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同意河南理工大學建設未來儲能技術學院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教高〔2022〕60 號),批準河南理工大學建設未來儲能技術學院。
據了解,河南理工大學未來儲能技術學院是河南省首個未來技術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是2020年5月教育部提出的新型學院,屬于新工科未來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將面向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關鍵性領域,打破傳統按照學科門類劃分的知識體系,凝練獨具優勢、基于交叉學科突破新技術。2021年,教育部確定了首批12個未來技術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2所“雙一流”高校入選。
據悉,建設未來儲能技術學院旨在服務支撐河南省創新驅動、科教強省、人才強省戰略,聚焦未來產業需求和未來技術人才需求,著力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廳要求,學校認真落實相關文件要求,高質量推進學院建設工作。同時表示,將統籌各類資源,在政策、資金、人才及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等方面,對未來儲能學院給予傾斜支持。
“批復”指出,未來儲能技術關乎國家戰略發展。學校要充分利用儲能領域現有科研、學科、專業基礎,瞄準未來儲能領域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常規、突破約束、突破壁壘,強化變革、強化創新、強化引領,建設若干未來儲能技術研究所需的科教資源平臺和數字化資源,鍛造一批未來儲能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師團隊,培育一批未來儲能領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原創性成果,打造一批能夠引領未來儲能技術發展的復合型、創新性領軍人才。
“批復”強調,要結合人才培養定位和學校實際,凝煉未來儲能技術特色,開展未來儲能技術學院建設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以提供優質資源和營造良好氛圍為抓手,以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支持未來儲能技術學院構建多學科交叉機制、探索多樣化培養模式、提供多出口制度設計、促進多主體協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綜合變革,打造能夠引領未來儲能科技發展和培養儲能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的教學科研高地。
“批復”要求,要健全未來儲能技術學院質量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將質量意識、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管理等融入未來儲能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培育全過程。要定期總結學院建設進展和在校生學習情況、畢業生去向及后續發展等質量監測信息,建立學生成長數據庫,持續改進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培養模式。要統籌各類資源,對學院建設予以政策、經費支持和傾斜,推動穩定發展。
背景介紹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學誕生于1909年,前身焦作路礦學堂,是我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工科優勢突出,安全、地礦學科特色鮮明,理學、經管、人文、醫學等學科協調發展。工程學、材料學、化學、數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5‰;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第三,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類學科;建有4個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22個省一級重點學科。
來源: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