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可謂是我國高等教育界的天花板級學校,每年都會網羅各省市的狀元,以及各類奧賽的獲獎選手,普通學生可謂是可望不可即。
不少高考生從小就立志要考清華北大,考不上就復讀,直到考上為止。事實上能考上清北固然皆大歡喜,考不上也無需勉強,有些學校雖然在排名上不如清北,但辦學實力不容小覷。
“名校光環”到底有多吃香?
由于大學生就業遇到的學歷內卷現象,讓高考生也開始相信名校光環。考不上頂級名校就復讀,高考刷分現象屢禁不止,再加上“衡水中學”等高考工廠的存在,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定,此生讀大學非清北不可。
很多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會覺得高考是一個很玄妙的轉折點,努力和選擇缺一不可。正所謂三分考七分報,考察學生智商的卷面分數只占3成,其余七成則是考驗學生的報考技巧。
每年都有一些高考錦鯉,撿漏考上名牌大學,也有不少考生因為報考失誤,造成意外滑檔,被低一級的學校錄取,學生硬著頭皮入學不甘心,復讀又浪費一年青春。畢竟名牌大學畢業生和非名牌大學畢業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名牌大學口碑好、學習氛圍好,資源也更豐富,是非名牌大學無法比擬的。學習氛圍看似內卷,卻可以催人奮進,避免學生在大學期間沉迷游戲,蹉跎光陰。臨近畢業時,校招的資源和保研名額,也讓外校學生眼紅。
不過名牌大學不止清華和北大,對于選擇物理方向的理工科學生來說,高考第一志愿并非只能是清華,還有5所大學辦學實力和教學質量不容小覷。
被譽為“理科小清華”的5所高校,2022高考生需了解
在39所985大學中,清華北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若問下一梯隊的學校排名,光看學校綜合排名沒有太大的意義,而是要根據學生高考選科方向進行比對。如果理科生考入一所以文科見長的大學,即使可以享受到名校光環,也會在教學資源上失去一定優勢。
浙江大學
浙大位于杭州,是國內學科專業最齊全的重點高校,“小清華”的稱呼也是從浙大傳揚開來的,還有人稱之為“東方劍橋”,也是畢業生創業率最高的985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大素來就有“南方小清華”的稱號,連楊振寧教授也對此表示肯定。還曾與清華大學一起,是國內唯一一所,曾與清華大學并肩獲得“大學領先獎”的院校。除了理工專業以外,該校的醫學類專業在國內也名列前茅。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在東北高校排名中首屈一指,有學生將其稱為“東北小清華”,其工科專業也曾力壓清華,只不過受地理位置影響,不少優質生源不愿意報考,對于東北地區的考生來說,還是絕佳的選擇。
北京郵電大學
北郵的名字很容易降低存在感,實際上在行業內也有“電信小清華”的稱號,在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實力不輸于清華大學,清華也有“大北郵”之稱,而且又同在一個城市,如果未來想在通信專業發展的學生,不妨關注一下北郵。
重慶大學
高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多半都不想離家太遠,最好不要出省。而重慶大學就可謂是國內的“西南小清華”,在電氣類、建筑類等專業的排名,在國內位于前三甲,實力不容小覷。
這5所學校在個別優勢學科上的排名或許不輸于清華大學,綜合性大學最忌諱大而不專,這也是教育部決定取消985稱號,評選雙一流大學的主要目的。學生可以用略低的分數,考入專業排名更靠前的學校,豈不是撿漏一般?
考不上名校需要復讀嗎?
之所以用人單位在聘任的時候,看重名校光環,并不是真的看重學校的金字招牌,而是從概率上看名校畢業生優秀的概率比較高。如今雙一流大學評比結果出爐后,過往的院校排名就不再有說服力,專業排名才是學生關注的焦點。
有些學生高考成績不理想,考不上雙一流大學就想復讀,實際上千萬不要過早放棄。就比如北郵和清華的關系,學校排名上北郵不如清華,但是在個別專業上,北郵不比清華差。還希望高考生和家長能夠轉變報考思路,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未來鋪路。
今日話題:如何評價這5所小清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