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是很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打好基礎,為以后做準備,但是家長卻都因為過于看重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一些其他細節。
其實在生活當中,那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情也是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在小學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可能班主任不會明說出來,但是家長也是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因為不懂就得罪了老師。
小學中不成文的“規定”,班主任不會明說,家長可別當“傻白甜”
在家長的心里面,都覺得只要討好老師才能讓學生受到老師的照顧,比如說送點紅包,給我好處,不過做這些真的可以討好老師嗎?
其實在老師是有幾個小規矩的,只要家長可以做到,老師自然就會多關注自家孩子:
規矩一:穿衣服要干凈
雖然說現在學校都會統一規定學生穿校服,但是還是可以通過身上穿的其他配飾來看出來學生的家境。
所以說家長盡量給學生買好一點的鞋子,帽子等,保證學生每天都可以干凈的上學,可以在老師的心里面留下好印象。
規矩二:老師不會家長的盲目送禮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老師是收禮的,只有收到禮物才會對學生好一些,但其實老師是不會因為沒有收到禮物而去區別對待每一位學生的。
真正想要讓老師照顧的學生,應該是努力提升自己成績,讓自己可以得到老師的青睞才可以,單單是靠送禮得不到老師的關注的。
規矩三:家長不要過度的關心
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后,很多家長都是會繼續延續在幼兒園時候的狀態,經常會對學生過度的關心,并且還總是喜歡插手老師管教學生,這是會讓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產生變化的。
老師之所以會差別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每一個人都會有一桿秤的,有的老師也的確是會喜歡一些學生,不喜歡一些學生,但是你知道嗎?這其實是和家長有著很大關系的。
老師就算是再不喜歡一名學生,他們也是不會去打罵學生的,因為國家法律不允許,他們也不會因為做體罰學生而讓自己丟掉鐵飯碗。
如果老師對學生態度很差,家長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了,有很多家長因為一點小事情,就要去找老師說理去,長時間下去就會讓老師失去耐心,連帶著學生都不會給學生留下好印象了。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固然是招老師喜歡,但其實老師更加喜歡的乖巧懂事的學生,家長也不需要把老師想得太勢力眼了。
成績好固然重要,家長也需要注意學生的德行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應試教育,9年義務教育,讓家長過分的重視學生的成績,但是成績好真的可以代表一切嗎?
有些大學生就算是接受到了高等教育,但是再畢業后仍然是“德不配位”,只有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素質,才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國這兩年提倡的都是素質教育,小學已經開始不發成績單了,讓家長無法得知考試的成績,更是的是注重學生的德行。
想要讓學生養成德行的良好習慣,家長的榜樣作用是很重要的,家長是孩子出生后第一個見到的人。
你往后的一言一行都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只有家長能夠保持住好素質,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的身心保持著良好的發展。
家長在和老師聯系的時候,需要擺著擺正好自己的態度,自己先做到事情后,才去要求老師。
這樣的話可以讓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事情,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好好合作,學生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匿匿看法:
對于學生來說,其實不單單是小學的階段,其實在每一個學習的階段都是會有不為人知的規定的,家長需要注意老師的一舉一動,明白哪些事情是對學生有利的,哪些事情對學生是有害的。
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家長和老師能夠團結一心的話,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每一個階段都是很重要的轉折點。
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都一定要格外的重視,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和學校和老師的合作,好好配合老師教育學生,這對于家長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知道在小學里面,還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