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復試的時間轉瞬即逝,學生們已經開始準備好最后的沖刺,但在最后的國家線出來之前,誰都不能輕易放松,這個“考研最難年”高分不斷,學生們最期盼的應該就是自己所報的學校能擴招了。
2022年的考研人數相比往年增加了豈止一點點,這讓很多同學在查到初試分數以后感到提心吊膽,連準備復試的心情也受到影響,那些學校一直是學生們向往的地方,高考如此,考研亦如此。
教育部門對于學生們的報考現狀已經有了更仔細的了解,各大高校也對自己目前的招生情況和報考人數做了核對,于是好消息傳來:這些高校要實行擴招啦,看看有沒有你報考的學校。
考研國家線將公布,多所“雙一流”大學擴招,有你報考的學校嗎
作為一名2022年考研的學生,若是已經報考了34所985高校,則可以不必等待國家線的公布,就得參加學校組織的復試了,但是除此之外的那些同學只能在準備之余期盼國家線能低一些,如果不能降低,與之前保持齊平也可以。
不過很多人已經分析過了,今年的國家線很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漲幅,最后結果能否出現“爆冷”的局面也未可知,但是這些院校已經實行了擴招,可以說是一個好消息。
擴招人數最多的是陜西師范大學,1000人的增幅,讓那些報考該校的考生喜從天降,更多人已經穩操勝券。擴招人數在300人以上的有9所院校,學生們要多關注一下自己報考的院校是否位列其中。
擴招人數排在前20名的高校中,有3所師范類學校,除了位居榜首的陜師大,還有南京師范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看來今年報考師范類研究生的考生勝算要更大一些了。
在這份擬招生人數統計表中,或許會與實際的招生人數存在一些小小的偏差,學生要以最終教育部門下達的信息為準,但是數據也是八九不離十,學生們不光要看擴招院校,還得關注縮招院校。
高校擴招人數增加,招生比例卻沒那么樂觀,考生們還是別高興太早
近年來國家對于高校的扶植政策不斷優化,教育投入也是逐年增長,科教興國的道路越走越順暢,于是很多高校依托良好的發展現狀,開始進行適當地擴招,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優質的大學學習。
當然了,報考的人數也是在上坡趨勢,大家期盼的報考人數低谷一時半會也不太會實現,單從這些學校的招生比例上來看,部分學校并未保持增加的狀態,反而使招生人數減少了很多。
比如上海交大,之前網上有一位同學報考的這所學校,出分是421,他激動地說不出來話,但是后來又冒出了很多400分以上的同學,而這所學校并未有擴招的跡象,最后的結果還說不準。
像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或多或少地減少了招生的人數,很顯然,有擴招就會有縮招,所以相關考生要提前做好準備,不要被“擴招”這兩個此沖昏了頭腦,忘記了準備復試的重要性。
“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復試環節疏忽,考生將與上岸無緣
考研除了考知識,還要靠心態,有很多的同學說自己成功上岸的原因是心態好,在備考的時候就以平常心對待,雖然這個原因不是唯一的,但卻可以說是最難保持的,考生們盡量將心態放得更加平穩。
在復試環節若是出現疏忽,直接就將導師的印象分數降為0,考生們能放松是好的,但也不必過度松懈,多和優秀的同學“取經”,不要在復試環節成為“井底之蛙”,對于導師的問題一問三不知。
復試的重要性并不是危言聳聽,沒有經歷過“圓桌會議”的同學盡量提前去了解,多嘗試這樣的頭腦風暴法,在復試環節對導師的問題可以給出與眾不同的答案,導師印象分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