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教育局于3月31日組織開展全市數字教材課例展示活動,形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的示范性成果。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永才,市中小學教育研究室信息化應用研究室主任吳紅林,市教研室學科教研員,教育專家黃蒙、蘇小平,永豐小學、塔子壩中學、中教云相關負責人出席,全市中小學校領導及專任教師線上觀摩。本次進行課例展示的兩所學校亦是成渝地區首批基于數字教材應用建設的“智慧教育示范校”。
都江堰市于2019年被遴選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課程改革的深化路徑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植根本土文化,聚焦課程建設與變革,探索當地特色的育人之道。
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都江堰亦在探索教育聯動發展新思路。2020年,都江堰市教育局與重慶市江津區教育委員會共同簽署課程改革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落地落實。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出臺,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都江堰市基于數字教材應用的課改創新經驗將對整個成渝區域有重要借鑒意義。
引入數字教材 課程改革新抓手
基于上述背景下,都江堰市教育系統一直很重視課程建設及成果展示,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以“課程”為核心的育人方式與教研模式變革,推動本市、成渝區域的教育高質量發展。
課程改革離不開教材應用的與時俱進,數字教材應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立體化等特點,已成為多地推進課程改革的新抓手。2020年,都江堰以中教云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為支撐,組織10所中小學參與全國17個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區一同實施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項目,為課程改革注入了極具前瞻戰略意義的關鍵動能。
如今,都江堰市的課改建設已碩果豐盛,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課堂核心要素的數字教材也在逐步發揮著重要價值。今年1月份,都江堰與中教云在永豐小學、塔子壩中學攜手建設四川省首批“智慧教育應用示范校”,形成了基于數字教材應用的“都江堰課改創新模式”。
3月31日,來自兩所示范校的骨干教師,在活動中向全市、全國展示數字教材的實踐應用課例,為本市課改創新的杰出成果形成“示范效應”,對全國各地課改實驗區具有參考意義。
應用智慧平臺 課程改革新思路
活動現場,教師熟練運用中教云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五節教學課例均得到了一眾教研專家的高度評價。
市教育局副局長姚永才表示,數字課程教材公開課例展示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都江堰實驗區建設“用數字教材教與學”項目實現了數量與質量的實質性突破,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教師的優異表現,與中教云平臺的應用緊密相關。市教研室主任吳紅林認為,平臺能幫助教師完成從紙質教材到數字教材應用的教學觀念轉變;平臺中大量優質的資源讓教師備課便捷高效。觀念轉變與資源應用的支撐,使課堂教學模式重構成為了可能。
成都市相關教育工作要點提出了“提升精準教學能力”的要求。永豐小學校長鐘雪蘭認為,將學校的智慧課堂與中教云的智慧教育平臺有效鏈接,用大數據能力推動精準教學,可實現校本研修模式的優化。
塔子壩中學校長谷盛聰則表示,依托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開展的應用實踐,可促進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教師還可通過平臺借鑒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案與內容,在實踐中實現學習與研修,對學校信息化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據了解,本次課例展示使用的中教云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已為西南地區多所學校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提供資源、應用、平臺、數據等支撐,并助力多個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區、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等教育改革創新高地的建設。中教云將持續助力都江堰深入推進數字教材應用、創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區,循古堰文化之根,問立德樹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