。孩子在班級抬不起頭來,心里非常苦悶。孩子每天回家都唉聲嘆氣,最后發展到不愿上學的地步。看著孩子這個樣子,朋友和他的愛人心急火燎,精神都快崩潰了。
朋友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美術,他的美術作品在市級比賽中還得過獎。是不是可以讓孩子改學美術專業,夫妻倆心中升起了一線光亮。但是要學美術,就意味著放棄現在重點高中的學習,轉到一所美術職業高中學習。他們和孩子商量,沒想到孩子非常愿意,一口答應。
轉學后,孩子第一次期中考試文化課就考了一個全班第一名。因為畢竟在重點高中讀過一段時間,在文化課上占有很大優勢。美術方面盡管起步很晚,但因為孩子自己喜歡,進步也很快。老師專門為他安排了一個美術成績很好的同桌,幫助他學習。孩子在新的學校很快找到了感覺,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還被選為學生會干部。孩子的精神面貌有了徹底的改變,性格變得開朗了,人也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看到孩子的轉變,朋友夫妻倆終于松了口氣,又覺得生活有了希望。高中畢業,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一所全國著名的美術院校。
說到孩子的成長經歷,朋友很慶幸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感慨地說:“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和別人攀比,一定讓孩子上重點,弄得不好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為孩子找到一條適合他成長的道路才是最要緊的!”
當前的教育現狀,高考還是主要的選拔途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形還很普遍。很多孩子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在自己不擅長的學科或專業上耗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卻很難收到好的效果。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其實,每個人在智能上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盡量選擇自己的強項,避開自己的弱項,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生命潛能,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生長路線。我們教育者的責任,應該是盡可能地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生長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