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嚴峻,很多地區都開始了線上教學,很無奈的又到了學生上網課的時節了。上網課對學生、老師和家長都是一場新的考驗。雖然網課并不是新鮮事兒了,已經有了兩年的沉淀,但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還是有不少學生對網課產生抵觸,需要家長、老師共同管理。
3月14日,上海對網傳的當地吾悅廣場附近某小區有孩子因為上網課跳樓一事,進行了辟謠。表示視頻發生所在地應該是上海以外的省份。
雖然我們不知道事發地和孩子跳樓原因。但是這起謠言確實有理論基礎,因為在很多地方確實發生過在網課期間孩子跳樓的事情,原因大家也能想到,就是網課壓力大的同時,家長沒有及時把孩子的負面情緒化解,激化了矛盾。
對于老師而言,在線上教學的時候能保證全班學生都在線,且能正常聽講就是成功了,至于營造起活躍的課堂氛圍,那是不可能的。有老師建議,在講課的時候上課內容要精要,上課語言要“啰嗦”。這點確實恰如其分。因為線上教學無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在認真聽;開小差的學生比正常線下教學要多的多,多反復多啰嗦,便于更多的學生能聽清聽懂。
而他建議老師盡量不要過多的因為孩子不聽課而反饋給家長,以免造成家長產生不良情緒施加給學生,而心理脆弱的孩子走向極端。
這個建議好不好,不置可否。但是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是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注意的,特別是家長。為了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能夠同時健康的成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家長改變作息,貼近孩子。比如有的私立學校的學生,他們的作息一般都要比家長更早,可能6點多就早自習了。家長就應該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他們的飲食。
二、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低年級的有空的話可以陪在他們身邊,高年級的則不可能了。有條件的盡量安置獨立的攝像頭,這樣能夠讓老師更好的取景,看到孩子在做什么。
三、對于手機、電腦的態度,不可一味打壓,雖然我們都知道不應該讓孩子玩手機,但是真正做出來的話,矛盾恐怕就爆發了。設身處地的想想,不讓孩子玩手機,家長是否也能做到休息的時候不用手機。
所以我的建議是多跟孩子談心,商定一個可玩的時間段。孩子不是特別有問題的話,一般都會接受家長的建議,雙方都做出讓步,就會和諧一些沒有那么多火藥味。
四、日常生活中表揚和批評應該同時存在,表揚占8成批評占2成,不管如何我們在糾正孩子的同時,還要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哪怕是大海撈針也要放大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長的心里占據著重要地位。切不要讓孩子產生,你讓我不高興,我讓你后悔一輩子的想法。
無論怎樣,家長都要以身作則做,家長有個樂觀的心態,孩子也會對這個世界樂觀,每日如果只是沉浸在呵斥孩子之中,孩子想不焦慮都難。孩子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靠老師學校是片面的,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父母,這是學校教育無法取代的。
圖源網絡,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