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能聽到嗎?聽到的話發(fā)一個……”一場疫情,把很多老師變成了主播,把學生變成了粉絲。這些老師們也因此被一些網友形象地稱為新晉“帶貨”主播:“不要998,不要98,認真聽講,知識就能帶回家。”
我們關注到,部分老師在首次直播時就遇到諸如卡頓、直播違規(guī)等尷尬局面,還有老師由于操作失誤出現(xiàn)對著屏幕講了一整節(jié)課或者美顏開滿級等現(xiàn)象,這些都引起網友熱議,甚至成為網絡上的段子。
教學活動由“線下”遷移到“線上”,這對于習慣了傳統(tǒng)課堂的老師來說,不僅需要適應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也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尚未有太多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未經培訓便不得不“上崗直播”。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一小時的直播課程,但老師們在屏幕背后可能花費了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精心備課,尤其是對于一些較為年長的老師,他們還需耗費更多精力去熟悉直播平臺的操作規(guī)則。對于這樣一批在特殊時期敢于“跨界”的老師,我們也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由于部分地方對“停課不停學”的理解不充分、不準確,導致網課開展面臨質量無法保障、增加學生負擔等問題,教育部目前已經對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行為亮出黃牌。網上教學本是特殊時期一些地方和學校為保障學生居家學習、緩解教育焦慮所做出的一種探索,我們也期待著它能夠在相關部門的引導下朝著更加科學、合理、高質量的方向發(fā)展,回歸“停課不停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