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早晚溫差較大,專家提醒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慢病患者更要關注天氣變化,打好秋冬健康防御戰。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細菌、病毒等病原菌借助食品引起的一組疾病,常見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臨床上主要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乏力等癥狀。隨著市民探親訪友、婚慶喜事、外出游玩增多,攝入食物品種較多,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也隨之上升。
建議注意飲食衛生。建議市民不吃不衛生、腐敗變質、不潔食品;外出就餐時選擇衛生環境良好的有證餐飲單位。餐飲業要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管理與培訓,按食品衛生要求規范操作,防止食品污染。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可通過糞—口途徑、污染物污染、攝入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嘔吐物飛沫經呼吸道等多種途徑傳播,傳染性強,易在人群密集場所或單位傳播。
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托幼機構、學校人群密集,易發生聚集性疫情。感染諾如病毒會出現感染性腹瀉、急性胃腸炎的表現,主要包括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癥狀,每日腹瀉多達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黏液膿血。在感染人群中,兒童患者多出現嘔吐癥狀,成人患者則腹瀉較多,一般病程為2-3天。
建議日常生活需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對于高發人群,尤其是低齡兒童,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食物衛生,要喝開水,徹底煮熟食物(特別是貝類和海產),減少校外餐廳就餐,保證處理食物的人員和用具清潔。學校和幼托機構要加強晨檢和日間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對出現相關癥狀者要立即在校園臨時隔離,并妥善處置嘔吐物,避免發生聚集性疫情。
諾如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通常可自愈,一般給予補液治療、營養支持治療等方法對癥處理。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多數兒童突然起病,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燒,隨后會出現皰疹,集中在手、腳和口腔周圍。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機構易發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小朋友愛去的游樂園等人群密集場所,交叉感染機會也比較大。
建議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15字防病口訣。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盡量少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晨檢、消毒等日常防護工作,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家長們要關注患兒病情變化,尤其是3歲以下患兒,一旦孩子出現持續高熱、精神差、嘔吐、易驚、手足抖動、肢體無力、嗜睡、呼吸或心率增快等癥狀,就有可能發展為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應立即帶其就診。
有條件的家長應及時帶小孩去接種EV71滅活疫苗,可以預防EV71病毒感染相關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癥、死亡病例的發生。
流行性感冒
秋冬季天氣冷暖多變,晝夜溫差加大,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病毒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下降,人們易患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流感一般表現為突然發病、高熱、咳嗽、畏寒、流涕、鼻塞、咽痛、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兒童流感有時伴有胃腸癥狀,包括惡心、嘔吐、拉肚子等。
一般情況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數人遺留咳嗽癥狀,部分老年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引起重癥或死亡。
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除了及時接種疫苗,大家還應該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勤晾曬被褥,勤換衣物,不共用毛巾手帕;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若出現流感樣癥狀,應立即停課或離開工作崗位,避免接觸他人,同時應及時就醫。
除了傳染病,慢病患者也更應該加強防護。
心血管疾病
冬季氣溫又比較低,特別是遇到大風降溫天氣,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引發心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冬季因排汗減少,飲水量減少,水分攝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或病情惡化。
冬季溫差大,血管易收縮和痙攣,干燥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誘發心血管疾病——建議及時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忌食生冷食物;減少晨練,保持情緒穩定。
腦卒中、腦血栓
和心梗、猝死非常類似,溫差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腦血栓發作的機會。冬季人體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會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因此上了年紀的人更容易導致誘發腦中風。
建議冬天出門時戴個帽子,避免頭部受寒引起頭部血管收縮和痙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有病史的人一定注意按時吃藥;飲食應該較為清淡、保證新鮮水果;保持情緒穩定。
肺炎、哮喘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霧霾多發季節,很容易導致肺炎、哮喘、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發作。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對冬季氣溫、濕度等變化極為敏感,如果長期處于寒冷干燥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最終釀成大病。
建議冬天要注意這幾點:
一是避免過敏原。冷空氣刺激氣道易引發哮喘,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暖避免受涼。如對花粉過敏,應盡量避免接觸或戴口罩防護。
二是要避免呼吸道感染。出行時戴上口罩,避免進出人員密集的場所或細菌滋生較多的場所,注意呼吸道的衛生。
三是要避免不規范的治療。患者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正規的檢查和治療。