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思源一號“高新能計算中心正式揭牌啟用,這套高性能計算設備每秒運算可達6千萬億次,算力排名中國高校第1,全球HPC TOP500第132。
該中心由上海交大1981級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校友、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捐建。
在今年11月發布的全球TOP500高性能計算機榜單上,“思源一號”的計算力排名第132位,算力超過哈佛、劍橋等國際名校。在中國高性能計算TOP 100榜單上,它排名12位,中國高校高性能計算排名第一。
除了中國高校算力第一之外,“思源一號”還具備超高計算密度與功耗密度、綠色節能、能源可循環利用三大技術特色。
在計算密度方面,“思源一號”計算密度是通用數據中心的5倍,需要的機房面積不足通用機房的1/10;在綠色節能方面,中國數據中心的平均PUE(能源利用效率)為1.9, “思源一號”采用第五代溫水水冷技術,PUE值為1.1,相比傳統風冷散熱方案可節省42%的電力和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利用方面,用余熱回收技術,計算機運算過程中產生的余熱,能夠用于研究所球形大廳的冬季供暖、食堂廚房的熱水加熱、地下室除濕,以及實驗室的空調溫控,實現每年950噸的額外碳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