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 (通訊員 劉小燕 李映菲)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繪畫與手工、勞動技能、運動與保健、唱游與律動、藝術休閑……3月16日,益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啟智部的一堂堂貼近殘障孩子的課程,在老師們的精心引導下開展得生龍活虎,孩子們說、唱、讀、寫、畫、跳,活躍的課堂讓人忘卻這是一群特殊孩子。
看著老師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不遺余力,看著孩子們幸福的笑容和點點滴滴的進步,家長們流淚了,向老師們致以感激的目光。為了這群令人愛令人憐的孩子們,全體啟智部老師每周組織教研活動,堅持開展集體備課,并完善二次備課。各備課組結合學科特點、教師特點,創造性地制定任務目標、方法措施,共同研究案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參與整個研究過程,充分發揮每位老師的智慧,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學期伊始,啟智教研工作部按照“至愛至勤、致真致美”的校訓要求,立足“做實做活教研,促進師生成長”的宗旨,對全學期的教研工作進行了精心設計和部署。不僅開齊開足所有課程,還從學生實際出發,增設每周不同的疊被、折襪、掃地、晾衣、剪紙等各項生活技能校本課程,真正讓每一個殘障孩子能學有所獲,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并學會交流,達到逐步康復、自食其力的目標。
啟智部號召老師們積極弘揚師德,精誠協作,主動作為,將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老師們簽訂師徒結對合同,做好師徒帶教工作。通過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個人反思等研修方式,切實提高專業技能,用自己的敬業、樂業和專業為特殊學生的成長提供更精準、優質、高效的引領,成為他們人生的友人和恩師。在本學期的教研會上,啟智部明確了學期教研工作內容與重點,并組織全體老師一起學習《教育教學常規指導》,在教學教研上全然沒有絲毫的“特殊”,甚至比普通中小學要求更認真更扎實。“教學設計要規范化,教學活動過程要清晰呈現;課堂教學要注重實效和創新,將德育深度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教學反思要注重實際,不斷提升教學實效。”校長龐冬元在教研會上對老師們提出了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